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摘 要:創新驅動是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創新創業活動。大眾創業是社會經濟平穩健康增長的動力,促進大學生創業是引導大眾創新創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論述了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財稅政策,分析了創業政策對創業行為的引導和激勵作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財稅政策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0-0091-03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812;G647.38? ? ? ?文獻標志碼:A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學不斷擴招,大學生人數逐年增加,2019年我國大學畢業人數已超過834萬人,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黨的十七大提出“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思路,鼓勵大學生通過自主創業解決就業問題。雖然大學生理論知識豐富,但是欠缺實踐經驗,創業成功率不高。為了激發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提高創業的成功率,國家出臺了眾多優惠政策扶持大學生創業。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近年來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人數和比重逐步上升。
《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麥可思研究院)關于大學生畢業后自主創業情況的調查顯示,2018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是2.7%,其中專科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3.6%,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1.8%;2015屆畢業生3年內自主創業比例為6.2%,其中專科為8.4%,本科為3.9%;2015屆畢業生自主創業的人中,3年后仍然有44.8%的人堅持自主創業,且其平均收入明顯高于同屆畢業生平均收入水平,創業成為大學生就業的更好選擇。國家相關扶持政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具有顯著影響,而財稅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分析財稅政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影響有積極意義。
1 ?財稅政策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相關理論
1.1 ?財稅政策的內涵
財稅政策包含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特定的宏觀經濟運行目標,運用財政工具間接調控經濟的方針與策略。稅收政策是指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確定稅收工作的方針和準則。
1.2 ?財稅政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影響
Stevens E和Dimitriadis S(2004)[1]認為創業活動是由創業機會、創業技能、創業動機3個要素決定的,應從財稅政策對創業動機、創業技能、創業機會的影響分析其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作用。
1.2.1 ?創新驅動戰略為大學生提供創業機會
在創新成為經濟發展主要動力的前提下,國家鼓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為創業工作營造了良好環境,進一步完善了相關公共服務。例如提供風險投資基金,助推創業融資服務,構建創業平臺組織項目開發,引導創業方案設計,這些都有利于大學生抓住創業機會并有效利用。
1.2.2 ?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創業技能
2010年教育部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對高校提出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新要求。國家從政策上對高校進行引導,推動高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改革。2015年全國高校開始全面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很多高校創辦了創業孵化園、科技創新園等創新創業基地,培養了一大批創新創業人才。政府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各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課程和實踐活動都提高了大學生的創業技能。
1.2.3 ?良好的創業氛圍孕育大學生創業動機
近年來,國家推動各高校實行創新創業抵學分制度,為休學創業的學生保留學籍,待其復學后可以轉入相關專業學習,允許本科生用創業成果作為學位論文,這些政策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同時,國家推出了一系列有關稅費減免、創業基金、創業擔保貸款、創業培訓補貼等政策,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有利的條件和相關資金保障,營造了良好的創業氛圍,逐步改變大學生的職業選擇,從傾向于選擇穩定的工作轉向靈活多變的就業模式。國家利用各種優惠政策引導大學生擇業,增強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信心。大學生創業受到了整個社會的重視、認可和支持,選擇創業的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創業的成功率有明顯提升。
2 ?大學生創新創業財稅政策的現狀
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作為公共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晚。但是理論界對大學生創業政策的研究熱度日趨增強,成果不斷豐富。大學生創新創業優惠政策的目標從一開始的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轉變為現在的促進整個社會創新,政策內容不斷更新并豐富。
2.1 ?政策現狀
