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夫妻財產共同制 非常法定夫妻財產制 立法
作者簡介:謝佳桐,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圖分類號:D923.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132
根據有關我國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具體規定,我國大體上實行的夫妻財產制度是夫妻婚后財產共同制度,也稱通常法定制,或稱法定共同財產制,具體內容是指夫妻無論在婚姻關系締結之前還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如若未就夫妻間的財產關系作出一致約定,或者夫妻雙方所作的約定實屬無效的情形下,依照法律之規定而適用的調整夫妻間財產關系的法律相關制度總稱。總的說來,我國規定的夫妻財產制是以婚后所得共同制為主的通常法定制,但欠缺非常法定夫妻財產制。非常法定夫妻財產制,是與通常法定制同屬于法定夫妻財產制之內容,則指在出現法律規定的具體事由時,依法律之規定或依夫或妻一方或雙方的申請,而后由法院依照法律之具體規定來宣告撤銷原有的夫妻財產共同制度,后而改設為夫妻財產分別制度的法律制度。但值得注意的是,非常法定夫妻財產制不同于我國《婚姻法》規定的夫妻約定財產制,也不同于我國于2011年頒布的有關《婚姻法》的司法解釋三之相關規定。從根本屬性而言,依非常法定夫妻財產制所設之分別財產制的相關規定,其之屬性具有強行性;反觀依夫妻雙方約定而設立的分別財產制,則是由夫妻雙方自由約定,因其無需要法院之宣告,則不具有強制性的特點。
但在我國《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現行立法規定下,夫妻約定財產制實則存在缺少公示程序等問題,對于夫妻間財產權益的保護、第三人的權益保護存在漏洞,而依非常法定夫妻財產制所設之分別財產制則體現了在婚姻存續期間,夫或妻一方或雙方在面對日益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由國家公權力在一定程度下介入的特征,該制度的設計目的則是為達到以下目的:即無論在婚姻前或者在婚姻存續期間,夫或妻一方或雙方基于特殊的需求,而需要改變原有之夫妻財產共同制度,后改為實行夫妻分別財產制。在我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規定中,即夫或妻一方或雙方均在婚姻存續期間申請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但該司法解釋稍顯僅解決當下“燃眉之急”,不足之處首先沒有在制度上改變夫妻財產制度之屬性,即未規定在夫妻雙方分割財產后即可實行以分別財產制為內容之非常夫妻財產制,然后適用該條司法解釋的條件限制較多,這對于降低婚內侵權損害、保障夫或妻一方或雙方之財產權益的力度后續不足。
根據我國從古至今的家庭生活景象是同財共居,家庭成員之間共同財產、共同生活、共同消費,注定了家庭共同制是必然選擇。縱觀我國的《婚姻法》和相關司法解釋,其脈絡大體上來說,是以夫妻的個人財產及共同財產為區分,同時規定了夫妻對于共同財產的平等處理權、婚姻存續期間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處理規則和夫妻共同債務的對外清償的承擔規則。值得注意的是,縱觀我國《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總的來說,關于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處理模式,原則上由夫妻雙方協議平等處理,關于夫妻雙方共同債務清償的責任承擔方式,原則上共同償還,即由雙方對外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縱觀我國《婚姻法》及《婚姻法解釋(三)》等相關法律規定,對于夫或妻一方或者雙方要求分割共同財產的法定情形之規定,前提要么是夫妻“共同共有基礎喪失”即是發生了離婚的法律事實,要么則是局限在法定的兩種情形之中,即要么屬于夫或妻一方或雙方有隱藏、轉移、偽造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權益之行為的情形,要么屬于在夫或妻一方的法定義務被撫養人患有重大疾病時,而另一方卻不同意支付醫療相關費用這一情形。不可否認這對于現實情況中基于特殊原因需要,夫或妻一方或者雙方需要分割其婚內共同財產的情況提供了相應的法律依據,但是該條規定的不足也顯而易見:首先僅規定了兩種分割共同財產的情形,且沒有規定兜底性條款或者用等字予以兜底。這就要求法院在適用該條款時必須嚴格按照這兩種法定情形,不得隨意擴張,這意味著對其他現實情況中存在的需要分割婚內共同財產的情形則不適用,再者該條規定僅僅是滿足了夫或妻一方或雙方,因一時的特殊需求而申請婚內分割財產,對于夫妻財產責任制并沒有根本性改變,無法滿足夫或妻一方或雙方對于在其婚姻存續期間因特殊需求要求改變原有的夫妻共同財產為分別財產制或其他不同制度的要求。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國有關夫妻主張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之司法實踐的具體裁判情況,筆者在我院查詢到,自2011年《婚姻法解釋(三)》第四條頒布實施以來,張家港市人民法受理離婚糾紛案件總數為11926件,而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搜得相關案件數量為511萬余件,同時以“《婚姻法解釋(三)》第四條”為關鍵字進行搜索所得相關案件的數量也僅為69件。雖然這些數據不能準確全面體現該條司法解釋在具體離婚糾紛案件中的司法適用率,但是參照我院乃至全國的數據,我們仍可以窺一斑而推知全貌,仍可以推斷出,作為完善我國夫妻法定財產制的補充性規定,最高院于2011年頒布婚姻法解釋三之第四條的相關規定,其司法實踐效果并未如期達到。
