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分析突發性耳聾治療過程中聽力損失加重的臨床特點及病因。方法 方便選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該院接受診治的突發性耳聾的52例患者視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出現聽力損失加重的癥狀。對其實施純音聽力的檢查,比較不同頻率下聽力損傷加重的程度,對其聽力損失加重的臨床特點及發病原因進行分析。 結果 聽力損失加重的原因,主要包含精神壓力大、耳鳴癥狀影響測試以及激素減少等,精神壓力較大、癥狀加重、耳鳴聲音、激素減少所占比例分別是55.77%、32.69%、7.69%、3.85%。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頻率下的聽力損失加重的程度分別是(27.32±15.68)dB、(26.57±17.56)dB、(25.81±15.85)dB、(25.39±16.15)dB,聽力損失加重的發生率分別是92.31%(48/52)、76.92%(40/52)、69.23%(36/52)、48.08%(25/52),在125 Hz、250 Hz頻率下,患者聽力損失加重的發生率相對較高,數據比較顯著高于500 Hz和1000 Hz頻率下的聽力損失加重患者數量(P<0.05)。結論突發性耳聾治療過程中聽力損失加重,其誘發原因主要表現在精神壓力方面、癥狀因素方面等,需要注意休息,合理控制激素用量,避免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期間聽力損失加重問題的發生。
[關鍵詞] 突發性耳聾治療;聽力損失加重;臨床特點;病因評價
[中圖分類號] R76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2(b)-0044-04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tiology Evaluation of Hearing Loss in the Treatment of Sudden Deafness
LI Cui-di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Qujing City, Qujing, Yunnan Province, 65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tiology of hearing loss in the treatment of sudden deafness. Methods A total of 52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convenienty enrolled in the study. All patients experienced symptoms of increased hearing loss dur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pure tone hearing test was carried out to compare the degree of hearing impairment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and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hearing los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causes of increased hearing loss mainly include mental stress, tinnitus symptoms, and hormone reduction. The proportions of mental stress, symptoms, tinnitus, and hormone reduction are 55.77%, 32.69%, 7.69%, and 3.85%, respectively. The degree of hearing loss at 125 Hz, 250 Hz, 500 Hz, and 1000 Hz was(27.32±15.68)dB,(26.57±17.56)dB,(25.81±15.85)dB,(25.39±16.15)dB,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of hearing loss was 92.31%(48/52),76.92%(40/52),69.23%(36/52),48.08%(25/52), at the frequency of 125 Hz, 250 Hz, the incidence of patients with increased hearing loss is relatively high, the data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500 Hz And hearing loss at 1000 Hz exacerbate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P<0.05). Conclusion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for sudden deafness, the hearing loss is aggravated, and the inducing reason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aspects of mental stress and symptom factors, etc.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rest, reasonably control hormone dosage,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increased hearing loss during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Key words] Sudden deafness treatment; Increased hearing loss; Clinical features; Etiology evaluation
