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慧
摘要:黨內政治文化是共產黨人的旗幟引領與政治靈魂,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所在。文化具有根本性、穩定性、長期性,反映的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思維方式、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而黨內政治文化反映的是黨的執政理念、性質和宗旨等。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與黨內政治生活、黨內政治生態相輔相成,是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的根本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內外復錯綜復雜,我們黨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如何確保黨在實現“四個偉大”的進程中始終堅強有力,全面從嚴治黨是關鍵,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是核心。以全面從嚴治黨為視角闡釋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戰略重點,增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制度自覺,對新時代管黨治黨和履行時代使命具有重要理論與實踐意義。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 政治文化 政治紀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堅決糾正各種不正之風,以零容忍懲治腐敗。”由此可見,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價值指向與全面從嚴治黨相一致,都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內涵豐富,涵涉思想、組織、作風、制度等諸多領域,其中戰略重點主要有三方面即增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制度自覺。
一、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增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政治自覺
階級性是政黨的本質屬性,階級性是政治性的根本體現。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是最講政治原則、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的政黨,理所應當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站穩鮮明的人民立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新征程中實現新使命的根本保障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從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領導的深刻認識中和改革開放以來40年的偉大實踐中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煥發強大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政治紀律是“六大紀律”中最根本的紀律,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檢驗全體黨員和各級黨組織對黨忠誠的重要體現。政治紀律的形成與鞏固需要黨內政治文化的長期影響,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是有助于增強全體黨員和各級黨組織的政治意識與政治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面臨的“四個考驗、四種危險”仍然存在并呈現更多不確定因素,新使命新任務為黨的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嚴標準。其中,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明確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否遵守政治紀律是衡量黨員領導干部政治意識強烈與否的重要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能力與政治站位。政治規矩是最根本的黨內規矩,關系到黨風政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是全體黨員和各級黨組織不斷加強自身建設與提升戰斗力的關鍵所在。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從嚴治黨的著力點。在黨的建設各領域當中,都要圍繞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深入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不斷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環境,這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總之,通過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就是要不斷提高黨員領導干部政治站位、堅定政治立場、把好政治方向,增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政治自覺。
二、把握全面增強執政本領要義,強化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行動自覺
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的應有之義。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全面從嚴治黨是對黨的自身體檢。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取得了顯著成績,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心民心為之一振。從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可以看出,領導干部“頭雁效應”地發揮的如何直接關系到黨組織的凝聚力,直接關系到路線方針政策的落地實效。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從中央到地方,領導干部堅持以上率下,持續轉變作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黨的建設“5+2”總體布局協調推進,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穩步實現。但是,全面從嚴治黨不能一蹴而就,要堅持不懈、久久為功。當前,黨內還存在一些弱化、淡化、邊緣化等問題,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還未得到根本解決,黨的建設重視不夠,尤其要注意的是我們黨在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過程中呈現出執政本領不足現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全面增強執政本領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現實需要,是加強黨內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更是加強黨的長期執政建設的必然選擇。
全面增強執政本領,是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應有之義。增強學習本領,提升領導干部掌握及獲取知識的能力,形成愛學習、勤學習、善學習的濃厚黨內政治文化氛圍;增強政治領導本領,提升領導干部政治站位,履行應有職責使命,遵守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增強改革創新本領,提升領導干部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為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注入精神動力;增強科學發展本領,提升領導干部統攬全局、協調發展的能力,強化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中科學思維的運用;增強依法執政本領,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強化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中“黨紀嚴于國法,紀在法前,紀法分開”的根本要求;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在實際工作中豐富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方法,深化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中的群眾意識;增強狠抓落實本領,提升領導干部深入實際的工作作風,踐行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求真務實精神;增強駕馭風險本領,提升領導干部應對復雜形勢的能力,充分發揮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中黨在處理重大風險挑戰的應急處理能力,確保黨員領導干部在急難險重面前,能夠做到敢于擔當、擔當有為、職責有位。
三、推動黨內法規制度與時俱進,實現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制度自覺
黨內法規制度是我們黨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監督的制度性規定。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穩定性。制度的制定與執行應該嚴謹有序,在貫徹落實過程當中應根據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情況進行有效運用,同時應按照時代要求及時進行必要補充,使黨內法規制度能夠及時更新,更加符合實踐需要。完善的黨內法規是黨的制度建設成熟的標志,是我們黨不斷推進依規治黨的重要方法。黨的作風形象與嚴守紀律規矩相一致,新時代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斗爭,要始終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近年來,黨內制度建設深入推進,我們黨出臺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相關黨內制度規定,黨內法規制度更為系統、更為具體、更為科學、更為簡潔、更為有效,“牛欄關貓”現象得到有效解決,“破窗效應”得到了有效制止,全體黨員和各級黨組織對制度的敬畏得到了明顯提高,遵守制度、維護制度已經成為思想自覺與行為自覺。在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中,黨的建設各領域規章制度針對性強,同時,劃出了道德高線和行為底線,為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注入了制度內涵,對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了制度遵循。
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具有長期性,這要求黨內法規制度必須要實現與時俱進。新時代實現“四個偉大”,必須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將黨的建設成效及時反映到黨的建設各領域當中,并將全面從嚴治黨的階段性成果轉化為管黨治黨的寶貴經驗與基本遵循。實現黨內法規的與時俱進,一方面反映我們黨適應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的能力和水平,能夠做到堅持問題導向,不斷總結管黨治黨經驗并深化對管黨治黨規律的認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規定,體現了依規管黨治黨的根本要求。鄧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違背制度規定就意味著破壞政治規矩,一些領導干部突破制度規矩,違反黨紀國法,相當一部分是借不成熟的制度框架和制度短板投機鉆營和謀取私利。因此,建立健全黨內法規制度,不僅關系到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關系到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更關系到推動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制度自覺與制度成效。全面從嚴治黨任重道遠,隨著新時代黨內法規制度與時俱進和日臻完善,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會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制度化。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0頁。
[2]丁俊萍.《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和最大優勢》,《紅旗文稿》,2017(1):15。
[3]陳嫻靈.《營造有利于干部擔當有為的制度環境》,《人民日報》,2016年4月18日。
[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