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竹慧
摘要:本文細致分析了電影《天與地》當中的女主人公黎里的成長史,從中挖掘她作為女性這一方面的經驗之談和成功之處,對其中體現出她不屈不撓地與自己的命運抗爭,堅持不懈為人母親的堅韌進行大致的抒寫,展示出黎里這位女性在男權、夫權和霸權的層層壓力下如何一步步覺醒的過程。探討黎里女性意識覺醒帶給我們的啟示,關注男女兩性在社會生活中應如何處理好各自的發展和二者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女性;黎里;覺醒
一、女性意識的覺醒
覺醒是對舊有習慣的重新定義,是一種全新的反思和價值估量。女性意識的覺醒,即基于女性本體出發,對舊有男權社會給予女性地位的重新考慮和實踐。
《天與地》影片的導演奧利弗·史東,是一位電影界的奇才,這部作品也是他拍攝的越戰三部曲當中最成功的一部,最成功是因為他通過一個越南小女孩半生的經歷來表現越戰“對越南、對美國、對人性的慘痛創傷”。(1)此外,他還“集資監制了表現華裔女性在美國生活的影片《喜福會》”,(2)種種影片的制作,表明他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詣。
影片《天與地》中女主人公黎里的女性意識覺醒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在對待男性這一方面,她經歷了小時候的恐懼和無知,艱苦期的厭惡和拒絕,再到后來平等交流的一個狀態,這可以看作是她女性意識覺醒的一個過程;黎里在對待霸權這一方面,她經歷了小時候的無知和無畏,再到后來有目的性的舉動,也是她女性意識覺醒的一個重要表現。
黎里能夠在女性覺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得益于他人的幫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她的獨立和自強是女性覺醒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這也最終成為她獲得成功的決定性力量。她善良且堅韌的性格,又使她促成了男女兩性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和溝通。
二、致使女主人公覺醒的因素
在黎里成長的不同階段中,她一直在遭受來自不同方面對女性的壓力,因此才開始覺醒。期間她也得到了成長引路人的一些啟發,讓她在覺醒的過程中不會迷失方向。
(一)來自男權的壓力
黎里12歲的時候就被誣陷,還被越共分子強奸了。后來母女二人逃到西貢,在一戶有錢人家里當了傭人,情竇初開的黎里愛上了男主人,男主人昂引誘她并致使她懷孕。黎里的母親得知她懷孕,氣得罵她,并且帶她去打胎,還讓她從很高的樓梯上跳下來,這是對女孩的折磨,她的小臉幾乎每天都是煞白的,嘴唇也沒有血色。最終女主人發覺黎里懷了男主人的孩子,執意將她們攆走,黎里失去了工作。
生下孩子以后,她去美軍統治區域尋找工作,不幸的是面試官懷有不好的意圖,企圖強奸她,并且認為這很正常,還好黎里機智逃脫。
一年以后,黎里在一家韓國小酒館工作,在對待男人這一點上,她再也不愿意接觸任何的男人,她總是說自己與男人合不來。
(二)來自夫權的壓力
美國軍官史蒂夫是黎里真正意義上的丈夫,一開始他們的生活也確實是很幸福的。到了美國生活以后,黎里不想要做一個無所事事的女人,她想要自力更生。史蒂夫當然是不允許的,他要通過給黎里錢控制她,在他看來女人就應該在家里做一個掃地做飯的主婦。
兩個人后來的婚姻生活暴露出了許多的矛盾,史蒂夫質問黎里昂給她寫信的內容,黎里拒絕回答,為什么男人可以給前妻的孩子撫養費,女人就不可以和自己的前任有書信往來。這也顯示出了女性地位的低下,在男人看來女人應該做一個不聞不問,并且沒有任何自由的家庭主婦,這才是史蒂夫想要找黎里作為太太的初衷。
(三)來自霸權的壓力
來自霸權的壓力從一開始美國侵略越南時就已經產生,直到黎里與史蒂夫在美國生活時也一直存在。
