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昌
摘? ? 要:我國高度重視城鄉規劃工作,通過相關政策的出臺,目前已經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城鄉的經濟狀況與居住場所得到了有效優化。但是在城鄉規劃中對土地規劃的管理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導致一定程度上的土地資源浪費,本文針對土地規劃管理與城鄉規劃實施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行分析,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土地規劃;城鄉規劃;土地資源
1? 引言
我國城鎮化發展得到了極為顯著提高,但隨著土地資源的日益緊缺,將會對城鄉整體規劃和實施產生嚴重的影響。要想解決土地規劃與城鄉規劃之間出現的矛盾,切實提高土地資源開發效率,進一步提升我國的城鎮化水平,就需要相關管理人員綜合考慮土地的合理利用,統籌城鄉規劃,并制定出合理的措施。
2? 土地管理與城鄉規劃的關系分析
2.1? 合理性
地方的決策將會受到中央的制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城鄉規劃中,與土地規劃出現的矛盾將會進一步加劇。就土地規劃與城鄉規劃而言,其具體方案通常為中央統一制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會呈現出不同程度上的差異,導致問題的出現。城市規劃主要通過政府安排分配,而土地規劃則是需要按照各級政府的相關原則實現分配,這樣就造成了實施上的困難和矛盾。同時,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土地分配、信用土地的審批環節經常會受到中央的制約,地方政府的自主意識不強,城鄉土地規劃中出現的矛盾也逐漸增多,因此,應切實加強城鄉與土地規劃的協調性。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城市得到更為良好的規劃,實現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通過嚴格貫徹和落實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城鄉土地規劃的合理化管理。
2.2? 土地管理推動城鄉規劃的實施
結合城鄉建設的實際情況,在建設用地規劃中通常會運用掛鉤政策,其主要的優勢在于能促進城鄉的統籌管理得到進一步優化,確保城鄉經濟得到顯著提高。針對城鄉內部的建設用地,可運用增加掛鉤的方案,從整體上明確城鄉地區的具體規劃方向,系統分析城鄉土地的使用情況,并予以指導,轉變了傳統意義上的農村居民結構,突破了傳統的分散式結構,逐漸向現代化發展。這種方法有效實現了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另外,結合城鄉的具體結構,針對其發展布局的角度分析,確保耕地面積,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其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就經濟形勢以及市場形勢而言,政府推動城鄉土規劃的過程中,很難滿足所有涉及到的民眾需求,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強行征地情況的出現,要想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需要政府在落實相關政策時,應切實嚴格貫徹相關法律法規,依法進行工作[1]。
2.3? 協調性
只有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土地與城市規劃的協調性,才能在根本上促進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基于此,土地在規劃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城鄉的統籌發展,確保城鄉統籌規劃具有長遠性,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針對地方政府,要在第一時間將城鄉土地規劃的具體內容告知民眾,使民眾在關注事件的基礎上,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同時,要嚴格貫徹和落實相關政策的出臺,并及時配備相關的配套設施。就土地規劃模式而言,基本上可分為新城擴建和老城改造兩個部分。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新城的擴建工作應在合適的范圍內,對其限度嚴格把控,這樣能促進城鄉規劃的合理化建設,避免土地資源浪費的情況發生。
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之間的聯系是十分密切的,城市用地標準將直接影響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在制定相關城鄉土地規劃時,應切實從多角度出發,確保其制定的方案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城鄉土地規劃,但是其在實施過程中還是難免出現了一些問題和矛盾,導致土地資源未得到有效循環利用。針對未來用地以及新增用地,通常由上級政府進行一致管轄和批復,這樣會在很大程度上對程序流程的合理性產生影響。因此應重點強調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的關系,推動兩者的和諧統一,在根本上促進城鄉經濟的高度協調發展[2]。
3? 城鄉土地規劃措施
3.1? 城鄉土地規劃統一管理
要想使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實現和諧統一的關系,就要實現相關實施以及管理制度的完善。目前,主要由政府進行城鄉規劃工作的實施,通過建立健全完善的土地規劃管理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城鄉空間的合理應用,有效改善了城鄉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優化了城鄉資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在開展相關管理工作時,應結合本地區的實際發展,充分考慮到居民的實際需求,根據現有的公共設施與空間,在其管轄領域內,創建具體的管理規章制度,確保整個城鄉土地規劃工作具有規范性,使整個城鄉規劃建設工作的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土地規劃與城鄉規劃之間具有關聯性,兩者在管理中應保持統一的關系。城鄉建設的不斷推進,政府應切實強化對相關管理機制的完善,對現有的城鄉土地規劃方法和經驗進行總結,并將其作為重要參考,明確每一項工作的具體內容,并且應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和要求不同,采取多種方法促進城鄉建設工作的開展,推動城鄉土地建設的效率得到極大程度上的提高,使整個城鄉土地規劃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3.2? 強化土地應用規范性
在城鄉土地規劃的過程中,土地征用不可避免。土地征用即政府以有償形式對農民持有的土地進行征用。政府在征用土地時,立足于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的基礎上,要充分評估土地所具有的未來價值,根據具體的土地面積,給予農民對應的補償。針對一些發展前景十分良好的土地,要著重給予農民補償,確保農民的利益得到有效滿足,使整個土地征用程序更具規范化。相關管理人員在土地規劃過程中應強調耕地保護工作指標完成的同時,合理利用土地,并將整個城鄉土地管理工作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要想使土地征用這一過程的規范程度得到進一步提高,政府在土地征用的過程中,可采取強制性手段對其進行規范管理,結合市場規律對農民土地征用。同時,切實解決農民就業問題,確保農民在土地征用之后仍然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4? 結論
綜上所述,針對城鎮化水平的發展,相關管理人員充分明確土地規劃以及城鄉規劃之間的關系,并通過合理利用,結合國家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合理規劃土地資源,確保城鄉結構的進一步優化,這樣可以使土地資源得到充分開發和運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使我國城鄉規劃得到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白彩晴.土地規劃管理與城鄉規劃實施建議[J].山西農經,2020(7):141+143.
[2]張芳.探析城鄉規劃實施與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的關系[J].居舍,20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