我國大學生創業政策體系經歷了探索、初步建立、基本建立及完善和發展4個階段。第1階段(1999—2002年)的大學生創業政策以各高校自由探索為主,倡導大學生在高科技領域創業;第2階段(2003—2006年)的大學生創業政策更多是政府提供創業優惠政策,重視普遍的創業活動;第3階段(2007—2012年)的大學生創業政策涉及眾多相關部門,重視全面改善創業環境[2]。第4階段(2013年至今)的大學生創業政策將創業納入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中,更加重視創業政策的落實[3]。
2.2 ?政策實施效果——基于問卷調查的結果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2018年普通高校畢業生達57.3萬人,截至當年9月1日,47.27萬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就業率為82.5%(研究生78.34%,本科生82.67%,專科生82.53%);大學生自主創業人數達到13 458人,帶動就業33 834人,其中畢業生自主創業4 919人,在校生自主創業8 539人。2019年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突破61萬,2020年這一人數將突破66萬。
財稅政策是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要舉措,基于對河南省大學生創業意識和相關優惠政策的了解,通過問卷調查收集整理了一些數據,以分析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財稅政策的實施效果。
發放調查問卷1 000份,收回有效問卷926份。其中男生512人,占55.29%,女生414人,占44.71 %。在問卷設計中,主要了解在校大學生是否有創業的想法及其對創業相關優惠政策的了解情況,對有創業想法的同學進一步了解創業優惠政策對其創業選擇的影響。
2.2.1 ?高校創業氛圍不夠濃厚
調查結果顯示,當問及畢業去向時,58.72%的大學生選擇畢業后直接就業,選擇進一步深造的占25.2%,選擇自主創業的占8.33%,約7.7%的同學不清楚自己的未來去向。
由此可見,直接就業和繼續深造仍然是大學畢業生的首選,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并不多,高校創業氛圍不夠濃厚。
2.2.2 ?加強宣傳創業優惠政策
當問及是否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優惠政策了解時,只有15.1%的大學生非常清楚,24.5%的大學生比較清楚,56.3%的大學了解一點,4.1%的大學生不了解。
對于大學生了解創新創業優惠政策的渠道,60.4%的大學生通過學校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了解,28.2%的大學生通過課堂和學校活動了解,近10%的大學生通過親朋等了解。
2.2.3 ?創業優惠政策對創業選擇影響重大
對有創業想法的學生進一步調查國家各種政策對其選擇創業的影響時,85.6%的大學生認為影響重大,12.5%的大學生認為影響一般,僅有1.9%的大學生認為影響很小。由此可見,國家政策對大學生創業選擇的意義重大。
2.3 ?財稅政策扶持大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
2.3.1 ?現有政策缺乏系統性
近年來,中央及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政府均出臺了許多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的財稅政策,但是優惠政策尚沒有系統規范性的指導。現有的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財稅政策零散存在于中央以及地方的相關通知和決定等文件中,這些政策相互之間缺乏整合和優化,增大了大學生了解的難度,不利于大學生有效利用相關優惠政策。
河南省政府應安排相關部門梳理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財稅優惠政策,匯編成冊,形成專門針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財稅扶持文件,可以命名為《河南省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財稅優惠政策》,方便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及時查閱和學習,增強創業信心并早日付諸創業實際。
2.3.2 ?現有政策缺乏長效性
現有財稅政策大多是針對創業的大學生實施的各種優惠措施,沒有考慮到對在校大學生的激勵,政策應該具有連貫性,從大學生入校開始鼓勵創業,早日培養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
現有政策側重于鼓勵大學生創業,很多優惠政策只針對大學畢業生創業初期,且大多以直接補貼形式為主。偏重于事前支持的財稅扶持政策僅具有短期效應,大學生創業得不到持續性的扶持,很難發展壯大,最終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很低,難逃民辦中小企業3~5年壽命的宿命。
2.3.3 ?現有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現有的優惠政策具體如何申請,必須到相關部門進行了解與咨詢,增加了大學生享受創業優惠政策的成本,削弱了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難以達到政策預期效果。
政府應針對匯編成冊的財稅優惠政策制訂具體的操作規范,詳細列示每項優惠政策的條件、辦理流程、具體負責部門等,使大學生創業者能依據操作規范快速獲得相應的政策扶持。
2.3.4 ?現有政策宣傳力度不夠
現有政策在執行的過程中,存在宣傳不到位、落實不到位的情況。應強化創新創業政策的宣傳貫徹,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財稅優惠政策密集出臺。大學生了解創新創業政策的渠道較多,但對政策的理解與運用有所欠缺。因此,要加大對創新創業政策的宣傳力度,使大學生創業者能用好用足政策,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的作用。
3 ?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經驗及啟示
3.1 ?國際經驗
國外許多國家在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都作出了努力,獲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國外成功經驗對于我國政府出臺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優惠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英國通過擴大私人股權投資范圍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持。政府撥款建立科學創業中心,對大學生實施創業教育,全程指導大學生創業行為,并在營業場地租賃等方面為大學生提供優惠與支持。
