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蘭萍
摘 要:聲樂演唱藝術即歌唱藝術,是語言文學與音樂旋律相結合的一種特殊的藝術學科門類。與其它音樂藝術門類的表現形式不同,聲樂演唱是一種綜合的表演藝術,一個好的音樂作品,是需要經過詞曲作家的創作、歌唱者的演唱、以及舞臺表演手段等藝術相結合的完美呈現,聲樂演唱能通過作品最直接表達內心思想情感、反應社會客觀現實生活,聲樂演唱藝術是諸多藝術的綜合完美展現,筆者通過多年的聲樂演唱實踐以及聲樂演唱藝術輔導,談談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
關鍵詞:聲樂演唱基本功大眾參與性
一、聲樂演唱的基本特征
聲樂演唱即歌唱藝術,是語言文學與音樂旋律相結合的一種特殊的藝術學科門類。與其它音樂藝術門類的表現形式不同,聲樂演唱是一種綜合的表演藝術,一個好的音樂作品,是需要經過詞曲作家的創作、歌唱者的演唱、以及舞臺表演手段等藝術相結合的完美呈現,聲樂演唱通過作品最能直接表達內心思想情感、反應社會客觀現實生活。縱觀國內外,聲樂演唱已然成為大多數人不斷探索追求和最喜愛的音樂活動,聲樂演唱的表現形式和類型多樣化,常見有:獨唱、重唱、合唱等,它的受眾面最多也最廣,越來越多的人們融入到主動參與聲樂演唱的隊伍中。
二、聲樂演唱要有扎實的基本功
聲樂演唱是用人聲嗓音發出的音樂聲響與音樂語言相結合來表現人類情感的藝術形式。是人們用以抒發情感、傳情達意、互相交流傳遞情感的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涵蓋了聲音、音準、節奏、速度、力度、強弱等。演唱者要想獲得好的聲樂演唱,就需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需要掌握正確的呼吸、正確的發聲方法、正確的吐字咬字、正確的情感表達等等,加上個人的藝術修養,掌握了這些基本功,也就掌握了正確的聲樂演唱藝術。
1.要說正確的呼吸即聲樂演唱的根基動力。
呼吸貫穿于人們的生產、生活、勞動中,比如:說話、走路、跑步、騎車等等,再比如動物、植物等,都有呼吸在支持,呼吸無處不在,沒有了呼吸,生命也就不復存了。但是日常生活的呼吸與聲樂演唱的呼吸是有區別的,日常呼吸不足以完成好一首歌曲作品,而聲樂演唱的呼吸則需要深呼吸,聲樂界曾有這樣的說法:“誰掌握了正確的呼吸,誰就掌握了通向聲樂演唱藝術的金鑰匙”,因此演唱者首先要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呼吸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聯合呼吸等,我們通常所用的基本上也就是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可以是無聲呼吸與有聲呼吸相結合,吸氣時身體是自然放松狀態,通常用口鼻同時吸氣的方式,經過咽喉吸到肺部以下的橫膈膜,即人們常說的“丹田”,在訓練中雙肩放平,氣息下沉;切記不能提肩、憋氣,否則氣息只是吸到了胸部比較淺,不能很好地完成好演唱;只有掌握好正確的呼吸、控制好呼吸,演唱才能做到游刃有余,這是唱好歌的第一步。
2.正確的發聲方法即科學的聲樂演唱。
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第二步我們要進行聲樂演唱的聲音訓練,也就是要學會張嘴唱歌,開口加入字唱出來,即:呼吸+字=發聲。練聲時采用低支點、高位置的發聲練習,練聲時狀態要積極興奮,充分調動演唱所需的身體各個部位,張開喉嚨呼吸、抬起軟腭微笑、打開鼻腔通道、呼吸要沉穩平緩,唱的時候要做到喉頭穩定,讓字、聲、氣有機的結合,均勻的把氣息分配到每個音,通過母音的發聲轉換,把唇、齒、喉、舌、牙靈活運用起來,使聲音更圓潤,更加優美動聽。
3.正確的吐字咬字即聲樂演唱的語言藝術。
聲樂演唱的語言在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上不能像日常生活語言一樣索之無味,聲樂演唱的語言是夸張的藝術,是為了適應歌曲作品的情感藝術表達,是決定聲樂演唱語言表達正確與否的前提條件。聲樂演唱語言的藝術夸張表現比較寬泛,如:演唱者的音色聲調語氣、音樂作品的速度力度、時值節奏的變化、音樂語言的語速語頻等多方面,無不彰顯了聲樂演唱藝術的夸張性,說到底聲樂演唱中的咬字吐字就是情感規律的必然產物。不同流派唱法的語言在聲樂演唱的表現方式上也各有差異,發音讀字的口型、聲音位置的擺放、演唱音區高低、民族地域語言的不同,那么吐字咬字發送出的音樂語言則不同。在深入基層對群眾的音樂輔導工作中,我總結了十五個字:“橫開胸、豎張嘴、深呼吸、通鼻腔、提笑肌”,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講解,大多數學員逐漸掌握了發聲吐字咬字的基本要領。
4.正確的情感表達即聲樂演唱的思想情感藝術。
在聲樂演唱中通常有這樣一句話說:以字帶聲、以聲傳情、聲情并茂、字正腔圓,由此聲樂演唱的思想情感表現尤為重要。一個優秀的聲樂演唱者的情感表達正確,則能深入人心被記住,否則反之。古代有形容聲樂演唱“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美譽詞句,是指優美感人的音樂語言和思想情感表達在人們的腦海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形象。《禮記·樂記》中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進一步說明了好的音樂作品能與觀眾共鳴一體,是由聲樂演唱者內心思想情感的表現所傳達。此外,聲樂演唱者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對生活的積累、和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程度、剖析處理,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環節。
三、聲樂演唱的大眾參與性
聲樂演唱藝術像一顆璀璨的明珠越來越閃耀著其獨特的魅力,發揮著其他藝術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時代發展不斷的前進,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同時也有了對精神文化生活更高的追求。自“全民藝術普及”活動在全國開展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們加入到了學習聲樂演唱藝術的隊伍中,無論男女、無論老少,其中有很多的中老年人都參與到了這個群眾文化活動中來,可以說就當前還沒有哪個藝術門類能像聲樂演唱藝術一樣擁有如此眾多的參與者、愛好者。群眾的參與更說明它的普及性,聲樂演唱已不再是少數嗓子好的人擁有的特權了,它是所有人都能擁有的普遍權利。人們喜愛聲樂演唱藝術,不再僅僅是只為了閑暇娛樂的需要,而是一種自身文化素質的全面提高,在提高演唱技術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對音樂藝術的欣賞力、鑒賞力,并且得到了社會舞臺實踐的平臺,在參與中感受聲樂演唱藝術的具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