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強

[摘要] 目的 探討依達拉奉結合血栓通治療腦梗死患者可行性。方法 該研究方便選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間確診為腦梗死并在該院神經科接受治療70例臨床資料實施了統計學處理,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35例,血栓通治療)和實驗組(35例,依達拉奉聯合血栓通治療),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觀察指標情況以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實驗組治療后TG、TC、hs-CRP和NIHSS評分結果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總有效率為88.5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5.71%,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817,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00%,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510,P<0.05)。結論 腦梗死患者接受依達拉奉結合血栓通治療,療效穩定,安全性更高,有助于患者神經功能改善。
[關鍵詞] 依達拉奉;血栓通;腦梗死;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3(c)-0108-03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ANG Guang-qia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Jiaw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221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diagnosed from April 2017 to April 2019 and treated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were convenient selection statistically process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5 cases, Xueshuantong treatment) and experimental group (35 cases,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bservational indicator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patient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TG, TC, hs-CRP and NIHS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8.5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5.71%(χ2=14.817,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8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0.00%(χ2=14.510, P<0.05). Conclusion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is effective and safe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patients. Therefore, it has a high value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Edaravone; Xueshuantong; Cerebral infarction; Feasibility
腦梗死是由高血脂、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基礎疾病誘發的一種腦血管系統疾病,腦梗死在我國的發病率也有所提升。患者發病后常會出現肢體麻木、肢體酸軟無力以及頭暈等癥狀,若其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會導致病情的進一步加重,甚至導致患者致殘或病死[1]。腦梗死的發生與遺傳、飲食與生活習慣等都存在較大的關聯,尤其是那些生活不規律、飲食習慣不健康的人群,其腦梗死的發病風險更高,從患者發病年齡段來看,年輕患者占比也相對較高。導致患者發生腦梗死的原因較為復雜,常見原因包括腦組織缺血所致腦神經元受損等[2],針對于該疾病的臨床治療,需要首先加強神經元的保護措施,并有效調節其神經功能。目前臨床上通常以西醫方法治療為主,但患者面臨較大的后遺癥風險,而中醫治療方法則相對更加溫和穩定,因而治療效果更好。依達拉奉是一種對于神經元能夠起到保護作用的藥物,其血栓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這一成分對于避免血管堵塞和調節血液循環狀態,效果十分顯著,因而在腦梗死的治療中都較常應用。該研究對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間接受依達拉奉結合血栓通治療腦梗死35例患者的情況及臨床治療可行性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確診為腦梗死并在該院神經科接受治療70例臨床資料實施了統計學處理,男38例,女32例,年齡48~76歲,平均(62.5±12.5)歲,病程3~67 h,平均(38.3±25.3)h。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對照組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齡(61.5±12.2)歲,平均病程(35.7±25.4)h;實驗組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齡(63.3±11.9)歲,平均病程(39.8±26.1)h,由此可見,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報備醫院倫理委員會;②患者精神狀態和理解能力正常;③患者無心肝腎功能障礙,且無腦部器質性改變;④依據第四屆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相關標準確診。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臨床研究或是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②合并其他腦血管系統疾病患者;③意識障礙或是溝通障礙患者。
1.2 ?方法
兩組觀察對象入院后均接受保護腦組織、抗凝、脫水、改善循環以及溶栓等對癥治療,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血栓通注射液(國藥準字Z20025652,規格:150 mg×10支)治療,將4 mL血栓通注射劑稀釋于2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給藥,1次/d。實驗組患者接受依達拉奉聯合血栓通治療,其中,血栓通治療方法同對照組,同時靜脈滴注100 mL生理鹽水與20 mL依達拉奉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1992,規格:5 ml:10 mg)制成的混合溶液,2次/d。兩組觀察對象均接受14 d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血脂水平(TG、TC)、血清 hs-CRP及NIHSS 評分情況。完全有效為患者治療后生活功能完全恢復,臨床癥狀基本消失,NHISS評分降低90%以上;有效為患者治療后生活功能有所改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NHISS評分降低18%以上;無效或惡化為患者治療后生活仍然無法自理,臨床癥狀未見改善,NHISS評分降低不少于18%或是有所升高。同時,對比分析皮疹、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癥狀風險。
