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音樂教育逐步趨向產業化發展的市場大潮中,群藝館、文化館等群眾性文藝機構也應切實轉變自身理念和方式,才能與時俱進,獲得不竭的發展動力。有鑒于此,本文將結合筆者開展相關工作的實踐心得,從“轉變運營理念”“強化同高等音樂教育及科研機構之聯系”“加強同文藝院團和文化生產企業的業務往來”這三個角度切入,來提出群藝機構推進音樂教育、培訓實現創新發展的若干對策。
【關鍵詞】群藝;音樂教育;產業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G240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6-0168-01
當前,群藝館、文化館等公益性的基層文化機構雖然已開始向公眾提供免費的音樂教育活動,并且收到了較為良好的社會反響和社會效益。但是,由于缺乏相關經驗積累等各種因素的制約,群藝機構在開展公益性音樂培訓、教育的過程中,群藝機構所開展的各種音樂教育活動也可能面臨“行而不遠”的困境。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歸納群藝機構開展公益性音樂教育活動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以及應對策略。
一、加強體制的不斷完善和運營理念的轉變
群藝館、文化館等群眾性的文化機構屬于事業性單位,其主要的活動經費依靠財政撥款。特別是在一些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或者老、少、邊、窮地區,政府財政撥款基本就是當地群藝館、文化館的全部經費來源。這也就使得相當多數的群藝機構產生了“有多少錢辦多少事, 沒有錢就不辦事”的消極被動觀念,難免會造成群藝機構在音樂文化教育市場行為中的各種滯后性和被動性。綜上來看,事業單位體制以及依靠財政撥款的運營觀念同當前群藝機構所參與的文化教育市場競爭機制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就是制約當前群藝館、文化館等群眾性的文化機構創新開展公益性音樂培訓、教育活動的深層次因素和根本因素。因此,當前要盡快轉變運營觀念和完善體制,驅動群藝機構內部的發展動力,才能使群藝機構在音樂教育活動中發揮自身顯著的優勢。
二、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的緊密合作關系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群藝館、文化館等群眾性的文化藝術機構也成了奮戰在民間音樂、美術、技藝等各類民間文化藝術遺產保護領域的前沿主力。從十余年來的民間音樂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傳承工作實踐來看,當前各級群藝機構在民間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主要是采取“確立遺產項目傳承人、為傳承人劃撥財政撥款、組織傳承人進行傳幫帶等民間音樂教學活動”等各項措施,來推動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工作。雖然群藝部門在開展上述各項工作的進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許多民間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至今仍未擺脫瀕臨失傳的危險境地。這說明群藝部門單獨開展民間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工作,其本身力量是有限的,不足以推動這項工作得到更加深入的創新和進展。而造成這種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群藝館、文化館等群眾性的文化藝術機構未能注意加強同高校音樂院系、音樂類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未能盤活、利用上述音樂教育和科研機構所積累起的音樂教育生產力和音樂科研成果為我所用,也就難以在當代青年人群中有效地培養民間音樂的傳承人,更遑論推動民間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創新和產業化發展了。所以,當前要想推動民間音樂及其教育、培訓活動的產業化進程,僅靠群藝館、文化館等群眾性的文化藝術機構單打獨斗是不行的,必須整合、團結包括高校音樂院系、音樂科研院所在內的各方力量來實現對接和聯動,才能推動這項工作的扎實開展和創新發展。
三、加強同文藝團體、企業之間的業務聯系
文藝團體和文化藝術企業是文藝市場的真正主體單位。這些文化企業單位從事一線的文藝生產和傳播工作,對于文化市場的規律以及文藝行業發展的前沿動態,都具有深刻的了解和獨到的認識??梢哉f,文化生產單位所積累的經驗和認識,對于并不十分熟悉文藝市場運營態勢的群藝館、文化館等群眾性的文化藝術機構來說,具有深刻的借鑒意義。然而,當前各級群藝機構同文藝團體、文化藝術企業之間的業務聯系比較薄弱,這就很容易導致群藝館、文化館等群眾性文化藝術機構面向公眾所開展的音樂教育,難以契合文藝市場的趨勢和要求,也就無法深入推進群藝機構音樂教育、培訓活動創新發展之進程。所以加強同文藝團體、文化生產和傳播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是引導群藝機構開展行之有效的音樂教育的一條可行之路,值得群藝部門去展開相關的探索。
四、結論
綜上,在當前教育產業化大發展的背景下,群藝館、文化館等相關機構也必須努力轉變思維方式和運營理念,從“基本依靠財政撥款”、獨當一面、單打獨斗的既定思維中解脫出來,轉而嘗試樹立市場導向的運營理念,真正從市場需求出發去推進音樂教育、培訓的創新之路。而這又要求群藝機構切實強化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教育科研機構以及文藝院團、文化生產和傳播企業等市場主體的業務聯系,借以盤活多方資源并實時了解、掌握市場動向,方能與時俱進,推動自身的音樂教育、培訓活動實現持續創新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雅.淺析山東群藝部門傳統音樂文化進校園工作的目的及意義[J].黃河之聲,2019(01):136+142.
[2]張利龍.如何在新形勢下更好地發揮群藝館(文化館)的職能作用[J].大眾文藝,2015(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