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賀
摘 ? 要:進入信息化時代后,高新技術產業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關鍵,高新技術產業以高智能和高技術創新為基礎,通過推動技術和產品的全面創新,以提高高技術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本文在分析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時,主要研究了科研經費、產業集聚度、人力投入和固定資產投資額這四大影響因素,通過本文的系統性分析可知,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會受到人力投入和科研經費這兩大要素的影響,而固定資產投資額以及產業密集度在達到一定界限后,對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將不會產生明顯影響。本文基于對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影響因素的系統性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性建議。
關鍵詞:人工智能 ?高新技術產業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F06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2(b)-0243-02
1 ?研究背景
在當前的產業變革時代中,人工智能為核心要素,高技術產業是知識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結合體,因此,各國家以及地區在發展經濟和推動人工智能變革的進程中,越來越重視發展高技術產業。我國政府自1995年以來就在不斷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也提出了諸多政策和法規,為高技術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法律環境。我國逐年遞增的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投入,提高了高技術產業的國際影響力以及技術創新能力,一系列豐碩的創新成果,也使得我國高技術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專利申請授權數量年年遞增。目前在高技術產業中,人工智能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未來還需要不斷投入資金和資源,加強人工智能在高技術產業中的運用與普及,以便于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科技創新和智能化發展。
2 ?高新技術產業概況
進入智能變革時代以后,智能機導技術、知識工程以及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提升社會生產力的關鍵技術。研發經費投入和研發人員投入已經成為衡量高技術產業的兩大重要指標,相比于一般制造業而言,高新技術產業主要依托于核心技術,產品中所擁有的高新技術含量是其能夠在國際市場中發光發熱的關鍵。
(1)高新技術產業范圍。
在人類生產生活各領域中,技術創新所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也推動著社會經濟的進步。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后,被劃分為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醫療儀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信息化學品制造業這六大產業,而這些產業中掌握著我國的頂尖技術、核心技術,這些頂尖技術和核心技術,一方面推動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決定了我國在國際上的核心競爭力。高新技術產業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下得到快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GDP占國家總GDP的比重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2008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7%,這就表明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進程中,高新技術產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經濟新常態局勢下,未來我國政府也將會大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2)高新技術產業特點。
高新技術產業具備高收益性、高風險性和高投入性等特點。高新技術產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中嶄露頭角,就必須投入大量的研發成本,掌握更多的尖端技術和核心技術,智力投入和知識產出是高新技術產業得以可持續發展的本質。高新技術產業投入較高,同時也面臨著較高的風險,尤其是在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初期,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會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如果市場和消費者無法接受研發所得的新技術或新產品,前期研發成本將會付之東流,但如果市場和消費者能夠接受研發的新技術和新產品,也將會為高新技術產業帶來不可想象的巨大收益。
除上述特點以外,高新技術產業還具備高聚集性的特點,而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就能實現區域創新資源的集中,而這些創新資源能夠為企業低成本快速創新奠定基礎,同時形成極為可觀的知識溢出,企業受益于知識溢出展開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目的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創新水平,同時可以減少企業的技術學習成本。
3 ?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能力的建議
根據本文高新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影響因素的分析結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性建議,以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加大科研經費投入。
我國技術創新的主體就是高新技術產業,足夠資金是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與技術運用的前提,除企業應該適當增加科研經費投入和人員經費投入外,政府也應該為高新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相比而言,我國政府更傾向于為高校或科研院所投入科研經費,且相關部門并不重視高新技術產業創新。事實上,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相比,企業的高新技術產業成果轉化率更高,政府部門應當為企業的技術研發投入更多的資金支持,例如,構建完善的財政撥款支持機制,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穩定的財政支持,以增強企業進行新產品和新技術研發的積極性。
(2)加強科技人才的引進與激勵機制。
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資源就是人才資源,科技人才是實現技術和產品創新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我國必須加強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從政府的層面來看,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強培養和引進科技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完善的激勵機制,將科技人才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國家的層面來看,國家應該從大局出發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大力引進科研型人才和海外優秀技術人才,可實施技術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制定完善的激勵機制和獎懲機制,以便于對引進的優秀技術人才和科研人才給予鼓勵。從企業的層面來看,各大企業應該專門針對科技人才制定股權激勵機制,以便于為企業吸引更多的創新型技術人才。
(3)強化專利的保護與運用意識。
專利授權數量是衡量高新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關鍵,盡管我國發明專利授權數量在近年來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但頻頻出現的侵權案件,也證明我國目前還缺乏對專利的保護。加強專利保護,提高社會大眾的創新創造意識,才能形成人人創新和人人保護的良好社會環境。除此以外,我國還缺乏運用專利的意識,盡管大部分專利得到授權,但是這些專利技術卻未能真正投入使用,未來在高技術產業的發展進程中,還需要克服一切難關,加強專利應用,實現專利價值。根據我國知識產權管理現狀,普遍存在重申請和輕應用的情況,專利技術是個人或組織的重要無形資產,只有將專利技術真正運用于生產線中,才能實現專利技術的價值,任何未能投入使用的專利都只是一紙空談。
4 ?結語
人工智能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在我國各行各業中都得到了大量普及,高新技術產業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進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截止到2019年3月,我國共建成157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可見高新技術產業未來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劉青會.技術創新對我國高技術產業競爭優勢影響的研究[D].浙江財經大學,2016.
[2] 劉偉.人機智能融合:人工智能發展的未來方向[J].學術前沿,2017(9):32-38.
[3] 孫偉平.關于人工智能的價值反思[J].哲學研究,2017(10):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