戰爭爆發之前,黎里就只是家里的一個最小的女孩子,她除了在田里幫忙干農活之外,生活得十分幸福,她會站在牛背上感受田里的微風,會與自己的兄弟姐妹們盡情地玩耍。侵略者闖入家園,給黎里的家鄉帶來了無法承受的破壞和沖擊,給她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她不但沒法繼續健康快樂地成長,還因此遭受了將近二十年的苦難和漂泊。
在西貢工作時的黎里挺著大肚子,挎著籃子賣煙酒和大麻,但這并不是一個能掙錢的工作,她行動緩慢,經常會被搜查出大麻來,之后她就得把自己辛苦掙來的一點點錢都交出來賄賂憲兵,與此同時,搜查者還要光明正大地順走兩包煙和一瓶酒。
父親病危,她首次返回家鄉,看到家里一片荒蕪的景象,人們受到了戰爭影響后的創傷,都通過一個女子的眼睛表現了出來。母親說父親因為得罪了政府軍被毆打,掛上了越共的牌子示眾,父親說母親也差點被槍殺,家中一片民不聊生的景象。
史蒂夫與黎里表白的時候總提到她是善良的東方女子,這無疑是異國形象的寫照。史蒂夫的朋友也提到東方女人只會說順耳的話??梢娫谖鞣饺丝磥頄|方女人都是非常溫柔體貼,最重要的是聽男人的話,這讓男人十分放心。
作為一個女人,還是處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女人,黎里更加注意到自己的處境,在別人眼里她就是一個不勞而獲的女人,這種尷尬的處境讓她覺得難過,她只有憑著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她在別人眼中的形象。
(四)成長引路人的啟發
影片中“天與地”的含義在于,“父親是天,而母親是地”,(1)黎里生活在爸爸和媽媽的懷抱之中,亦是生長在這天地之間。父親關心的是黎里的內心世界,也經常會帶她去佛寺,給她講人生的道理。爸爸告訴黎里,她生來就該做一個賢妻良母,而不是殺人者。心中存善,即為是。愛祖先,愛家人。母親關心的主要是黎里的身體,每經過一段時間,母親都會對她的身體狀況做出一個簡要的評估。
還有一位引路人,是佛寺的大師,在黎里與史蒂夫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黎里曾經去求助大師,她說男人蠻橫,欺辱女人。大師說不能憎恨男人而是要寬恕男人,所以黎里下定了決心要與史蒂夫冷靜交流。
黎里從父母的身上體會到了男性和女性的相處之道,那就是互相尊重;黎里從大師那里學到了寬恕和原諒,對一切存有愛心。
三、女主人公覺醒的表現
影片主要通過運用或明或暗的對比手法,從各個方面來表現主人公女性意識的覺醒,突出了黎里獨立自主,堅強生活的性格特征。
(一)反抗男權社會對傳統女性角色的桎梏
為了生存,黎里輾轉到了美軍戰區拾荒,在這過程當中,她發現了被殘害的妓女的尸體,萬分恐懼。此時她也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并立誓要撫養他長大。黎里無數次都險些淪為妓女,但她憑借著自己的那份堅韌的性格堅持到了最后,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在又一次逃難的過程當中,黎里已經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對于南越的搜查和逮捕年輕女子的行為,她靠著假裝暈車嘔吐得以逃過一劫。
她受到父親和母親的影響,原諒了壞男人,贏得了自己以后的幸福人生。起初她輕易就被男人所駕馭,后來她能夠十分清楚地意識到懷有歹意的男人,也能夠堅持與她的丈夫相濡以沫,并駕齊驅。隨著她的經歷,她的認識也逐步地在增長。她對于工作和自己掙錢養活自己的認知一直都很明確,雖然一開始的自力更生有可能是被環境所迫,但在她到美國之后的日子里這絕非偶然,這是難能可貴的,女人確實不能丟掉自己的工作,靠男人養活日子只會越過越苦。
(二)消解夫權的固有模式
黎里明白,夫妻不可能一個人快樂。但凡有一個人難過,兩個人都不快活。對于史蒂夫的暴行,她依然選擇了原諒,因為他也是一個可憐的人,當他要開槍自殺的時候,她盡力去阻止。由此看來,黎里并不是堅決與男權社會進行偉大的斗爭,而是盡力去尋求與男性之間的一個和諧統一,尤其是在后來她與斯蒂夫的生活中,不管是她自己的體悟也好,還是求助大師也好,黎里在逐漸謀求男女兩性之間的和解,這是新時代男女平等所需要的精神。
