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間的競爭愈加激烈,形勢嚴峻。企業間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國有企業要想在競爭中求發展,必須重視員工的思想意識和知識技能的培訓,使其勝任所在崗位,這不僅有助于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還有助于發展優秀的企業文化。本文首先針對國有企業員工培訓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加以分析,提出相應的創新措施。
關鍵詞:國有企業員工;培訓;問題;創新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等的突飛猛進,使社會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代,國有企業員工應適應知識、信息的高速傳遞,緊跟時代步伐,更新知識儲備、提高工作技能,適應工作崗位的發展變化。但是部分國有企業未把員工培訓當作未來的發展任務來抓,對其重視性認識不足,導致員工培訓工作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影響培訓效果。
(一)員工培訓規劃不合理,培訓觀念落后
部分國有企業管理者只重視企業經營管理,抓政績,忽視員工的思想政治及知識技能培訓,只注重經營管理人員的培訓,甚至認為員工培訓工作就是變相的休假,是對員工的一種獎勵,這導致培訓經費不足,無法制定合理的培訓規劃,員工知識結構得不到提升,員工缺乏認同感、歸屬感,影響企業發展。
(二)培訓的時問、對象安排不合理
國有企業的員工培訓在培訓對象安排上缺乏清晰思路,管理者選擇培訓對象不是考慮企業需求、員工崗位需求,而是選擇各部門有“空閑”的或非本崗位員工,使員工培訓流于形式、浪費資源。員工培訓時間、工作時間、休息時間組織不合理,有的培訓占用工作時間過多,員工在參加培訓之余還要加班工作,造成對培訓的抵觸情緒;有的培訓占用晚上或法定節假日時間,員工無法休息、調整,導致培訓效果不佳。
(三)培洲內容和方式缺乏針對性
員工在生活、工作之余,精力有限,學習能力下降,國有企業員工培訓時其內容往往“大而全”,員工通過培訓能真正掌握的知識不多,同時培訓方式還是采取學生授課模式或以會代訓方式,未考慮員工實際情況,造成員工缺乏學習熱情,培訓效果差強人意。
(四)員工培訓形式單一
講授法和考核法仍是國有企業員工培訓的主要形式,注重概念、理論知識或規范的照本宣科,沒有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對具體工作沒有具體的指導和促進作用,達不到培訓的預期效果。
二、相應的創新措施
企業要想發展,就要不斷創新,而創新的“靈感”來自于員工。國有企業不同于股份制及民營企業,市場經濟模式下國有企業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具有一定計劃經濟體制的影子,運行中靈活度不夠,競爭中往往處于劣勢。企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員工,只有重視和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創新能力,才能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具體有以下幾種措施。
(一)轉變思想觀念
國有企業要在競爭中獲得優勢,企業各級領導及員工必須轉變觀念,重視員工培訓。首先,有條件的國有企業可增設專業的員工培訓部門,負責員工專業技術及思想政治方面的培訓。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員工經過培訓,可以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及政治素質,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其次,企業要做好員工培訓的后勤保障工作,培訓經費應包含在財務預算內,做到專款專用,落實到位,員工培訓工作才能持續、有效開展,保證員工綜合素質適應企業需求。
(二)員工培訓的組織
首先在選擇培訓對象方面,具有高度的針對性,實現專業或業務對口,以提高培訓效率,減少資源浪費。其次在培訓時間組織上要兼有計劃性、靈活性,積極征求員工意見,協調好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和培訓時間的安排,以提升培訓效果。
(三)培訓的內容及方式
首先培訓內容要與時俱進,和員工實際工作相關,符合員工崗位特點及流程,能解決員工當前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從事新技術、新業務的員工,更要提高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授課老師應具有豐富的理論及實踐經驗,對員工的學習習慣和方式有深刻了解,從而能夠選擇適合的教授方式,使員工容易處得來、聽得懂、學得會,從而達到理想的培訓效果。其次要創新培訓方式,結合互聯網信息技術,組建企業內網培訓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及技術知識宣傳,使員工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學習時間;對特定專業或部門人員,由于人數較少,可以采用實地小范圍交流或小規模培訓方式,可使員工更有效掌握培訓內容,并與實踐完美結合。最后是做好培訓跟蹤管理,注重培訓效果,通過培訓后考試、培訓晉升等方式加強培訓跟蹤管理,提升培訓效果。
(四)合理的評價
開展對企業員工培訓效果的評價,評價標準如下:
1.以員工的意見和對培訓活動的觀點作為評價標準;
2.以員工在培訓的過程中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知識作為評價的標準;
3.以員工在參加培訓與開發活動前后的行為變化作為評價的標準;
4.以企業對員工的培訓與開發活動是否為企業帶來效益作為評價的標準。
國有企業在員工培訓中遇到的問題,宜按以上標準并采用適當方法來解決,具體評價方法如下:
1.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
2.評價目標的方法;
3.小組控制的方法;
4.事后事前測試的方法等。
企業應結合實際情況,在評價標準框架下選擇適合自身的評價方法,以期收到符合實際情況的評價效果。
(五)創建激勵制度
為了激發員工的主人翁精神,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度接受培訓,企業應建立有效的激勵制度,將培訓的評價結果打分,按一定比例計入年終的員工考核,這樣員工培訓就與其職稱評定、職務晉升、年終獎勵等聯系起來,對員工具有很強的激勵和促進作用。
(六)專業的師資力量
為了提高企業培訓的有效性,企業應該建立一支理論知識過硬、具有實踐經驗的師資隊伍。一是企業內部各專業人材,可能通過行業競賽方式進行選拔,作為兼職培訓師,他們了解企業且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結合一定的理論知識,能夠很快地適應這份工作;二是從企業外部本領域內高薪聘請專業人員作為專職培訓師,他們對于本行業的發展動態有著很深的把握,在培訓中又注重科學方法和策略的使用,能使培訓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結語
員工是企業發展的主力軍、核心力量,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應轉變觀念,做好員工培訓規劃,建立和完善員工培訓體系,不斷創新培訓內容,合理安排員工培訓時間,做好培訓經費保障,促進培訓取得實效。只有這樣,才能打造一批專業知識完備、工作技能過硬的人才隊伍,使國有企業在對外競爭中處于戰略不敗的地位,才能更好地樹立國有企業形象,為國有企業未來的發展積蓄力量,從而為國有企業發展增添活力。
參考文獻:
[1]高超.員工培訓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
[2]朱強.現代企業員工教育的發展策略探究——基于E-Learning向U-Learning的轉變發展[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4(3).
[3]方菲.提升員工培訓效果方法探析[J].河南電力,2019(1)
[4]田野.淺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分析與對策[J].現代商業,2019(1)
[5]孫森青.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員工培訓創新的思考[J].卷宗,2017(34)
[6]藍婉芳.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員工培訓創新的幾點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16 (10)
作者簡介:李揚(1986-),男,黑龍江大慶人,中級經濟師,本科,主要從事培訓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