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青青同志從教27年,始終堅持一個理念,即“一個人、一輩子、一件事”。對她來說,“一件事”就是“教育”。她從教20多年來,無論是帶班,還是管理,一直潛心于自身和教師專業成長,專注于教育科研,為長沙市岳麓幼兒教育集團第八幼兒園(以下簡稱“八幼”)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岳麓區、長沙市乃至湖南省的學前教育充分發揮了示范輻射作用。
談起個人專業發展,她的感慨是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剛參加工作的她,就只有一個想法——做好自己,培育好身邊的每一個幼兒。經過多年的歷練,她成長為八幼的園長。辦好八幼的同時,她還了解到一些貧困地區的學前教育狀況,內心萌生了一種要讓更多幼兒受到良好教育、要讓更多幼兒教師迅速成長起來的想法,因此便開啟了支教的旅途。讓我們一起走近她、了解她吧!
一、在前進中超越自我
“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是她的座右銘。記得2016年6月,她代表岳麓區園長參加省市首屆園長專業能力競賽,整理了民主科學管理、日常檢查指導、教研專業引領、個人專業成長、送教送研輻射等資料共20本;在理論知識測試、現場教學診斷、管理案例分析項目競賽中,她均獲單項前三,并最終在省級競賽中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在幼兒園管理方面,她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探索,一直在超越;對同樣的事情,她總能做出不一樣的效果,表現不一樣的精彩。
二、在管理中不斷探索
從某個層面上來說,個人的成長是為了更好地帶領團隊,從八幼開園至今,十年時間,她始終如一:為做好一個課題,她帶領青年教師邊學習、邊實踐、邊研究,省級課題“幼兒園班級項目制管理實踐研究”中的行動研究持續了七年,她的生活教育成果被廣泛地推廣和運用;為做好一次教研引領,她會查閱大量的資料,提前準備;為寫好一篇推文,她會認真修改、通宵達旦;為帶好八幼團隊,她會用故事、詩歌、對聯等不同形式作會議的講話或者總結。生活化課程、常態化教研、自主性發展等舉措都得到職工和家長的一致認同,并一一落實。實踐證明,這些舉措都是行之有效的, 讓八幼逐步發展成為享譽三湘的好園、名園。
三、在幼教工作中不斷成長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做好八幼本園的工作是她的起點,為整個幼教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是她前進的方向。
2015年開始,她積極參與湖南省教科院志愿者行動,跟隨周叢笑教授帶領的志愿者團隊送教送研到桂陽、石門、慈利、平江、安化等地,用愛心和專業輻射全省。自從對口支援慈利縣高橋鎮中心幼兒園以來,連續三年,她每年除了自己去診斷、指導這個幼兒園的工作外,還帶領八幼的骨干教師、家長、幼兒團隊前往送教支援,如捐贈物資、創設環境、示范活動、戶外游戲、班級管理、制作玩具等。志愿者無私奉獻的精神和精湛的專業能力贏得了當地同行和家長的一致贊譽。看到山里的孩子快樂游戲的身影,她笑著說:“這是我們奉獻的全部意義。”
2019年,她成了岳麓區學前教育首席名師。在名師工作室啟動儀式上,她深情地說:“首席名師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她立足區內帶團隊、做研究,為名師和學員的成長搭建平臺,建立合作互動、培養人才的新機制,起到了有效的輻射引領作用。正是這種責任感,鞭策著她和工作室團隊加速成長。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她主動組織發動工作室成員參與岳麓公益課堂錄播,積極開展云端教研;正是這種責任感,鞭策著大家借助這個平臺,為幼兒園的發展,為教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如今,她還擔任了岳麓區天頂片區幼兒園片組長,對口支援四個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經過對口支援,已經走上正軌和上臺階后脫鉤的有四個幼兒園)的發展,日常檢查、問診指導、開展培訓講座等工作已成為她的日常。
她說:“孩子是在人世間與我因緣最深的人。這個世界,不論有多少紛爭,有多少煩憂,在童心面前,我們都可以變得干凈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