與此同時,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高速有序地發展,夫妻間的經濟地位愈加平等,夫妻雙方在婚姻生活中對于自身人格自由獨立和個人財產自由有著比以往更甚的需求,與之相應的情況是婚內侵權損害的案件日益增加。我國婚內侵權損害賠償雖然可以追究侵權行為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但是結合婚姻法的民事屬性,婚內侵權損害賠償的承擔實質上還是歸結于金錢的賠償,也就是說婚內侵權損害賠償的實現依賴于夫妻雙方實行類似分別財產制等非常法定夫妻財產制,或者侵權方有足夠的支付損害賠償的個人財產,但是在我國盛行夫妻共同財產制的現實背景下,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在此情形下,為了達到我國婚姻法維護夫或妻一方的合法權益的立法目的,夫或妻一方或雙方若因特殊原因需撤銷原有的夫妻共同財產制而改為實行分別財產制,在雙方未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就需要依靠人民法院來宣告實行非常法定夫妻財產制。由此可見,非常法定夫妻財產制為維護婚姻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確保家庭扶養職能的實現,進而完善婚內侵權損害責任承擔具有現實意義。遺憾的是,我國《婚姻法》尚未設立非常法定夫妻財產制,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當下新形勢的需求。
首先,通過增加知情權、平等處理權來完善當前我國夫妻財產共同制。夫或妻對于婚姻期間的共同財產均享有平等的知情權及處理權,這是夫或妻一方或雙方,在處理其共同財產時享有平等處理的權利之前提。為保障該權利的實現,筆者建議在我國現行法律規定中新增一條,即有關夫妻類似共同財產查詢的制度,即夫妻雙方對其婚姻存續期間共同財產均享有平等的知情權,夫或妻一方可持身份證、結婚證、戶口本等能證明夫妻關系的有效證件,向有關部門查詢在雙方或者另一方名下的所有夫妻共同財產,并且規定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有關部門應當受理,并應查詢人之要求提供相應的書面材料。但需要注意的是,夫妻共同財產查詢制度必須進行嚴格規范,防止觸及侵犯公民私有財產權利。
其次,針對于《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作出相應的司法解釋予以內容上的增補,對有關“應經雙方共同協商的‘重大處理決定”作出具體的司法解釋,增強法院在裁判這類案件的可操作性,具體情形如處分夫妻雙方名下的類似房產或者汽車等價值較大的財產,或與前述價值相當的夫妻共同財產的處分行為,同時設立相應的救濟措施,以防止夫或妻一方擅自處分夫妻重大共同財產的行為以達到保障被侵權方的財產權益之目的,同時也與財產方面的婚內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相契合:若夫或妻一方有不經過對方同意而擅自處分重大共同財產的行為,從而導致被侵權方有共同財產損失的情況,被侵權方一方面可以向侵權方要求其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還可以向法院請求終止原有的夫妻共同財產制,改為采用非常法定夫妻財產制。為了擴大非常法定夫妻財產制的適用范圍,更加全面的維護夫或妻一方在婚姻存續期間的合法財產權益。筆者建議應同時規定非常法定夫妻財產制適用范圍不限于夫妻共同財產制,同樣可適用于具有共同財產關系的約定夫妻財產制,在法定事由出現時,可依法律的規定或經婚姻當事人一方申請,由人民法院宣告,撤銷共同財產制,改為實行分別財產制。具體法定事由比如夫或妻一方有故意隱瞞個人經濟收入情況、對于婚姻共同財產疏于管理或管理理念不同導致夫妻共同重大財產損害嚴重的等可能對于夫或妻一方的合法財產權益嚴重損害的情形。
最后,增設《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四條中夫或妻一方或雙方在婚姻存續期間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法定事由,增添“其他重大事由”這一兜底性條款,同時規定參照事由:“如不分割共同財產會導致夫或妻一方權益受損的”,給婚內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承擔提供可行性方案,有效解決婚內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承擔問題,為其奠定經濟基礎,消除沒有個人財產這個阻礙婚內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承擔的問題。同時兼顧維護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及市場交易安全和秩序,筆者建議增設夫妻共同財產制撤銷的情形下,夫妻對于共同債務的清償責任承擔的相關條款,即當原有的夫妻共同財產制被撤銷后,對于夫妻對外的共同債務清償,應當優先以夫妻共同財產為主,即對于夫妻共同債務對外仍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作為承擔家庭撫養義務的責任主體的夫妻雙方,同時也是社會經濟活動的民事主體。屬于夫妻間民事關系之重要內容的財產關系,其不但是夫或妻一方之合法權益的保障和家庭撫養功能發揮的關鍵,更是深刻影響第三人之合法權益,乃至整個市場經濟之健康運行。我國婚姻法作為我國法律體系中重要一員,不斷進行完善以更好的適應社會日趨紛繁復雜的形勢,是整個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內在需求和動力。本文以增設非常法定夫妻財產制為主要視角,完善我國夫妻財產制度之法律規定,保護以夫妻為主的家庭這一重要社會經濟細胞,維護夫或妻一方或雙方、第三人等主體之合法權益,進而使整個市場經濟的運行得以平穩健康的進行。
參考文獻:
[1]范李瑛.夫妻關系的立法與現實問題研究[M].科學出版社,2011.
[2]陳瑋.婚姻家庭繼承法學[M].群眾出版社,2012.
[3]王雷.婚姻法中的夫妻共同債務推定規范[J].法律適用,2017(3).
[4]林秀雄.夫妻財產制之研究[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5]宋豫.國家干預與家庭自治:現代家庭立法發展方向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6]彭冠霖.關于我國家庭婚姻法的夫妻財產制問題分析[J].青年與社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