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力厚馬爾·艾買提,鄭美
(新疆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新疆)
耳鼻喉科手術中患者生理特點、病情、手術刺激等均會影響術后的恢復情況,為減輕手術的傷害,保障治療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1]。現探討優質護理在耳鼻喉科手術中的價值,規整、詳述見下。
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的耳鼻喉手術患者(n=120),計算機“隨機”等分為2 組,60 例/組。對照組:男/女=27/33 例;年齡區間[20,58](平均:35.47±12.33)歲。觀察組:男/女=28/32例;年齡區間[21,60](平均:35.72±12.05)歲。2 組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
入選標準:①符合耳鼻喉手術指征者;②本人已知該實驗并簽字者;③意識正常,無精神障礙者。
排除標準:①不愿意配合本次試驗的患者;②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心電圖存在明顯異常的患者;③存在手術禁忌癥的患者。
對照組-術前進行全面體檢制定合適的手術方案,向患者講解相關健康知識,術中密切配合醫生工作,術后結合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觀察組-以對照組為基礎,實施優質護理:①認知干預和心理疏導:熱情接待來院患者,加強溝通,向患者講解治療方案,交代相應的注意事項。了解其訴求和擔憂,實施予以心理疏導,安撫其緊張、焦慮等情緒,通過講解類似案例的成功治療事件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②麻醉護理:協助患者調整至仰臥位,頭偏向一側,清理呼吸道內的分泌物,確保呼吸的通暢;予以患者面罩低流量吸氧,建立靜脈通道并做好固定。③術中護理:提前30min 將手術室內的溫度、濕度調至適宜,協助患者調整合適的手術體位,以握手和眼神交流予以其精神支柱。靜脈輸液和沖洗液提前置于恒溫箱,為患者佩戴眼膜避免強光刺激,手術操作中動作輕柔、幅度小,避免傷及唇部,電凝止血時盡量選擇小功率電凝器,手術過程中保持吸引器的通暢,密切檢測患者各生命體征,積極配合醫師的操作,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④術后護理:保持患者呼吸的順暢,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觀察置留管中液體的顏色、性質。叮囑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指導家屬通過按摩四肢、聊天、觀看視頻等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減少對疼痛的關注;調整飲食結構,結合康復鍛煉促進預后。
統計2 組患者護理前后負面情緒變化(采用SAS 焦慮和SDS抑郁評分量表)、術后疼痛程度(采用NRS 數字評分法)和術后并發癥。
選取SPSS 24.0 處理,并發癥用“n,%”表示,時間以“”呈現,依次行“”和“t”檢驗;當P 于(0,0.05)內時差異有意義。
如表1:護理前2 組SAS、SDS 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2 者評分對照組均高于觀察組。術后NRS 評分對照組高于觀察組(P<0.05)。
表1 SAS、SDS、NRS 評分比對(n=60),分]

表1 SAS、SDS、NRS 評分比對(n=60),分]
組名 SAS SDS NR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37.52±2.84 30.13±1.95 34.64±2.5527.21±2.05 5.15±0.65觀察組 37.80±2.09 26.22±1.88 34.71±2.1422.54±2.36 3.04±0.30 T 0.615 11.181 0.163 11.572 22.830 P 0.540 0.001 0.871 0.001 0.001
如表2:對照組總并發癥多于觀察組(P<0.05)。

表2 并發癥比對[n(%),n=60]
耳鼻喉屬于一種常見的外科手術,術中傷口完全暴露、手術耗時長、大大增加了細菌的入侵率、術中出血量大,且麻醉的時間長,患者的免疫力顯著下降,大大增加了創口的感染率[2]。優質護理中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防止,術前心理疏導幫助其調整心態,減少應激反應;術中加強監護,減少潛在危害因素;術后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進行相關康復訓練,保障營養的供給加快恢復的速度[3]。由此可見,耳鼻喉科手術室實施優質護理效果顯著,建議臨床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