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診斷糖尿病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間該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納入觀察組,對照組選取同期糖化血紅蛋白與C肽正常的住院患者50例,檢測兩組受檢者的血糖水平、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并進行比較,分析后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兩項指標與糖尿病的相關性。結果 觀察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9.58±2.13)mmol/L、餐后2 h血糖(12.49±2.42)mmol/L、糖化血紅蛋白水平(10.66±2.53)%均高于對照組,血清C肽水平(0.88±0.06)ng/mL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6.130、20.005、15.276、6.345, P<0.05);觀察組中,血清C肽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分別與糖尿病病情嚴重程度呈負相關、正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0.723、0.571,P<0.05)。結論 血清C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應用于糖尿病診斷中的效果確切,可為臨床診斷糖尿病、評估療效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可作為糖尿病的常規診斷措施,適合推廣應用在臨床中。
[關鍵詞] 糖尿病;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診斷
[中圖分類號] R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2(b)-0186-03
Clinical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C-peptid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for Diagnosis of Diabetes
Yin Ji-mei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People's Hospital of Pizhou, Pizhou, Jiangsu Province, 221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erum C-peptid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9 were convenienty enroll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selected 50 patients with normal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C-peptide in the same period. The blood glucose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tested. The levels of serum C-peptid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were comparedand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C-peptid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s and diabete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9.58±2.13)mmol/L, 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 (12.49±2.42)mmol/L,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 (10.66±2.53)% were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serum C-peptide level(0.88±0.06)ng/mL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6.130, 20.005, 15.276, 6.345, P<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erum C-peptide level,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 and diabetes, respectively.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723, 0.571, P<0.05). Conclusion Serum C-peptide combined with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as a definiteeffect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It can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diabetes and evaluate the efficacy. It can be used as a routine diagnostic measure for diabetes and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Diabetes; Serum C-peptide; Glycated hemoglob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Diagnosis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1],該病的發生與患者機體胰島素分泌缺陷、胰島素抵抗有關,高血糖為糖尿病的主要特征,長期的高血糖狀態會損害患者的心、腎臟、眼部等多個系統和器官[2],導致糖尿病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增加臨床治療難度,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質量,盡早診斷糖尿病便于實施相應的降糖措施,避免病情持續進展。以往糖尿病診斷中的主要指標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耐量,受患者自身或其他因素的影響,診斷效果有一定局限性存在,容易出現誤診、漏診情況,因此需選擇更加準確、有效的檢測指標和方法。該文對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的效果進行分析,以促進糖尿病臨床診斷準確性的提高,故此特擇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間該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和糖化血紅蛋白與C肽正常的住院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對象為方便選取在該院就診的糖尿病患者50例和糖化血紅蛋白與C肽正常的住院患者50例,分別設為觀察組、對照組。該次研究已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納入標準:觀察組糖尿病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且入組前兩周未接受降糖治療;所有受檢者均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存在新陳代謝系統異常、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存在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障礙的患者,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觀察組50例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范圍:32~69歲,年齡平均值(51.41±5.85)歲。病程范圍:1~9年,病程均值為(4.32±1.11)年。
對照組50例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范圍:33~70歲,年齡平均值(51.52±5.92)歲。
兩組之間對比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在檢查前1 d,叮囑兩組受檢者保持空腹狀態至少8 h,清晨采用真空采血管采集空腹靜脈血5 mL,以 3 000 r/min的速度進行離心,離心10 min后取上清液,血糖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方法進行測定,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使用放射免疫法血清C肽,應用糖化血紅蛋白儀及配套試劑對糖化血紅蛋白(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檢測。在進食2 h后再次采集靜脈血檢測餐后2 h血糖。
1.3? 評價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的血糖水平,分析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的變化以及與糖尿病的相關性。血糖水平正常值范圍: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血清C肽正常值范圍:0.8~4.2 ng/mL;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范圍:4%~6%。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采用spearman相關系數進行相關性分析,r為正數表示正相關,r為負數表示負相關,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水平
觀察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血清C肽和糖化血紅蛋白
