馮琴昌, 鄭傳權, 馮駿
(1 廣東省醫療器械研究所, 廣東 廣州510500; 2 東莞市厚街醫院, 廣東 東莞523945;3 廣州迪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510520)
在患者到院檢查或治療過程中, 對醫院的信息處理量與技術要求越來越高, 如何將計算機技術與數字化設備進行有機結合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1]。 現有醫院信息系統往往能夠實現多樣化的辦公與圖像數據的存儲與傳輸, 但心電圖檢查目前尚未有明確網絡化方案, 使其一直獨立于信息化辦公之外, 主要與該檢查技術環節有關, 很難通過單純的某種網絡手段對其進行數字化, 目前國內外也無相應的心電信息標準[2]。 基于此,本研究探討靜態心電設備與HIS 系統的接口設計及應用, 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自2018 年6 月開始采用醫院信息系統, 將靜態心電設備信息進行統一化應用。 選取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8 年5 月收治的25 000 例患者作為應用前組, 選取我院2018 年6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25 000 例患者作為應用后組。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使用靜態心電設備進行心電檢查, 無精神類型疾病與神經異常, 溝通能力與心理狀態正常, 無抑郁傾向[3], 對本研究知情。 應用前組男12 432 例, 女12 568 例;年齡26 ~68 歲, 平均 (42.21 ± 3.41) 歲。 應用后組男12 522例, 女12 478 例; 年齡26 ~67 歲, 平均 (42.23 ± 3.45) 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0.05)。
1.2 設計內容與方法我院根據現有醫療器械與相關的設備情況, 建立相應的心電網絡信息系統, 將現有設備通過網絡進行互聯, 并對接醫院的HIS 系統, 實現心電檢查全流程信息化管理[4], 設計內容如下: ①建設方案: 包括NIS 數據庫接口方案、 Web 數據庫建設方案與客戶端架設方案, 在NIS 數據庫接口設計過程中通過中間數據庫對數據進行交互, 同時采用NIS系統提交患者數據信息, 而客戶端則向Web 提供相應的數據與圖像, 并在客戶端內備份[5]。 ②主要功能: 醫生能夠在網頁中登錄信息管理系統并錄入患者的信息, 隨后可通過一定網絡數據庫接口在數據庫內獲取患者基本信息, 當患者完成檢測與相關報告后, 報告信息會及時回傳至NIS 系統, 醫生能夠通過任意客戶端登錄后查詢[6]。 此外, 此心電網絡信息系統應用需重點加強院內責任制落實, 提升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 定期維護醫院硬件設備, 完善信息安全系統與應急處理機制, 做好醫院周邊外網的保護工作, 從而保障院內網絡安全域信息安全。
1.3 觀察指標①統計兩組患者檢查治療所用時間, 主要包括:檢查時間: 從開始進行心電檢查到檢查流程全部完成的時間;下床活動時間: 從臥床到首次下床的時間; 住院時間: 從住院開始至出院的時間。 ②采用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患者的滿意度, 條目共計20 個, 均為正向條目, 滿分為100 分, ≥90 分為很滿意, 80 ~89 分為滿意, <80 分為不滿意, 總滿意度=(很滿意例數+滿意例數) /總例數× 100%。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數資料行χ2檢驗, 計量資料行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檢查治療所用時間應用后組的檢查治療所用時間明顯短于應用前組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檢查治療所用時間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的檢查治療所用時間比較 (±s)
組別 n 檢查時間 (h) 下床活動時間 (d) 住院時間 (d)應用后組 25000 2.31±0.42 2.64±0.91 9.21±1.32應用前組 25000 4.12±0.81 5.61±0.92 13.14±1.53 t 313.658 362.897 307.508 P<0.05 <0.05 <0.05
2.2 滿意度應用后組的滿意度為96.60%, 高于應用前組的67.00%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n, n (%)]
過去互聯網應用往往局限于院內的硬件設備, 醫療信息儲蓄量與傳遞量明顯不足, 對網絡安全性要求不高[7]。 隨著醫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與計算機技術的廣泛運用, 現階段醫院治療過程多采用多媒體數字平臺信息系統進行處理。 近年來隨著患者數量與信息量的增加, 醫院對信息儲蓄與應用的需求明顯提高, 所以在醫院正常運作過程中, 此類系統的使用量與工作量較大, 為有效保證就診患者信息及科研成果的安全, 需要對現存網絡設備安全進行更新與維護, 同時基于現有的資源條件進行系統構建與調配, 保證安全性、 效率性與穩定性, 從而有效保證醫院正常工作的有序展開。
在現階段的網絡運行過程中, 計算機病毒往往對院內網絡環境影響較大, 易導致醫院內發生信息流失與資料泄露, 很多關乎患者隱私的信息長期受到計算機病毒威脅, 安全隱患較為嚴重, 若不及時予以控制, 往往會引發大范圍的醫療事故, 影響醫院聲譽, 所以計算機病毒的防護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8]。 本研究通過靜態心電設備與HIS 系統的接口設計及應用建立了相關的網絡心電信息管理系統, 系統的合理平穩運行是提升醫院工作效率的前提, 也是醫院發展與運行的基礎環節, 能夠在與患者取得聯系的同時保證工作效率與安全。 本研究中, 應用后組檢查治療所用時間明顯縮短 (P<0.05), 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 (P<0.05), 提示應用后醫院的檢查治療效率、總體服務質量與效果均明顯提升。 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①在醫院網絡心電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過程中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計算機網絡系統, 在此平臺上進行信息交換與儲存的便捷性較高, 有利于醫療人員查詢與備案, 提升醫院工作效率, 提高醫院整體醫療技術水平。 網絡心電信息管理系統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與資料完整性, 在診斷與治療過程中不易出現疏忽遺漏, 工作人員能將更多精力投入至醫療研究中, 從而提升工作精度與質量; 另外, 網絡心電信息管理系統具有便捷性與安全性, 可保障患者信息安全。 工作人員與患者的需求是醫院總體技術改善的方向, 只有保障醫患雙方利益, 醫院總體工作質量與技術水平才能明顯提升。 ②網絡心電信息管理系統安全性是目前社會與患者的本質需求, 在應用過程中相關科室醫生能夠快速獲取患者的信息與相關醫學資料, 進行學術討論, 縮短中間環節時間和患者等待時間, 提升診斷速度, 保證患者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治療, 從而做到患者放心, 醫生安心, 提高工作服務質量, 有利于醫院服務意識轉移與變遷。 ③有效的接口設計可保障醫院的醫療安全, 使學術研究資料與核心科研成果脫離往常的紙質存檔, 便于查詢, 并降低對外泄露風險[9], 體現了醫院的治療水平與安全性。
綜上所述, 在醫院患者檢查與治療過程中, 靜態心電設備與HIS 系統的接口設計及應用, 能夠有效節省時間, 提升醫院總體服務質量、 醫院檢查治療的效率及患者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