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賽, 申流柱, 劉 路, 楊 林, 文 靜
(畢節市農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 貴州 畢節 551700)
畢節市地處烏蒙山脈腹地,具有低緯度、高海拔氣候特征,7月日均氣溫僅21.9℃,具有“天然空調”的氣候優勢[1],有七星關區、大方縣等7個縣(區)已納入全國夏秋蔬菜重點規劃區域,是貴州省生產夏秋冷涼蔬菜的最適宜區之一。2019年,全市發展高標準商品蔬菜種植面積20萬hm2,總產值144億元,其中,大白菜種植面積5.41萬hm2,實現產值20億元。為此,對畢節市大白菜農藥殘留風險進行分析,對提高管理部門的監管效率和保證蔬菜產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
大白菜樣品:采自畢節市七星關區、大方縣和黔西縣3個大白菜主產區,每個縣(區)抽取樣品30個,共計90個樣品。檢測儀器:島津氣相色譜質譜儀(型號:TQ8040)。
1.2.1 農藥測定 按照《GB 23200.8—2016水果和蔬菜中500種農藥及相關化學品殘留量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甲拌磷、百菌清等35個農藥參數。測定結果按照《GB 2763—2019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進行判定。質量保證和數據修約均按照《NY/T 398—2000農、畜、水產品污染監測技術規范》執行。

從表1看出,畢節市90個大白菜樣品共有18個檢出農藥殘留,檢出率為20%,主要有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敵敵畏、百菌清等10種。其中,七星關區有6個樣品檢出,殘留農藥有甲氰菊酯、敵敵畏、百菌清、溴氰菊酯、三唑酮和三唑磷,其中有3個樣品殘留2種農藥。大方縣有7個樣品檢出,殘留農藥有氯氰菊酯、敵敵畏、百菌清、氰戊菊酯、三唑酮、水胺硫磷和氯氟氰菊酯,其中有1個樣品殘留2種農藥。黔西縣有5個樣品檢出,殘留農藥有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百菌清、氰戊菊酯、三唑磷和氯氟氰菊酯,其中有1個樣品殘留2種農藥。18個檢出樣品中,農藥殘留量最高的是百菌清,為1.403 0 mg/kg(大方縣29#樣品);最低的是水胺硫磷,為0.043 0 mg/kg(大方縣9#樣品)。所有樣品均符合《GB 2763—2019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規定,無農藥殘留超標。

表1 畢節市產大白菜農藥殘留情況
注:ND表示未檢出。
2.2.1 風險系數 經計算,檢出10農藥的風險系數均為1.1。根據“R<1.5,危害物為低度風險;當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