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公益訴訟 訴訟程序 歐洲
作者簡介:沈然冉,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墨爾本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
中圖分類號:D9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125
盡管過去研究者在訴訟的能力與約束、公益訴訟的頻率與影響、訴訟策略的效力、社會影響訴訟的評估過程等方面都有一些重要的發現,但仍有許多未知之處,需要進一步的實證研究。對此,下文主要關注于訴訟程序的復雜性,訴訟在自由社會中的作用,以及公益訴訟在中歐和東歐的影響;旨在深入了解訴訟的結構特征、訴訟的情感影響、以權利為基礎的訴訟增長的現實以及訴訟率與經濟活動之間的聯系。具體來說,包括現有研究是如何調查公益訴訟對公眾理解的價值,公益訴訟成功的基礎,以及通過訴訟來保護環境的需求。
歐盟和成員國在國際法律秩序中所處的位置不同,對其法律體系之外的規則的反應也不盡相同。歐盟締結的國際協定自動成為歐盟法律的一部分,而歐盟作為全球參與者的有效性主要取決于政治現實 。有學者注意到基本權利在歐盟的對外關系中處于中心地位,并通過與候選國家的聯合和加入協議的過程進行審查。
歐盟基本權利的敘述是從公民社會內部發展起來的。歐盟各機構尋求讓公民社會參與到對基本權利的辯論中來,以此來建立政策和政治支持。Smismans表示,歐盟的基本權利敘述是公民社會行為者參與的一個政治神話。以基本權利為神話,歐盟必須與民族國家以及其他歐洲或全球基本權利的表達方式競爭。歐盟以基本權利為神話,必須與民族國家和其他歐洲或全球基本權利的表現形式競爭。 神話中的矛盾和事實錯誤并不一定妨礙其成功 。曼娜斯(Manners)指出,歐洲一體化的內在維度與歐盟的外部行動密切相關。民事權力是全球歐羅巴神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規范性強權則認為大小和效能是相當重要的 。
戈爾德斯頓(Goldston)聲稱,公益訴訟是一種后共產主義現象。公益訴訟是幫助鞏固中歐和東歐社會法治的更廣泛的根本變革進程的一個方面。在這方面,隨著歐盟(EU)的擴張,橫跨大陸的政治過渡正式展開,公益訴訟得到了加強 。戈爾德斯頓認為公益訴訟反映了對公平法律程序的勇氣和承諾。加入歐盟以及隨之而來的抗議和異議,以及遺留下來的問題需要外部捐助者的財政資源。未來幾年,對公益訴訟的需求大幅增長,其所依賴的法律和司法基礎設施明顯加深;可見,快速增長的公益訴訟沒有任何減弱的跡象。需求和供應將推動公益訴訟向前發展。
公益訴訟是用許多不同術語描述的現象的一個短語:人權訴訟、戰略訴訟、測試案件訴訟、影響力訴訟、社會行動訴訟和社會變革訴訟都是最常見的。正如 Goldston 所說的,在中歐和東歐,公益訴訟指的是以法律為基礎的倡導,旨在確保法院裁決,澄清、擴大或強制執行本案所指個人以外的人的權利。重要的是,這意味著公益訴訟通過強制執行強有力的衡平法命令取得了部分成功,但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做出最終判決。根據Goldston,可以為違法行為提供具體的、可執行的補救辦法,并可以通過在重大問題上產生司法先例來改善法律狀況;公益訴訟可以用來追求更廣泛的目標,不一定需要在法庭上的勝利,或者作為由一類受害者采取共同行動來改善他們的狀況。闡明對法院訴訟的法律要求的過程本身可能需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改革,使之成為涉及法律權利和補救辦法的問題,而不僅僅包括歷史原因、社會態度或政治障礙。
納迪(Nardi)分析了巴基斯坦環境公益訴訟的制度和法律問題:巴基斯坦鼓勵公益訴訟,并指出訴訟應該作為執行現有法律的一種策略。公益訴訟的成敗取決于個別法官。司法機構應該將基于法規的公益訴訟案件移交給環境法庭。公益訴訟在巴基斯坦造成嚴重的制度和法律問題,可能妨礙國家對環境挑戰作出有效反應 。沙爾(Schall)在人權法庭上處理公益訴訟,保護環境的訴訟是以公共利益為基礎的,而一致的權利為這一制度提供了適應公益訴訟的空間。國際人權法院的訴訟對國家內部行政框架沒有直接影響,歐洲、美洲和非洲的人權機構只能部分地執行公益訴訟 。
威爾舍(Wilsher)認為,法院和監管機構可以選擇給予私人競爭訴訟當事人何種程度的援助,有效利用法律資源將有助于增強競爭法的威懾作用。“鼓勵私人訴訟的最佳辦法是向私人原告提供明確界定但有限的援助,只要這符合公共執法機構公布的競爭政策目標 。” 正如塔納斯(Ta馻se)所說,短期經濟周期與訴諸訴訟之間可能存在直接關聯。合同關系的破裂通常會導致消費者和雙方的訴訟。訴訟與經濟變化之間的關系是由信貸供應案件驅動的,而較長期的經濟增長可能是訴訟率偏高的原因。塔納斯認為,訴訟反映了時代的普遍情緒。一般城市化對一般侵權訴訟具有分散效應,訴訟率和權利主張的上升與經濟的繁榮相吻合 。Kiser認為,訴訟實踐提供了一個廣泛的領域來分散不利結果的責任;這是由于責任分散,準確的反饋難以被獲取。
