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基于語言類型學對存現句語料進行分析得出其語序蘊含共性:一般的,一種語言中存現句語序與基本主謂句語序一致,二者相和諧;英漢存現句遵循此共性特征,優勢語序為LPE。
關鍵詞:英漢存現句;基本主謂句;語序蘊含共性
一、前言
語句是按照一定的語言規則將詞語進行排列而成的,王初艷認為“語序是一句話中各個參項排列的先后次序,也是人類的認知和思維方式的一種表征”,(1)根據語序可看出語言之間的共性和差異。存現句的句式特殊,語序在存現句中極為重要。王勇和周迎芳認為不論在何種語言中,存現句的語序都是相對固定的,說明存現句語序具有一定的特征。(2)為了給英漢存現句語序共性研究提供有力依據,本文基于一個包含42種語言、3278個存現句(其中英漢存現句有2866句)的樣品庫,通過跨語言比較,分析三種語言類型中存現句的存現處所、存現謂語和存現主體(分別表示為L、P和E)與其基本主謂句中主謂賓的語序共性,再對英漢存現句的語序特征進行分析,得出英漢存現句語序共性。
二、三種語言類型中存現句的語序蘊含共性
樣品庫中SVO型語言有20種,在樣品庫中的比率為47.62%。該語言類型存現句的語序主要有LPE和PEL兩種,其中LPE的語言有17種,占85%,PEL的有3種,占15%。SOV型語言共有19種,其存現句的語序都為LEP。VSO型語言有3種,占7.14%,有1種語言的存現句語序為PLE,占33.33%,2種為PEL,占66.67%。
樣品庫中共出現了4種存現句的語序類型,其中存現句語序為LPE的有17種,占40.48%,語序LEP的有19種,占45.24%,語序為PLE的有1種,占2.38%,語序為PEL的有5種,占11.90%。如表1所示:
由表得出存現句的L、P和E的語序與其基本主謂句中的S、V和O的語序存在很大的一致性。SVO型語言中有 85% 的存現句是 L、P 和 E 的語序,與S、V和O的語序一致,有15%不一致,其中包括英語、德語和法語。觀察語料發現這三種存現句的句子成分除L、P和E外,還有存現處所的替代成分SL,由此造成這三種存現句的語序在表層上有所差異,如:
(1)英語(BNC)
There are still isolated shootings in Bucharest.
(2)德語 (Freeze)
Es ist/gibt ein Buch auf dem Tisch.
形式代詞 給/是 ?一 ?書 ?在……上 定冠詞 桌子
(3)法語(Le Livre des Deux Mille Phrases)
Il ? ? ? y ?avait une vallée ?dans ? ?le ? ? bas.
形式代詞 ?那兒 有 ?一 ?山谷 在……里 定冠詞 下面
句子(1)到(3)中真正的L被移到句末,SL占據了L的位置,導致存現句表層結構的語序不是LPE。但從深層結構可發現其語序仍為LPE,下文將作解釋。
樣品庫中有19種SOV型語言的存現句,其語序都是LEP,這與其基本主謂句的語序一致,如:
(4)珞巴語(《珞巴語簡志》)
ugu:lamko a:ditu? ? go ? ?da: ? da.
房子 后面 ?那 山 ?(結助) 有 (尾助)
VSO型語言中有66.7%語言的存現句的L、P和E的語序與該語言類型的基本主謂句的S、V和O的語序一致,33.33%的不一致,如:
(5)阿眉斯語(《阿眉斯語簡志》)
?itu??maj ikakarajan.
有云 ? ? 在天上
王勇和周迎芳研究發現11種VSO型語言的存現句的L、P和E的語序都為PEL,并指出VSO型語言的存現句以PEL為優先語序。(1)
綜上所述,樣品庫中存現句的L、P和E的語序與該存現句所屬語言類型的基本主謂句中S、V和O的語序一致的語言有37種,占88.10%,不一致的語言有5種,占11.90%,前者是后者的7.4倍。如表2所示:
由此可得出存現句的語序蘊含共性:一般地,存現句中L、P和E的語序與其所屬語言類型的基本主謂句中S、V和O的語序一致,二者相和諧。該語序蘊含共性可完善為:一般地,在一種語言中,存現句的語序與基本謂語句的語序一致,二者相和諧。因此一種語言的基本謂語句的語序是其存現句的優勢語序,如:
(6)SVO型語言
侗語(《侗語簡志》)
a:u4 ?ja:n2 ?me2 ???n2.
里 ? ? 屋 ? ? 有 ? ?人
(7)SOV型語言
a)撒拉語(《撒拉語簡志》)
oj i?i-n-de ??irɑluχ b?r ?oj-bɑ.
房子里邊 ?油燈 ?一 ? 放
b)錫伯語(《錫伯語簡志》)
sɑntuχ i?i-n-de itiux ?b?r ?o? vɑrɑ.
