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岳
摘 ?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土木工程的發展突飛猛進。對于橋梁基礎、建筑施工等過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而言,由于主客觀各方因素所限制,常常出現混凝土裂縫的現象。這將極大地關系到工程的安全、經濟、實用性。本文將從材料的選取、施工工藝、養護工藝三方面出發,探究防治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有效性措施。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 ?裂縫控制 ?建筑工程
中圖分類號:TU755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2(b)-0029-02
建筑工程的施工涉及許多內容,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來說,裂縫是常見的施工問題,對其全方位的把控是整個施工過程質量問題的關鍵。甚至會影響人身安全以及經濟的發展,所以對大體積混凝土成縫原因的研究尤為重要。
1 ?工程施工中造成大體積混凝土裂隙成因
1.1 施工材料的因素
當水、水泥和粗骨料的用料比例失衡時,就會增加大體積混凝土的收縮變化,造成裂隙的產生;若不能有依據地進行外加劑的添加,那么會在一些關鍵部位呈現出薄弱點,在受力之后易形成裂隙;如果骨料之中的含泥量變大,會消減水泥砂石與骨料之間的粘結面,減少界面間的粘結度,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從而造成了裂隙的產生。
1.2 施工工藝的因素
當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由于施工的方法不當,沒有進行分層澆筑或由于施工環境的露天性,混凝土易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會造成溫度失控的現象,這樣在其內部會產生膨脹變化的情形,其內應力相繼增高,致使其內部結構變形問題愈加嚴重,最終因內部承載過大而引起裂縫。
1.3 施工養護的影響
建筑工程的目的不只單單是竣工完成,而是完成符合質量要求、實現發展預期的建筑,所以需要加強養護工作的實施。混凝土在澆筑完成之后養護不夠及時、方法仍舊沿用以前簡易的方法以及泵送混凝土較大的溫度收縮變形而造成混凝土產生裂隙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但對于養護不及時是其主要原因。
2 ?防治大體積混凝土裂隙的控制措施
2.1 重視材料的選擇
首先就是控制水泥的用量,其用量會最直接影響結構的強度??赏ㄟ^摻入帶有一些水硬性材料的粉煤灰,并且降低水泥的實際使用量,從而增加強度降低其水化熱;粗細骨料的選擇也尤為重要,粗骨料宜首選自然連續級配碎石,細骨料宜選用中粗砂,使拌制的混凝土有較高的強度和抗裂性能。除此之外優化配合比,滿足其強度同時,盡可能地減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反復試驗選出最優配合比。也可以使用一些如纖維混凝土、微膨脹混凝土。 特種混凝土的采用也會有利于對裂隙的把控。
2.2 加強施工中溫度的控制
因為大體積混凝土在整個施工的過程中時間跨度較大,因此需設置合理的溫度監測作為保障。了解氣象資料、回避惡劣天氣選擇溫度較低的時段開始澆筑。可借助冰水混合物,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在澆筑過程時也可由現場情況預埋冷卻管,同樣可以采用加快水循環、覆蓋集料、模板防曬等措施。不僅如此,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建筑施工也需要有一定的先進技術作為支持,從而加強科技對溫度的監測管理能力。
2.3 規范混凝土的澆筑工序
為保證結構的長期耐久性可以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嚴格按照規范把控混凝土的攪拌、運輸、澆筑、振搗作業工序。注意當混凝土厚度大于振搗器作用深度時,可以采用分層澆筑與振搗,進而來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度。大體積混凝土分塊施工應符合以下規定:分塊合理布置,其分塊面積不宜小于50cm2,每塊高度小于2m;上下做錯縫處理。
2.4 提高施工中的養護標準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關鍵是保溫養護,維持適宜的溫濕度,降低其自我約束能力。混凝土內外應按照相應標準測量溫度,良好的溫度控制以及適時的灑水養護均利于混凝土的凝結成型。拆模后應當采取預防寒潮、突然降溫、干燥等相應措施。對于澆筑幾個小時之后出現的塑性裂隙,可以采取二次澆筑或者壓光處理。
3 ?結語
混凝土的裂縫問題對于整個工程的影響都尤為巨大。規范地嚴格把控可以為整體工程的施工水平和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相信各方單位對大體積混凝土裂縫問題的愈加重視,所出現的裂縫問題一定會有所控制。從而建造出更安全、穩定、 經濟的現代化建筑。
參考文獻
[1] 賈凱雯.公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9(21):22-23.
[2] 陳水君.公路橋梁施工混凝土裂縫成因及防治措施[J].交通標準化,2012(19):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