觀察組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比對照組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相關性分析
經spearman相關系數顯示,血清C肽會隨著糖尿病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加重而降低,為負相關(r=-0.723, P<0.05);糖化血紅蛋白與糖尿病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r=0.571,P<0.0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均出現了較大的變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居民的患病率升高[3-4],其中飲食結構的改變促使糖尿病的發病率出現逐年增長的趨勢。目前臨床上尚無治愈糖尿病的特效藥物,一旦患上糖尿病,便會伴隨終身,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會對患者機體各個系統和器官產生較大的損害,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科學技術和醫療技術的發展和成熟豐富了糖尿病的治療方法、控制方法,但是未對患者進行準確地診斷,則無法進行相應的治療,因此臨床應加強對糖尿病診斷工作的重視。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最常用檢測指標[5],但上述兩項指標僅能對當時的血糖水平進行反映,而一段時間內平穩的血糖水平無法得到準確反映[6],且患者的身體狀況、抽血時間、血糖濃度等因素會對診斷效果產生影響,加上早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并不嚴重,因此漏診、誤診情況時有發生。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可用于了解受檢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和機體對血糖的調節能力[7],但該試驗對客觀條件具有較高的要求且重復檢測難度高,其診斷效果也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糖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與血清中的糖類相結合的產物[8],結構穩定,可對糖尿病患者過去1~2個月內的血糖控制情況進行準確反映[9],是臨床用于衡量糖尿病控制情況的金標準,亦是臨床診斷和管理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還可用于判斷糖尿病嚴重程度以及指導調整治療方案。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具有操作簡單、精確性高、實用性強、可重復性等諸多特點[10]。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持續升高,提示患者可能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腎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并發癥,因此臨床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早期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胰島素仍為較完善的狀態,當血糖濃度高出正常值范圍后,會刺激患者體內的胰島細胞,在胰島素作用下,會在短時間內增加胰島細胞數目。C肽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化合物,其與胰島素有一個共同的前體胰島素原[11],C肽不容易被肝臟降解,且外源性胰島素不會對其產生影響,因此檢測C肽能夠得到胰島素的含量,并可準確反映胰島細胞的功能[12],即使患者在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情況下檢測血清C肽,仍能夠對胰島細胞活動情況進行掌握,檢查結果具有穩定性和準確性的特點,當人體中血清C肽水平明顯降低,則提示受檢者的胰島細胞功能減退或喪失[13-14]。另外血清C肽應用在糖尿病分型和鑒別低血糖癥中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
該文研究數據顯示,同對照組糖化血紅蛋白與C肽正常的住院患者相比,觀察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9.58±2.13)mmol/L、餐后2 h血糖(12.49±2.42)mmol/L]明顯更高,糖化血紅蛋白水平(10.66±2.53)%更高,血清C肽水平(0.88±0.06)ng/mL更低,提示觀察組患者的胰島細胞功能受損嚴重;另外隨著血糖水平的升高,患者的病情越嚴重,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會隨之升高,而血清C肽水平會逐漸降低,充分表明血清C肽水平與糖尿病病情嚴重程度呈顯著相關[15],說明血清C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檢驗能夠促進糖尿病診斷準確率的提高,對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胰島細胞功能受損情況進行準確地反映,進而為臨床診治疾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汪作新[16]在其文章中寫道,試驗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C肽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分別為(9.60±2.20)mmol/L、(12.55±2.58)mmol/L、(1.01±0.07)ng/mL、(10.45±2.48)%,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與該次研究數據相近,表明該次研究所得結論真實、可靠。
綜上所述,糖化血紅蛋白與血清C肽聯合檢驗在糖尿病早期診斷、判斷病情嚴重程度、指導治療方案調整及預后評估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朱偉.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和血清C肽檢測在診斷糖尿病腎病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2):177-178.
[2]? 王赪,邱少紅,熊婷.血清C肽和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對糖尿病的診斷價值[J].當代醫學,2018,24(4):98-99.
[3]? 張亞維.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對糖尿病的診斷價值[J].臨床醫學,2018,38(2):73-74.
[4]? 黃俊生.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HbA_(1c))聯合檢測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9, 15(1):28.
[5]? 張國紅.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對糖尿病的診斷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9,38(4):190-192.
[6]? 陳明.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檢驗診斷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6):58-60.
[7]? 歐陽建華,肖琴,羅麗梅.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檢驗診斷糖尿病的臨床價值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2):4565-4566.
[8]? 劉然.體質指數與血清C反應蛋白和糖化血紅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診斷中的意義[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8,33(5):49-52.
[9]? 黃永杰,邵蕓,殷秀麗,等.100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臨床檢測[J].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 30(1):45-46.
[10]? 趙陽.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測在診斷2型糖尿病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3):175-176.
[11]? 趙杰,江薇,趙帥,等.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對糖尿病的診斷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5):38-39.
[12]? 龍婷.探討血清C肽和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在診斷糖尿病方面的臨床價值[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6):65-67.
[13]? 龔娟.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HbA1c)聯合檢測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8):55-56.
[14]? 王寶義.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變化與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當代醫學,2018,24(4):15-17.
[15]? 任玉紅,朱佳新.血清C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監測對糖尿病診斷的價值[J].上海醫藥,2019,40(9):56-58.
[16]? 汪作新.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11):65-67.
(收稿日期:2019-11-14)
[作者簡介] 尹繼梅﹙1973-﹚,女,江蘇邳州人,本科,副主任技師,研究方向:臨床醫學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