箱子 里邊 ? 靴子 一 ?雙 ?有
(8)VSO型語言
布嫩語(《布嫩語簡志》)
ai?an ?a ?ihumaan ?ma? ?dadu?a.
有 ?(助) 地 那 (助) 兩人
三、英漢存現句語序蘊含共性
上文已經證明了三種語言類型的存現句語序與基本謂語句的語序一致, 因此對于SVO型語言的存現句來說,其優勢語序應為LPE。英語和漢語都屬于SVO型語言,理論上英漢存現句的語序也應為LPE。
從漢語存現句的語料中可以發現,所有的漢語存現句的語序都遵循該語序蘊含共性,且漢語存現句語序是典型的LPE語序,如:
(9)這溝里并沒有 ?水。(《平凡的世界》)
(10)世界上 ?只有 ?兩個世事。(《平凡的世界》)
漢語存現句的語序沒有爭議,但英語存現句的情況則不然。英語是一種典型的SVO型語言,理論上英語存現句語序也應是LPE,但在實際的表達中并不如此。在實際表達中英語存現句除了L、P和E三個主要語義成分外還有一個存現處所的替代形式there,且處于句首,即SVO型語言的存現處所的位置上,使得它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違背了優勢語序,英語存現句中的L、P和E的語序也有別于英語基本主謂句中的S、V和O的語序。但通過對英語存現句深層結構的分析,發現英語存現句的語序并不違背SVO型存現句的優勢語序。當從深層結構的角度來分析英語存現句時就會發現,英語存現句也遵循SVO型語言存現句的優勢語序,比較下面兩組英語存現句:
(11)a.Behind him was the chauffeur carrying a basket of champagne. (The Sun Also Rises)
b.There was the chauffeur carrying a basket of champagne behind him.
句子a中,存現處所的替代形式there被隱藏,存現處所behind him回到它本來的位置,位于句首,該存現句的語序為LPE,與SVO型語言的存現句的優勢語序一致。這個句子可以轉換成b,即將存現處所轉移到句末,而當原本位于句首的存現處所被轉移動后,句首位置為空,這是不被接受的,因此一個存現處所的替代成分被引入并置于原存現處所的痕跡中,這樣就得到句子b,這也是英語存現句的典型結構。
同樣的,帶有there的典型英語存現句也可以通過成分轉移變成其深層句型。例如:
(12)a.Theres no flesh on his neck.(Mrs. Dalloway)
b. On his neck is no flesh.
句子a中包含了存現處所的替代形式there,該存現句可以轉換成b,即將存現處所轉移到句首位置,而當轉移發生時,替代形式there在句子中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可省去。也就說英語存現句是通過將原本位于句首的存現處所轉移到句末,以及其替代形式的插入而形成的,這就導致了英語存現句表層結構的語序不是LPE。
谷化琳認為英語存現句中的“there是有意義而傳遞信息的,它是代表地點狀語的一種簡單說法”,(1)所以它表示一種抽象的方位或心理空間,它是存現處所的一種替代形式。那么英語存現句為什么會發生成分轉移,又為何使用there這樣的一個替代形式呢?英語語法體系中為避免頭重腳輕的現象,人們習慣將較短的成分放在前面,而將較長的成分放在后面。如果一個句子中其句首成分較長,則該成分往往被轉移到句末,而在其原來的位置上用一個簡單的、相關的成分來代替。根據Hawkins提出的重度原則,即較輕的成分傾向于在前,而較重的成分傾向于在后,在英語存現句中,存現處所一般為前置詞短語,要素較多、偏重,放在句首容易引起頭重腳輕的問題,因此通常將其后置。(2)但存現處所后移之后,句首位置不能為空,所以引入了可以表處所的替代形式there,這是一個抽象化的過程。在被抽象化之前,there 是一個指示方位的地點副詞,因此在英語存現句中there不僅僅起到充當存現處所的替代成分的作用,且包含著指示存現處所的功能;另外there的詞形比較簡單,往往比前置詞短語輕。綜上這些因素導致英語存現句的表層結構發生改變。所以從英語語言的特征和英語存現句的深層含義來分析,英語存現句深層結構的語序也是LPE,從這一點上看它也遵從優勢語序,并不違背語序蘊含共性。但是于英語存現句的特殊性和英語的語法體系及表達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在實際表達中,其優勢語序表征為PEL。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樣品庫中存現句語料的分析得出存現句語序蘊含共性,即一種語言的存現句的L、P和E的語序與其所屬的語言類型的基本主謂句中S、V和O的語序相對應,換言之,基本主謂句語序是存現句的優勢語序。在此基礎上對英漢存現句的L、P和E的語序進行分析,英語和漢語都屬于SVO語序語言,它們遵從上述蘊含共性,其優勢語序為L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