美國頒布專門指導創業教育的法規,重視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相關培訓。同時加大財政資金投入,降低相關稅收,鼓勵支持大學生創業。
德國為大學生創業貸款提供了寬松的條件,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失業保障,如果創業失敗,可以免除一定的創業貸款。創業者根據企業經營狀況可以向政府申請相應的創業補助金。
通過國外成功經驗可以看到,西方國家在解決大學生創業問題時,把創業教育放到了首要地位。政府采用較多的優惠政策為創業活動營造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還通過多種政策相互配合解決創業問題。
3.2 ?國際經驗的啟示
雖然西方國家與我國經濟發展程度不同,文化有差異,但是要學習西方國家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經驗。國外創業政策發展歷程表明,雖然創業政策目標多元化,但其核心是培育創業文化。在整個社會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使創業觀念得到理解、尊重和支持,形成整個社會鼓勵創新、允許失敗的創業文化。在吸取國外先進經驗過程中,要把國外的成功經驗與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4 ?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財稅政策保障體系的構建
結合河南省區域內經濟、社會的特點,在分析調研數據的基礎上,構建“一核心、兩手段、三要素、四位一體”大學生創新創業財稅政策體系。
4.1 ?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財稅政策體系的內涵
“一個核心”指的是財稅優惠政策體系,以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為核心。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財稅優惠政策體系的根本目的不是解決學生就業問題,而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能力,有了創新精神才有好的產品,國家經濟才有活力。
在目標明確的情況下利用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影響創業機會、創業技能和創業動機,形成政府牽頭主導、高校積極參與、社會廣泛支持、市場靈活運作的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財稅政策體系。
4.2 ?建立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財稅政策體系的策略
4.2.1 ?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完善創新創業教育
2014年河南省教育廳出臺了文件,要求省內所有高校在2015年全部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目前河南省所有高校都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相關課程。但是,很多高校只是象征性地在教學任務上增加上一門創業課程,而且很多教授該課程的教師本身并沒有創業經驗,僅僅講授創業理論,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達不到提高大學生創業意識的目標。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促使各高校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把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作為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之一。
財稅優惠政策體系的目標不僅關注大學生畢業后是否創辦企業以及能否成功,更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要突出高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中的重要地位,把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納入到高校的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
4.2.2 ?改善財政投入方式,強化創新創業引導
政府應改變以往單一的資金補貼模式,建立和完善以政府為主導的投融資平臺,注重對大學生進行創業引導。
對于擁有發展潛力的創業項目,政府除給予創業啟動資金扶持外,還可投資入股大學生的創業項目,通過推行財政經營性資金股權投入制度,以市場化的模式引導大學生創業,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保障財政資金的運營安全和效益[4]。
4.2.3 ?建立財稅政策與相關扶持政策的聯動機制
只有財稅優惠政策很難真正起到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目的,財稅政策需要配合其他扶持政策才能更好地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要完善其他相關扶持政策,發揮協同作用,共同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5]。
財稅政策與金融政策相互配合,解決大學生創業初期資金缺乏的難題,促使大學生成功邁出創業的第一步;解決大學生創業中期發展擴大的瓶頸,促使大學生順利走向成功;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創業綠色通道、人才招聘、企業宣傳、會務支持等相關服務,保障大學生順利創業;讓大學生在享受自主創業的財稅優惠政策的同時享有社會保障政策,消除大學生對創業失敗的擔憂。
參考文獻:
[1]Eric Stevens, Sergios Dimitriadis.New Servic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Lens of Organisational Learning:Evidence from Longitudinal Case Studies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57(10):1074-1084.
[2]夏人青,羅志敏,嚴軍.中國大學生創業政策的回顧與展望(1999-2011年)[J].高教探索,2012(1):123-127.
[3]劉軍.我國大學生創業政策體系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5.
[4]劉華偉.優化廣東財政投入機制政策研究[J].財會研究,2015(7):8-9.
[5]劉華,王楠,張巖.大學生自主創業扶持政策運行機制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