訴訟實踐已經從審判轉向和解,而陪審團和法官很少決定案件的是非曲折性和價值(評估通常是特殊的)。對于厭惡風險的客戶來說,曠日持久的訴訟帶來的不確定性,可能會讓通過長時間談判達成的和解,或經過多年廣泛而具有破壞性的發現后做出的有利判決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黯然失色。因此,訴訟成功往往更多地取決于客戶的風險偏好,而不是案件的法律依據 。
卡布里洛(Cabrillo)和菲茨帕特里克(Fitzpatrick)認為,民事訴訟效率的責任越來越多地落在了法院的手中。對此,訴訟經濟學提供了關于訴訟水平是否過高的見解。訴訟規制的原理與政府監管的原理相似。決定如何進行訴訟的程序規則因管轄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簡單來說,訴訟需求呈下降趨勢:隨著訴訟費用的減少,訴訟需求的增加。
這有力地說明,申訴往往是由心懷不滿的訴訟當事人提出的。根據卡布里洛和菲茨帕特里克的解讀,法院訴訟一般是解決沖突的最后選擇,而與產品責任相關的訴訟成本通常相當高。在歐洲法域下,其成功幾率的適度增加可能導致訴訟行為的產生。在其規章下,提起訴訟的各方將被鼓勵增加支出,因為他們沒有將自己產生的成本內在化,而是有機會將成本轉嫁給敗訴方。例如,原告增加一歐元的支出,如果敗訴,他實際上只需要支付這一歐元 。卡布里洛和菲茨帕特里克堅持認為,如果原告有充分的理由,歐洲規則將提高訴訟請求的級別。律師和訴訟當事人可能對潛在的審判結果持樂觀態度。通過法庭費用提高訴訟成本可能會對責任標準產生不利影響。集體訴訟提高了訴訟水平,通過實現大規模經濟,潛在地降低了訴訟水平。在任何法律制度下,訴訟都是具有競爭性的,因為訴訟結果的利益對立。在訴訟中,當事人不能訂立強制協議。訴訟產生大量的外部利益,即正外部性。在當事人及其律師的戰略行為影響訴訟效率的環境中,授權并主動要求法院更積極地管理民事訴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 。
Gloppen研究了訴訟模式及其動態過程,將訴訟作為一種促進貧困和邊緣化群體的社會權利的戰略進行調查,并制定了一個框架來了解各個階段所涉及的動態變化及挑戰。社會權利準則可以成為訴訟的明確依據。訴訟過程可能會間接影響公共話語和政策。Gloppen認為,圍繞索賠進行動員的能力會影響從訴訟過程中獲得法律效果的機會;訴訟程序可以通過激發圍繞社會權利問題的社會動員來影響社會政策的形成。在大多數情況下,訴訟是影響社會政策的邊緣策略 。
有學者認為公益訴訟涉及利用一個國家的法律制度來影響公眾的目的。公益訴訟不同于私人利益訴訟,法律專業人士一直是公益訴訟背后的主要力量,而公益訴訟的興起則是法治完善的結果。公益訴訟是更廣泛的維權行動的一個特殊分支 。在卡明斯(Cummings)和羅德(Rhode)看來,公益訴訟是一種雖不完美但不可或缺的社會變革策略。訴訟不能獨立于其他工作而有效地發揮作用,它是維護下級群體權利和擴大其權力的一項關鍵戰略。公益訴訟的成功威脅到其結構基礎。對訴訟的評估需要考慮替代方案的風險和可行性。在任何特定情況下,訴訟的有效性取決于一系列復雜的背景因素(訴訟的有效利用需要對影響其訴訟結果的力量進行戰略分析)。
根據這一討論,訴訟促進了工人權利方面的集體行動,并可能廢除將求職行為定為犯罪的法律。律師事務所承保訴訟,以補充關鍵領域的法律服務。卡明斯和羅德指出,私人公益公司的訴訟議程是由利潤和原則之間的平衡所驅動的。其使命和結構給社會影響訴訟帶來了挑戰;對此,律師參與訴訟的影響力在推進公共價值觀方面發揮了核心作用。 “訴訟可以提高公眾意識,幫助將問題定為不公正,并加強集體認同感,所有這些都可以為改革奠定法律基礎。”
以上調查結果強調了審查公益訴訟的限度、公益訴訟的法律影響,以及訴訟的動力、訴訟的潛力和限制的重要性。
本研究結果與先前在訴訟管理、訴訟的性質和水平程度、訴訟的社會成本 、訴訟過程的手續和復雜性等方面的研究相一致。
注釋:
de Waele, Henri (2011), Layered Global Player Legal Dynamics of EU External Relations. Berlin-Heidelberg: Springer.
Smismans, Stijn (2010), “The European Unions Fundamental Rights Myth,”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48(1): 45-66.
Manners, Ian (2010), “Global Europa: Mythology of the European Union in World Politics,”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48(1): 67-87.