1.4 ?統計方法
文中數據借助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觀察指標結果
實驗組治療后TG、TC、hs-CRP和NIHSS評分結果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臨床治療效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為88.5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情況
實驗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00%,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腦梗死是一種腦動脈堵塞所致腦內血液供給受阻,腦供血不足影響腦組織的血氧供給,進而造成腦細胞死亡問題。患者在發病后腦神經細胞會發生不可逆性損害,進而對其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產生直接影響,嚴重患者還會出現生活無法自理、失語癥、偏癱等癥狀,因而需要加強腦組織供血功能的改善,緩解血栓癥狀,進而加強腦組織功能的保護,避免出現二次損害問題[1-3]。急性腦梗死起病一般是比較急驟的,且病情在發展上也是極其迅猛的,因此及時與正確的診治對于該病有著重要意義,隨之發展可引起尿路感染和腎積水,甚至腎功能衰竭,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以往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溶栓、抗凝、降纖等,其主要治療目標在于快速恢復腦組織的血液供給,防止其再次受到無氧代謝物的損害,加強缺血腦組織的保護措施。但以往臨床上針對于腦梗死患者采取的治療方案,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患者基本無法痊愈,仍然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并發癥和后遺癥,這就會大大增加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和經濟壓力,降低其生活質量[4-5]。從以往的臨床實踐結果來看,腦梗死患者的主要治療目標在于控制病情發展的基礎上,減少各類危險因素的影響,進而擴張腦血管,增加腦部的血液供給。
該研究針對腦梗死患者實施依達拉奉結合血栓通治療,其中,血栓通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中草藥三七,其治療效果能夠快速恢復腦神經功能,改善腦組織的缺血缺氧狀態,降低血小板活性,進而抵抗血小板聚集。血栓通屬于中成藥類制劑中的一種,其主要的組成是中藥人參與田七,人參可補氣生津,田七可止血與活血化瘀,共同使用可活血化瘀補氣以通絡,在臨床急性腦梗死的治療中,其效果較為顯著。醫學研究結果證實,腦梗死患者接受血栓通治療后,其神經功能改善效果顯著,約有59.42%的患者癥狀改善效果理想。依達拉奉注射液屬于臨床用于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關鍵藥物,該藥物具有清除自由基與保護腦部組織的作用,同時就具備較強的抗氧化作用,能對機體炎性介質的生成與脂質過氧化狀態起到直接抑制作用。依達拉奉是一種能夠顯著改善腦組織血液供給狀態,且不會收無氧代謝產物影響的抗氧化劑,其治療作用能夠顯著降低腦神經細胞的死亡速度[6-7]。腦梗死患者接受依達拉奉治療,起效速度較快,能夠有效抑制腦梗死的急性發作,醫學研究結果證實,血栓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的有效率能夠達到85%以上[8-9]。由此可見,腦梗死患者接受依達拉奉結合血栓通治療,療效穩定,安全性更高,有助于患者神經功能改善,因而推廣應用價值較高。
該次醫學研究結果證實,實驗組治療后TG、TC、hs-CRP和NIHSS評分結果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總有效率為88.5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5.71%(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00%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王婷婷[10]研究結果證實,接受聯合藥物治療的B組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33%,明顯低于對照A組的20.00%,其有效率達到96.67%,明顯高于對照A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該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腦梗死患者接受依達拉奉與血栓通聯合治療對于保證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尤其是急性腦梗死患者,接受兩種藥物聯合治療,能夠保證治療有效性的基礎上,降低治療后的各項風險,進而有效改善神經癥狀、炎性反應及血脂水平。
[參考文獻]
[1] ?黨照麗,薛保國,劉慧敏,等. 血栓通聯合依達拉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血液流變學及炎性反應的影響[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9,31(3):154-155.
[2] ?葉濤,朱路文,唐強,等.電針預處理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腦梗死體積及血清 TNF-α、IL-10含量的影響[J]. 中國針灸,2017,37(10):1093-1098.
[3]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 2018[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8,51(9):666-682.
[4] ?蘇宏圖,李明,石小晶,等 .缺血修飾白蛋白與急性進展性腦梗死的關系研究 [J].河北醫藥,2017,39(2):238-241
[5] ?黎潔玲,李諾,陳澤鋒,等.血栓通注射液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臨床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6,28(9):1278-1280.
[6] ?承明哲,白向榮,林曉蘭,等.血栓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 Meta 分析[J]. 北京中醫藥,2018,37(5):434-439.
[7] ?張宇明,何輝.血栓通注射液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及對細胞因子、腦血流動力學和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21):5155-5157.
[8] ?蘭花鈞.活血化瘀中藥復方聯合依達拉奉治療重癥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15,24(12):1307-1309.
[9] ?胡俊賢.不同劑量立普妥聯合阿司匹林對腦梗死患者腦血流及粥樣斑塊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11):1438-1440.
[10] ?王婷婷.評價血栓通注射液、依達拉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聯合治療聯系[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9,7(8):179-180.
(收稿日期: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