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鵬, 余杰穎, 任軻亮, 耿 坤
(貴陽市植保植檢站, 貴州 貴陽 550081)
貴陽市是貴州省獼猴桃的主要種植區之一,全市獼猴桃種植面積1.13萬hm2,其中修文縣種植面積1.07萬hm2,占全市種植面積的94.12%[1],是貴陽市最具規模和特色重要果樹產業。20世紀80年代,桔小實蠅在貴陽地區已有分布[2],近年來,研究集中于實蠅類的種群分布和多樣性分析[3-5],在獼猴桃上發生動態鮮有報道,為助力修文縣獼猴桃產業發展,摸清桔小實蠅在獼猴桃上的發生規律,以期為綠色防控提供科學依據。
在貴陽市修文縣獼猴桃主產區內選擇有代表性的3個獼猴桃園對桔小實蠅進行系統監測。監測點A,谷堡鄉平灘村黃林戶獼猴桃園;監測點B,谷堡鄉平灘村余順華戶獼猴桃園;測點C,龍場鎮良種場周坤戶獼猴桃園。
多功能害蟲誘捕器來自貴州黔霖農業有限公司,色板來自于河南佳多科工貿有限公司,誘芯來自貴州拜斯特農業有限公司,性誘劑誘捕器來自貴州拜斯特農業有限公司。自制糖醋液,配方為5%甜酒釀(清液)1份+5%紅糖1份+5%醋1份+5%橙汁1份。
多功能害蟲誘捕器設3種不同的高度懸掛,分別為距地面0.5 m、1 m和獼猴桃枝條下方10 cm,設置5個/667m2;糖醋瓶設置20個/667m2;25 cm×20 cm黃色色板設3種不同的密度懸掛,分別是15張/667m2、20張/667m2和25張/667m2;25 cm×20 cm黃色色板+誘芯組合設置20張/667m2;性誘劑誘捕器分別設3種不同的高度懸掛(同上)共設置5個/667m2進行誘捕。其中,監測點B僅采用性誘劑誘捕器進行誘捕。自2016年4月開始,每7 d記錄1次數據,并更換多功能害蟲誘捕器、糖醋瓶、黃板、誘芯和性誘劑誘捕器。
數據利用Office 2003和SPSS 18.0進行處理。
自2016年4月始,監測點A誘捕實蠅2 800頭,其中桔小實蠅325頭,其他實蠅2 475頭;監測點B全年誘捕實蠅1 031頭,其中桔小實蠅126頭,其他實蠅905頭;監測點C全年誘捕實蠅1 878頭,其中桔小實蠅166頭,其他實蠅1 712頭。
由圖1可見,在修文縣桔小實蠅在獼猴桃生長前期數量較少,6月下旬種群數量出現少量增長,可能是外部遷入所至,數量始盛期在8月下旬,發生高峰期均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末見期在11月下旬。
2.2.1 不同誘捕器 分析監測點A和監測點C的桔小實蠅誘集量,性誘劑誘捕器的誘集量高于多功能害蟲誘捕器,但與性誘劑誘捕器的誘集量無顯著差異。
2.2.2 誘捕器不同懸掛高度 分析監測點A和監測點C的桔小實蠅誘集量,多功能誘捕器在不同懸掛高度的誘蟲量無顯著差異;分析3個監測點的桔小實蠅誘集量進行,同樣得出性誘劑誘捕器在不同懸掛高度的誘蟲量上無顯著差異。
2.2.3 色板不同密度 采用3種不同的密度分析監測點A和監測點C的桔小實蠅誘集量,得出不同懸掛密度對桔小實蠅誘集量并無顯著差異。
近年來,貴陽市修文縣獼猴桃產業發展迅速,而桔小實蠅作為一種危害重、寄主種類多且易隨果品攜帶傳播的害蟲,對獼猴桃產業具有極大威脅。從2016年的監測數據來看,桔小實蠅種群數量高峰期處在獼猴桃掛果后期,距采摘期較近,不宜化學防治,可采用糖醋食餌誘殺、黃板誘集、及時處理蟲蛀果等方法控制桔小實蠅種群數量。值得關注的是,由于試驗中桔小實蠅誘捕量較少,導致數據分析中誤差較大,對不同誘捕方式的研究還需要數據累計方才能得出更為真實可信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