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賈瑞濤
作為我省重要的投融資主體和資產管理平臺,魯信集團依托金融投資主業優勢,堅持扶真貧、真扶貧,努力構建精準扶貧長效機制,探索出助力精準扶貧的有益經驗。
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魯信集團始終關心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多次面向貧困地區中小學組織開展愛心捐書捐款捐物活動,籌措資金重建基礎條件差的中小學校,建立“魯信愛心圖書室”,多措并舉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成長。
針對很多農村貧困學生初、高中畢業后無學可上或生計沒有著落的現狀,魯信集團旗下魯信天一聯合山東技師學院,在魯信集團第一書記幫包的菏澤市曹縣3 個鄉鎮9 個貧困村專門設立訂單式定向培養班次“魯信天一班”,實行3+2(三年學習、兩年實習)、1+1(一年學習、一年實習)教學模式,學生入校學習免收學費,學習期間可到魯信天一實習,畢業后可直接入職上班,公司為其繳納“五險一金”,提供食宿。
目前已在魯信天一實習的劉軍,即“魯信天一班”一員。2018 年,劉軍考上一所專科學校,但高昂的學費讓其生活窘迫的家庭望而卻步。全家人商量后,他于當年9 月進入“魯信天一班”。在那里,劉軍免費學習了一年圖文印刷處理,2019 年9 月,到魯信天一實習。不僅工作直接上手,每月他還能省出1800元寄給家里。
據了解,目前“魯信天一班”已招收70 余名貧困生,真正解決了他們的生計與出路問題。
面向考上大學的學生,魯信集團依托山東省魯信公益基金會設立了150 萬元的獎學金。該獎學金作為公益信托長期存續,每年的收益用于獎勵當年被高等院校錄取的學生,旨在鼓勵引導幫包村的孩子勵志求學,學成后更好地回報家鄉、建設家鄉。目前,已有224 名幫包村學生受益,近3 年累計發放獎學金60.8 萬元。

“魯信天一班”錄取通知書發放儀式
作為一家以金融投資為主業的省屬國有企業,魯信集團尤其注重發揮自身主業優勢助力精準扶貧。
2018 年3 月,在省國資委指導下,由山東海洋集團、山鋼集團、魯商集團及其子公司等6 戶省屬企業定向捐贈2000 萬元作為信托計劃本金,山東省魯信公益基金會和魯信集團旗下山東國信分別作為慈善信托管理人和受托人,專門成立了“國資惠農·慈善信托”,成為山東省第一支也是2016 年《慈善法》實施以來山東國信成立的首單國資背景慈善信托。該慈善信托的期限為永久存續,即便維持初始規模不再增加,每年也有約150 萬元的固定扶貧資金,主要用于增加菏澤市巨野縣深度貧困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切實實現了發展式脫貧和造血式幫扶,是一次以金融方式實踐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高質量創新。
“國資惠農·慈善信托”僅是山東國信聚焦精準扶貧設立眾多慈善信托的一個個例。此外,魯信集團其他領域也積極進行業務創新,為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貢獻力量。以魯信金控為例,其針對農村金融實際需求,面向種養殖農戶、農資或農機經營部、涉農個體工商戶推出“惠農貸”業務,2019 年累計放款809 筆5642 萬元;打造“牛信寶”業務品牌,2019 年累計放款98 筆,合同金額2064 萬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要加強產業扶貧項目規劃,引導和推動更多產業項目落戶貧困地區。
在精準扶貧過程中,魯信集團尤其注重發揮產業扶貧的優勢。曹縣孫老家鎮幫包村朝天椒資源豐富,第一書記實施了從種植到加工,再到銷售和訂單農業的全產業鏈扶貧項目,組建的種植合作社當年即實現產值72萬元,每戶種植戶實現3 萬多元凈收入。整個產業鏈可幫助解決60余人短期務工,月收入可達2000~3000元。
在蘇集鎮幫包村,投入資金220 多萬元,建設木制品加工、木材加工及演出服加工等扶貧車間5 處,共計5000 多平米。投入資金260 多萬元,建設430K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投入資金購置變壓器等配套設備,吸引政府PPP 光伏電站項目入村,共計建設超過1400KW。上述項目,每年可為蘇集鎮3 個幫包村帶來近120 萬元的集體收入。同時,帶動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就近進入扶貧車間工作,每人每月工資收入1000 ~4000 元不等,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對于那些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則通過產業項目的收益分紅進行兜底保障,實現了貧困戶穩定脫貧。
在普連集鎮,第一書記以產業幫扶為抓手,根據幫包村產業基礎實際出“實招”:帶著村民到濟南等地“取經”,引入新品種草莓,促進水果種植多元發展;幫村民發展黑小麥深加工,申報加入省綠色低碳健康品牌,擴大綠色品牌效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魯信集團通過產業扶貧實施造血式幫扶,切實增強幫包村群眾擺脫貧困的內生機制,這樣即使第一書記離開后也能確保貧困群眾不再返貧,從根本上拔掉窮根。
2012 年以來,山東省委、省政府連續四批開展第一書記幫扶工作,推動貧困村脫貧致富。魯信集團黨委高度重視,將其作為黨委的一項重要工作,先后籌集精準扶貧資金5000 余萬元,將黨的精準扶貧政策帶到幫包村,使幫包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四批第一書記幫扶工作中,魯信集團先后幫扶菏澤市巨野縣田莊鎮10 個村,曹縣孫老家鎮3 個村、蘇集鎮3 個村以及普連集鎮3 個村,并在最近三批先后選派10 名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的業務骨干分別到孫老家鎮、蘇集鎮和普連集鎮幫包村任職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
駐村第一書記到任后,堅持一手抓黨建,一手促脫貧。通過加強幫包村班子建設、制度建設、硬件建設等措施切實加強基層黨建,為穩定脫貧奠定堅實的組織保障。截至目前,除“魯信天一班”、設立獎學金等舉措外,魯信集團還以30 萬元作為種子基金成立公益孝老基金,利用光伏項目收益對幫包村群眾開展各類公益活動,聯合千佛山醫院、曹縣人民醫院開展義診活動2次,開展送戲下鄉活動3 次,新建省級標準化小學1 處,累計完成路面硬化30 余公里,打井40 余眼,安裝高清監控攝像頭80 多個、太陽能路燈970 余盞,修建橋涵4 座,新建下水道14200 余米,綠化種植各類花草樹木30800 株,粉刷修葺墻面15000 多平米,懸掛墻體畫50多幅,村民生產和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文中劉軍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