突發性耳聾指的是在原因不明的情況下,短時間內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且患者可能會出現耳鳴、耳悶及眩暈等臨床癥狀[1]。患者疾病發生的原因尚不夠明確,多與其個人的生理狀態、心理狀態密切相關[2]。當前我國對突發性耳聾疾病的治療,多在明確患者突發性耳聾發生機制的基礎上,實施對癥治療,但是針對于突發性兒童患者治療期間聽力損失加重的原因分析相對比較匱乏。該文將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該院接受診治的突發性耳聾的52例患者視為研究對象,結合分組對照的結果展開臨床論述,分析突發性耳聾患者聽力治療中損失加重的原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在該院接受診治的突發性耳聾的52例患者視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出現聽力損失加重的癥狀。患者中年齡19~77歲,均齡為(42.04±2.31)歲。患者均在發病后及時就診,治療期間聽力損失程度為輕度26例,中度15例,高度9例,極高度2例。入選患者均了解項目研究內容,自愿參與研究活動,該研究所選病例都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患者存在突發性耳聾;患者存在聽力損失加重的癥狀。排除標準:患者不愿意加入研究;患者存在認知障礙。
1.2? 方法
對其實施純音聽力的檢查,純音聽閥測定期間,測試頻率分別是120 Hz、250 Hz、500 Hz及1000 Hz。聽力損失加重的情況需要進行記錄,明確聽力損失加重的頻率、程度,且實施聽力學評估。項目具體包含聲阻抗、純音聽閥測定、耳蝸電圖以及耳聲發射。
1.3? 評價標準
比較不同頻率下聽力損傷加重的程度、發生率,對其聽力損失加重的臨床特點及發病原因進行分析。在一個頻率的聽力降低≥20dB,或者持續兩個頻率聽力降低≥10dB,三個連續頻率聽力損失降低≥10dB,則認為存在聽力損失加重的問題[3]。
1.4? 統計方法
以SPSS 20.0統計學軟件展開數據計算,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以[n(%)]表示,分別行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個頻率患者聽力損失加重的程度及發生率
在125 Hz、250 Hz頻率下,患者聽力損失加重的發生率相對較高,數據比較顯著高于500 Hz和1000 Hz頻率下的聽力損失加重患者數量(P<0.05)。見表1、2
2.2? 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過程中聽力損失加重的原因分析
聽力損失加重的原因,主要包含精神壓力大、耳鳴癥狀影響測試以及激素減少等。見表3。
3? 討論
3.1? 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過程中聽力損失加重的臨床特點分析
突發性耳聾為感音神經性耳聾,患者疾病發生的原因尚不夠清晰,且近年來患者疾病發生率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4]。突發性耳聾的診斷,主要是結合患者的數分鐘或者若干個小時,最長時間不高于3 d,突然發生至少連接2個頻率,存在聽力降低高于20 dB的聽力損失情況[5]。當前臨床多認為突發性耳聾的發生,其原因在于患者血管痙攣,血液呈現出高凝狀態,致使內耳微循環發生障礙,內耳微血栓形成。
具體而言,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期間聽力損失加重癥狀的發生,主要與以下3個方面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感染因素,比如病毒、細菌、真菌感染等[6]。其次為血管因素,比如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血栓形成因素等等。最后即為其他因素。比如內耳損傷、耳毒性藥物影響等等。轉變內耳微循環障礙,為當前臨床治療的主要方式。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期間,一些患者可能會出現耳聾癥狀加重的問題,聽力損失程度增加。臨床診斷中則需要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特點實施治療,明確其疾病誘發原因,對其后續治療的影響較大。
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過程中聽力損失加重的臨床特點存在一定差異,在各個頻率的分布情況也會有所不同。該次臨床研究中,精神壓力較大、癥狀加重、耳鳴聲音、激素減少所占比例分別是55.77%、32.69%、7.69%、3.85%,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頻率下的聽力損失加重的程度分別是(27.32±15.68)dB、(26.57±17.56)dB、(25.81±15.85)dB、(25.39±16.15)dB,聽力損失加重的發生率分別是92.31%(48/52)、76.92%(40/52)、69.23%(36/52)、48.08%(25/52),在125 Hz、250 Hz頻率下,患者聽力損失加重的發生率相對較高,數據比較顯著高于500 Hz和1000 Hz頻率下的聽力損失加重患者數量。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期間,聽力損失發生率最高的是在125 Hz頻率,其次為250 Hz,1000 Hz的聽力損失加重發生率相對較低。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在于患者內耳血液分布的情況,對其聽力損傷的程度會產生影響。耳蝸的供血終末動脈具體包含蝸固有動脈,且從蝸底向蝸頂蔓延,動脈管徑也會慢慢變細[7]。在病理原因的影響下,會致使患者動脈痙攣或栓塞缺血發生。蝸頂通常會直接受到影響,致使患者毛細胞受到損傷,對其機體健康狀態也會產生較大影響。由于耳蝸基底位置會受到高頻率聲音的刺激,在耳蝸頂感受到低頻率聲音刺激的情況下,聽力表現為低頻區聽力損害高于高頻區聽力損害發生率。治療過程中聽力損失加重的突聾患者內耳損傷要比一般無聽力損失加重患者更重。岑錦添等[8]相關研究提及,治療時聽力降低患者占據百分數是7.55%,不同頻率的出現率和聽力降低程度依次如下:125 Hz頻率的出現率是88.9%,聽力降低程度是(28.3±16.2)dB;250 Hz頻率的出現率是94.4%,聽力降低程度是(29.0±18.8)dB;500 Hz頻率的出現率是81.2%,聽力降低程度是(26.6±18.1)dB;1 000 Hz頻率的出現率是55.6%,聽力降低程度是(25.2±17.2)dB;2 000 Hz頻率的出現率是44.4%,聽力降低程度是(25.4±17.6)dB;4 000 Hz頻率的出現率是22.2%,聽力降低程度是(26.3±18.0)dB;8 000 Hz頻率的出現率是18.5%,聽力降低程度是(25.5±17.4)dB;不同頻率的聽力降低程度對比差異不大,不同頻率的出現率具有明顯差別。和該文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相似性,體現該文研究結果可靠性。