在做母親的這一方面,黎里一直都是成功的,特別是還在戰爭陰云的籠罩之下。從生第一個孩子起,她完全就是一個盡職盡責的母親,在最困難的時候她都不曾想過要拋棄自己的孩子,因為要保護孩子,她也同意撤回向史蒂夫提出離婚的上訴。她做到了爸爸告訴她的話,她生來就是一個賢妻良母。
(三)反抗第三世界國家既定的女性形象
黎里想要做一個斗士,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她參與反抗政府軍,在田地里為越共通風報信,從這一點上能夠看出她是一個比較有勇氣的人。她被政府軍抓去嚴刑拷打,還要忍受毒蛇和螞蟻的噬咬,三個女孩被綁起來用刑的時候,兩個女孩瘋狂地叫喊,只有黎里非常堅強,還告訴她們不要輕舉妄動,她是一個堅強的女孩。
黎里的母親走了之后黎里被交給她的大姐,一個酒吧的陪酒女金照顧,當父親過來看她們的時候,金在父親面前和美軍做愛,并將其稱為自己的工作。未婚先孕的黎里無顏面對父親,可她看不慣大姐的行為,兩個女孩爭吵的時候,正透露出了兩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分歧。金一直服務于美國人,還立誓要嫁到美國去,而黎里則咒罵她為叛國賊,居然串通敵人,此時的黎里心里還是存有非常強大的斗志的,她挺著大肚子也不愿意獲取嗟來之食,她愿意靠自己的勞動去謀生,這兩個女性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影片對金后來的生活也有交代,金如愿以償地嫁給了美國軍人,鏡頭給到她的時候我們發現她的右眼下面有一片明顯的淤青,看來美國生活并沒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好。
到了美國生活以后,黎里想去工廠或者餐館工作,她開始在一個電路板工廠做工,同時她向同事借了一些錢,還去當鋪賣掉自己的東西,都是為了擁有一家自己的餐館。在這期間她還學會了裝空調,整理電路,裝潢,釘架子,充分顯示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也漸漸改變了周圍人對她的看法。
史蒂夫使黎里重新認識了愛情,可史蒂夫離開了,完全覺醒和成熟后的她也并不再需要愛情的支撐,她有了繞膝的孩子們,現在的她只想一心撫養孩子們平安長大,完成自己的事業,愛自己的祖國,為自己在戰爭中死難的同胞祝禱。
四、小結
戰后十三年,黎里回到了家鄉,此時的她靠著自己出租房屋,經營餐廳,已經是一個小有財富的婦人了,母親高興于黎里的成長,她苦盡甘來,已經完成了她的蛻變。黎里的故事震撼了我們,當她最后置身于天地之間時,一切仿佛靜止,只留下一個身著白衣的女人和那一地隨風飄揚的葦草。她由最初的天真爛漫,最終覺醒為成熟獨立的女性,可以看出女性尋求獨立和贏得他人尊重的艱難。她多次面對生與死的選擇,但她在最艱難的時候也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在最絕望的時候也沒有放棄愛別人,她是堅強的女人。
以往認為女性覺醒就是對男權社會的一個徹底的反抗和顛覆,奮起反擊的女人們反抗男權社會的一切,她們變得仇視父權和男權,想要徹底翻身,反而做得過度,無論是男權社會代言人還是不少的女權主義者都從未考慮過自古以來女人和男人之間復雜難解的關系該如何處理。
縱觀《天與地》女主人公黎里的女性意識覺醒過程,我們發現她在處理兩性關系時有了新的發現,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男女兩性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另一種新的選擇,那就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進一步的理解和溝通,有助于實現男女兩性真正意義上的平等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