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榮
摘? 要:環境檢測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打好了基礎,也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目標的實現貢獻了諸多力量。但是現有的環境檢測仍舊存在諸多問題,突出表現在質量管理過程當中,嚴重削弱了環境檢測的作用和實效性。基于此,文章率先分析了環境檢測全過程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圍繞如何提升檢測水平提出了嘗試性的策略和建議,這體現出了我國做好環境檢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的決心,也說明環境檢測質量管理處于首要地位。這樣環境檢測的質量和水平一定會得到有效的提升,社會和經濟也會在環境檢測質量管理效果改善的同時得到積極影響。
關鍵詞:環境檢測;質量管理;檢測水平
中圖分類號:X830?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0)17-0182-02
Abstract: Environmental testing has not only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but also contributed a lot of strength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environmental testing,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quality management, which seriously weakens the role and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al testing.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test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tentativ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testing level, which reflects the determination of our country to do well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testing. It also shows tha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testing is in the primary position. In this way,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environmental testing will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which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Keywords: environmental testing; quality management; testing level
引言
針對環境檢測工作進行全過程質量管理的目的在于提升各項數據的準確性,確保其精準可行,這在整個檢測過程中都起著重要作用。身為環境檢測管理人員,必須詳細了解各個檢測環節,全面把控檢測工作,從源頭上避免檢測工作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檢測過程中環境檢測人員還要綜合考慮不同因素給檢測結果帶來的影響,明確其產生的原因,找準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檢測水平,使環境檢測工作成為維護社會環境健康發展的重要動力。就目前來看,我國的環境檢測工作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但是仍舊需要將提高效率保障準確性作為首要任務,以此保證環境檢測工作落實到實處。
1 環境檢測全過程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檢測方法存在漏洞,缺乏人才支持
不難發現,基礎檢測工程存在問題是影響環境檢測工作的直接因素,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環境檢測管理工作的重要源頭,并成為了影響檢測質量水平的先決條件。這是因為我國環境檢測工作仍舊處于發展過程當中,缺乏足夠的技術和設備支持,無法利用專業的檢測技術或檢測器械滿足作業需求,所以,檢測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長期處于偏低位置[1]。另外,當檢測設備出現故障時無法利用有效的手段或措施對其進行維修。因缺少設備資源,環境檢測工作無法在第一時間找到可以替代的器械。最重要的是,現有的機構和學校并未針對環境檢測工作設立專門的專業或人才培養體系,致使我國環境檢測缺乏后備力量的支持。除此之外,各個地區之間的檢測水平和技術存在一定的差異,在諸多問題的影響之下,檢測工作出現諸多漏洞,嚴重制約了環境檢測工作的質量管理與檢測水平。
1.2 管理制度落后,認識不足
事實證明,要想充分挖掘環境檢測的作用和價值,必須在檢測過程中引入新型的管理制度與管理體系。確保環境檢測工作與管理制度充分融合在一起。然而,現有的環境檢測部門在檢測過程中存在制度過于陳舊的問題,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環境檢測提出的新要求。加之管理組織體系、協商體系和管理架構等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環境檢測的全過程質量管理落實受到了極大的干擾。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環境檢測工作人員并沒有認識到檢測管理的重要性,缺乏了解,認知不足,這些均是影響環境檢測質量管理的重要因素,必須引起重視。
2 環境檢測全過程質量管理中提升檢測水平的措施
2.1 提高重視,全面監管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這一說法同樣適用于環境檢測質量管理當中。也就是說,只有具備相應的檢測與管理理念,才能更好的開展環境檢測工作。這要求檢測部門對檢測人員進行有意識的培養,使其認識到檢測質量管理的重要性,以免質量監管出現問題,尤其是要制定相應的管理理念,確保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可以圍繞既定的監管理念達成協調統一、相互配合的目標,這對環境檢測質量管理工作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從理論角度而言,環境檢測的質量管理與多個細節性的工作之間都有所關聯,涉及到多個工作流程,所以說一定要遵循全面性、系統性的原則對其進行管理[2]。實際檢測前,需要制定相應的檢驗方案和應急預案,以便在質量管理出現問題時,可以第一時間解決,盡可能保障質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2 建立檢測管理系統,維護監督體系
