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基礎,抓時效,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藝活動是“甘肅省快樂示范校”—嘉峪關市建設路小學近年來德育工作的重點和亮點,培養具有現代文明素質的人才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尚德立人,為生命之美奠基”,讓德育之花綻放在快樂校園,是嘉峪關市建設路小學不懈的追求。近年來,學校以養成教育為抓手,依托體藝教育,走出了一條德育新路。
一、在體藝教育活動中錘煉養成教育的細節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學校的學生管理重在養成教育,養成教育的體現重在細節。抓住體育、藝術教育活動契機,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可以進一步錘煉養成教育的細節。
作為校長,我十分注重在活動過程中強化養成教育的要求,學校主題系列體藝活動展現了各個班級的養成教育成果。每年的運動會入場式精彩紛呈,各班班主任真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在入場式中糾正學生的站姿和走路的姿勢,要求他們“站如鐘”,眼有神,腰要挺,頭向前,腳不動;走路要“行如風”,手臂和雙腿配合協調,抬腿有勁,腳不拖拉,眼看前方。在隊列中還要注意排面看齊,整齊劃一……
還可以借助經典誦讀,促進學生良好語言習慣養成。說話是交流的需要,也是表達感情的需要,張口首先要注意對音高、音量的控制,吐字要清晰,語言要文明,表達要流暢。
藝術活動中,所有的細節都會被放大,不論是對班主任還是參加活動的學生而言,這都是精益求精地打磨自己的過程。教師統一要求,注重細節,學生認真準備,反復練習,就沒有辦不好的事。在歌詠比賽中,孩子們自覺講究個人衛生,活動前的化妝使孩子們明白了洗臉的時候僅僅擦兩下是不夠的,應該認真仔細地洗凈脖頸、耳后等部位;明白了披衣散扣、衣冠不整,是不符合現代審美觀念的,也不禮貌,無論是穿校服還是演出服表演,學生的穿著都要樸素、整潔、大方、美觀。
“學校無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師無小事,處處是楷模;管理無空白,時時能育人。”在各項活動中,學校始終注意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對學生進行禮儀、紀律、安全、衛生等方面的細節教育;以細節教育入手,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進行具體的指導,并加對大行為規范的檢查力度。
實踐證明,教育管理中要求越細致,指導越具體,落實越到位,學生越容易在競爭中取勝。如何對待活動中體現的養成教育細節,從班主任方面看,是班主任能力與水平的體現;從班級文化上看,是班級認真負責精神的體現。正是這種強調細節的教育理念促進了學生行為規范的養成,有力地推動了我校良好校風的形成。
二、在體藝教育活動中形成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寓主題德育教育于具體的體育、藝術活動之中,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點。綜合體育、藝術等實踐活動的開展,廣大教師的角色得到重新定位。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不在于灌輸和傳授知識給學生,班主任、科任老師與學生一起參與實踐活動,在親身體驗的同時獲得了豐富的經驗,培養了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特色項目“經典誦讀”“陽光體育”成了省級“快樂校園示范校”建設路小學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我校的特色項目“經典誦讀”,學校以校本教材《經典詩文誦讀本》為依據,統一按學期的進度規定誦讀內容:《弟子規》《三字經》古詩詞及散文等。為了使經典誦讀落到實處,我們讓誦讀走進晨讀,走進課堂,走進課外活動,走進放學路隊。學校每學年舉行“經典詩文誦讀大賽”“誦讀之星”評選活動。誦讀大賽中融入了音樂、舞蹈、書法、剪紙等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在主題鮮明、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經典誦讀活動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孩子們通過文字品文學,通過文學品文化,通過文化悟人生,在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中,精神得到凈化,品質進一步提升,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展現自己向真、向善、向上、向美的精神風貌。
我校的特色項目“陽光體育充滿活力”蓬勃開展,特別是學校的傳統項目校運會的入場式,以班級為單位的代表隊步伐整齊,造型獨特,口號響亮,熱情活潑,充分展現了我校學生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團結拼搏的精神風貌和團隊意識。在廣播操比賽中,無論是一年級還是六年級的孩子都一絲不茍,嚴謹認真。從準備操到跳躍運動、整理運動,一伸手、一抬腿,每一式都剛勁有力,整齊標準。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校園里隨處可見老師們辛勤指導、同學們刻苦訓練的身影,這正是對“自強不息”“勇于超越”的最好詮釋!
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們參與到活動中去,我校的文藝活動大多以班級為單位,奉行“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上臺”的理念。有的孩子天性怯懦,有的孩子內向靦腆,還有的孩子在某些方面確實存在缺陷,但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建設路小學這條涓涓溪流里閃亮的一顆顆水滴。一次次的活動、一次次的鍛煉、一次次的上臺,成功和失敗都不再重要,留給老師們的是欣慰,留給孩子們的是歡樂,他們正在一步步走出自卑、走出怯懦、走向更加明朗開闊的人生之路。很多孩子最初甚至不敢在老師面前說話,經過了幾年的文藝演出活動,他們已經可以自信地拿起話筒主持班級和學校的各種活動和集會了。
三、在體藝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揮藝術活動的美育功能顯得非常重要。堅持活動育人,對孩子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并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美德,會產生極其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諸育德為先”,藝術教育的德育功效具有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生動、直觀、形象、感性地去感染人、影響人,并將這種審美情感轉化為理性認識,從而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凈化和升華。我校充分利用傳統節日、重大節慶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在清明節,學校大隊部組織學生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引導孩子們緬懷先烈,牢記歷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特別是2019年金秋時節,恰逢祖國70年華誕,學校大力開展主題教育系列活動:開展“祖國,我為你自豪—國旗下講話”活動,教師激情朗誦《我愛你,中國》,師生深情同唱《我和我的祖國》等歌曲;開“我愛國旗、國徽和國歌”主題班隊會、“奮力拼搏,為祖國獻禮”體運會;展演《五彩中國夢》;舉辦“我和國旗合個影”等主題活動……激發師生的愛國熱情。
少先大隊組織開展的“唱好歌”活動,讓各班歌聲悠揚,整個校園沉浸在紅色革命歌曲的旋律中,廣大學生受到了革命傳統教育,更加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學校開展的書畫展上,學生的書畫作品異彩紛呈,繪畫、書法、手工,一一展示著學生們對美好明天的憧憬,表達著學生們美好的內心世界。
基于上述認識,我們確立了“以體藝育德,以德育促學”的德育辦學理念,著力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注重以優美的校園環境感染人,以濃厚的體藝氛圍陶冶人。
抓基礎、抓時效,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藝活動是“甘肅省快樂示范校”嘉峪關市建設路小學近年來德育工作的重點和亮點,培養具有現代文明素質的人才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學校將大膽創新思路,豐富載體,突出主題,堅持依法治校、立德樹人,把理想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潤物無聲,為生命之美奠基。
參考文獻:
[1] 李鳳英《讓德育之花在校園中綻放》,《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7年第11期。
[2] 范永明《從“心”開始,讓德育之花“積極”綻放》,《內蒙古教育》2017年第8期。
[3] 孫金山《挖掘鮮活的德育素材 讓德育之花處處綻放》,《小學教學參考》2016年第27期。
(劉英,女,1967年生,甘肅省民勤縣人。本科學歷,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