3.2 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過程中聽力損失加重的病因分析
3.2.1? 突發性耳聾伴發的眩暈、耳鳴癥狀加重? 純音聽閾測試為具有主觀特征的檢查項目,其檢查的結果會受到患者個人配合程度的影響,且配合程度也會因為患者主觀感受,比如眩暈、耳鳴等因素的影響。很多患者在研究中會出現該類情況,臨床主訴為耳鳴強度增加,對測試的結果會產生影響。在耳鳴檢查測試期間,需要對耳鳴癥狀進行檢查,盡可能減少對檢查結果的影響。
3.2.2? 休息不足或者精神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對突發性耳聾患者測試的效果、治療的結果等均會產生較大影響。在休息不足,精神壓力較大等因素的影響下,則會出現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期間癥狀加重的問題發生。患者血液中腎上腺素濃度上升,血管活性物質分泌受到影響,血管舒張與收縮能力發生混亂,增加了內耳終末動脈痙攣收縮及血液粘稠度。在這些問題的影響,會加重患者的病情,致使聽力損失加重問題的發生。患者睡眠不佳的誘發原因,突出表現在醫院環境不夠熟悉,病房環境較差、噪聲干擾及疾病過度關注等問題。精神心理壓力的誘發原因,則主要包含擔心治療的效果,擔心住院的費用等。針對于上述情況,需要發揮心理疏導的作用,加以針對性指導,耐心實施健康教育,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其焦慮、抑郁及緊張的負性心理狀態。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的方式,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對其突發性耳聾癥狀的治療及預后效果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3.2.3? 激素藥物的影響? 糖皮質激素類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及清除耳蝸水腫的作用,在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中得到應用。臨床治療多以較大劑量開始,而后慢慢減少藥物使用的劑量。在患者激素用量突然減少的情況下,則易于發生聽力損失加重的問題。比如在患者強的松使用劑量從50 mg持續使用3 d,轉變為40 mg的情況下,則可能會發生聽力損失的問題。在激素減量的影響下,患者聽力發生障礙。針對于上述情況,可以在適當減慢藥物劑量調整方式的基礎上,加強藥物治療知識的指導,在患者的配合下,避免癥狀的復發。
3.2.4? 其他原因? 因為突發性耳聾的發生原因尚不夠清晰,且患者難以實施病理檢查,故而其聽力下降的原因不夠清晰。針對于平坦型、全聾型患者,其癥狀的發生多與下述原因相關。首先,屬于緩降型突聾患者。當前突發性耳聾的發病機制研究較多,且多認為與患者血管因素密切相關。內耳缺血狀態下,突聾癥狀易于發生,且存在驟降型和緩降型兩個類型。緩降型的患者,會在第一時間感覺出存在耳鳴或耳悶的癥狀,在幾個小時到幾天之內,能夠感覺到聽力顯著降低。平坦型及全聾型突聾患者聽力損失較重,多采用溶栓藥物治療,但是溶栓藥物可能會致使患者內耳出血加重或者止血效果欠佳,使得患者的聽力損失加重。該次數據比較結果顯示,聽力損失加重的原因,主要包含精神壓力大、耳鳴癥狀影響測試以及激素減少等。
綜上所述,突發性耳聾治療過程中聽力損失加重,其誘發原因主要表現在精神壓力方面、癥狀因素方面等,需要注意休息,合理控制激素用量,避免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期間聽力損失加重問題的發生,建議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弓劍,郭小平,韓治國.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聯合桂哌齊特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9(5):1435-1439.
[2]? 包秀芝.突發性耳聾治療過程中聽力損失加重的臨床特點及病因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5):8774-8775.
[3]? 李德宏,胡麗.糖皮質激素聯合高壓氧治療高頻下降型突發性耳聾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12):65-66.
[4]? 熊恩秀.突發性耳聾治療過程中聽力損失加重的臨床特點及病因分析[J].心理月刊,2019(7):168.
[5]? Bang-Yan Zhang,Yi-Ho Young.Declining prevalence of pediatric sudden deafness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2019,(1):119.
[6]? 錢紅標.全身應用、耳后注射激素治療低頻下降型突發性耳聾價值比較[J].心理月刊,2019,14(3):147.
[7]? 姚龍泉.突發性耳聾治療過程中聽力損失加重的臨床特點及病因分析[J].名醫,2018(12):39-40.
[8]? 岑錦添, 曾祥麗, 黎志成,等. 突發性耳聾治療過程中聽力損失加重的臨床特點及病因分析[J].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4, 35(6):874-879.
(收稿日期:2019-11-11)
[作者簡介] 李翠地(1976-),女,云南曲靖人,本科,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耳鼻喉科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