Goldston, James (2006),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Roots,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Human Rights Quarterly 28(2): 493.
Nardi, Dominic J. (2008), “Greening Environmental Rights: Separating Law and Morality in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n Pakistan,” Environmental Law Reporter 1: 38.
Schall, Christian (2008),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Concerning Environmental Matters before Human Rights Courts: A Promising Future Concep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20(3): 417-453.
Wilsher, Dan (2006), “The Public Aspects of Private Enforcement in EC Law: Some Constitu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Challenges of a Damages Culture,” The Competition Law Review 3(1): 45.
Tanase, Takao (2010), Community and the Law: A Critical Reassessment of American Liberalism and Japanese Modernity. Luke Nottage and Leon Wolff (trs. and eds.). Cheltenham-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
Kiser, Randall (2011), How Leading Lawyers Think: Expert Insights into Judgment and Advocacy. Berlin-Heidelberg: Springer, 155.
Cabrillo, Francisco, and Sean Fitzpatrick (2008), The Economics of Courts and Litigation. Cheltenham-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 119-120.
Cabrillo, Francisco, and Sean Fitzpatrick (2008), The Economics of Courts and Litigation. Cheltenham-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 227.
Gloppen, Siri (2005),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ocial Rights and Social Policy,” paper at New Frontiers of Social Policy Conference, December 12-15.
Lu, Yiyi (2008),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nd Political Activism in China,”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tic Development, Montreal.
Cummings, Scott L., and Deborah L. Rhode (2009),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nsights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Fordham Urban Law Journal 36: 648.
Ristea, Ion (2011), “Global Accounts of the Wrongfulness of Criminal Behavior,” Contemporary Readings in Law and Social Justice 3(1): 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