擁有完善的檢測管理系統,有利于環境檢測工作實現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并將管理工作落實到實處,但是這也對管理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擁有相應的管理意識,還要做好工作安排,結合實際建立切實可行的監督評選制度。另外,管理人員應擁有相應的參與意識,以積極飽滿的狀態參與到環境檢測質量管理當中,形成凝聚力,共同為檢測效率和檢測水平的提升而努力。監督體系與檢測管理系統之間有一定的不同,主要是用于培養專業人才,提升檢測水平,并通過內外工作結合的方式提升管理工作總效率。
2.3 嚴格控制分析技術
取得環境檢測樣品后應第一時間送達至實驗室,實驗室同樣要保證嚴格控制檢測樣品。一般情況下,樣品檢測會分為以下兩種情況進行,一種是所有樣品的分析與檢驗均由單個實驗室完成,另一種是在幾個實驗室共同配合的情況下對樣品進行分析與檢測。若采取單個實驗室檢驗的方式進行分析,必須加強技術控制,保障實驗室所有人員均按流程操作。不難發現,單個檢測人員是否按照流程進行檢測與操作會直接影響到檢測結果,整體的檢測水平也會受到自然而然的影響,因此,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技術控制,全面把控檢測流程。
2.4 加強技術體系建設
為了在環境檢測全過程質量管理中進一步提升檢測水平,可以融合環境檢測學基礎理論體系、環境檢測技術路線體系、環境檢測分析方法體系等多個內容,建設更加完善的檢測技術體系。環境檢測學理論體系主要是對環境檢測的內涵進行界定,制定更加明確的檢測對象與檢測內容,并在其中對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進行細致的闡述[3]。環境檢測技術路線體系中包括多方面的內容,例如應急檢測,地下水檢測、振動檢測、光檢測等。要想建設更加完善且科學的技術檢測體系必須包括多方的內容,固體廢物、空氣、地表水、噪聲、污染源的檢測等都應在其涵蓋范圍之內。此外,檢測網絡也要實現網格化的管理,全面覆蓋省、市、縣,檢測信息網絡則要考慮到在線監控、信息傳輸和數據報告等多方面的內容,綜合利用互聯網手段和大數據技術提高檢測工作的實效性,為環境檢測質量也為環境檢測水平的提升提供數據和技術上的支持。
2.5 加強采樣管理與技術創新
事實上,影響環境檢測水平的因素相當多,例如人員素質、設備先進性和檢驗手段等。除此之外,采樣的準確性和實驗室內部管理等同樣是影響檢測水平的直接因素[4]。一般情況下,技術人員會在較為復雜且艱巨的環境中進行環境檢測樣品采樣工作,加之不同的周期和頻率的影響,采樣的準確性很難得到保障。為改善這一問題,采樣人員必須制定嚴格的采樣程序,并按照規定進行采樣操作,力求所采樣品具有代表性和研究意義。除此之外,還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鉆研檢驗技術,利用更加高超的檢驗手段和檢驗方法,保障檢驗工作的準確性與科學性,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確保實驗數據準確且科學,這會直接影響到后續的環境治理。因此,一定要加強采樣管理,還要對檢驗技術進行嚴格的控制,在不斷的技術創新中提高檢測水平。
2.6 應用遙感技術提高環境檢測水平
(1)遙感技術在水污染檢測中的應用。在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環保意識越來越強,也意識到了水污染的嚴重性。因此,在環境檢測中也要給予水污染檢測應用的重視,利用先進的檢測技術與檢測手段持續檢測水質信息,以防水污染問題進一步擴散,并對已有的問題進行治理。在水污染檢測中,遙感技術可發揮自身的功能嚴密檢測水體濁度和葉綠素的變化情況,通過光譜成像技術將水體濁度以更加清晰的方式體現出來,檢測人員根據光譜成像技術所得出的結果,即可了解水污染情況,尤其是可以利用懸浮顆粒所反射出的各項參數了解到水體渾濁的程度,明確砂礫直徑的大小,深入了解污染源擴散的強度,為環境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參考與依據。目前來看,檢測人員主要是通過分析光譜特征和葉綠素的反射峰值來了解水質污染情況,從而在不斷的比較與分析中制定治理措施。(2)遙感技術在地面污染檢測中的應用。一切與地面污染相關的情況,都可用遙感技術進行檢測。例如,部分地區可能存在重金屬超標的問題,這類土地并不適宜糧食或蔬菜種植,提前用遙感技術進行檢測,則可避免這一情況,以免投入過多的物力和人力[5]。需要注意的是,遙感技術確實可以在地面污染檢測中發揮一定的效用,但也有所局限,突出表現為區域限制。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不間斷地采集數據,綜合利用遙感技術和其他檢測技術,不斷提高檢測水平,突破遙感技術在地面污染檢測出所面臨的障礙。總的來看,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之下,環境檢測水平一定會得到質的提升。除基本的手段之外,環境檢測人員還要善于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與檢測技術,從而利用更高的檢測手段與檢測水平對環境進行全過程的檢測與監控,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局面。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理想的環境檢測工作對社會和經濟發展都有積極作用,也是維護人們生活環境的關鍵內容。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現有的環境檢測工作存在一定的問題,質量管理工作不甚理想。必須遵循綜合性和系統性的原則,對其進行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全面提高環境檢測水平與質量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文健.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全面提升環境監測水平[J].綠色環保建材,2019(2):46-46.
[2]張亞軍.加強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全面提升環境監測水平[J].智能城市,2019,5(19):108-109.
[3]楊家寶.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分析[J].環境與發展,2020,32(01):186+188.
[4]夏春龍.水文系統水環境實驗室檢測方法驗證工作的思考[J].水利技術監督,2019(06):49-50+82.
[5]郁建橋,丁曦寧,劉寧鍇.持續提升環境社會檢測數據質量工作探討[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9,11(0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