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海珠區南武小學 廣東 廣州 510288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英語課外活動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為學生的語言實踐和自主學習提供更大的平臺。”家庭作業又是英語課外活動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延伸,學生鞏固知識、拓展技能、獲得新的學習體驗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也是教師調整教學方案的重要依據。但筆者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學生對作業的情感傾向負面,完成作業積極性不高,本次研究,筆者以自己所任教的學生為對象,用調查問卷的方法獲取具體數據,科學客觀分析學生家庭作業存在的問題,以此探索如何優化英語家庭作業設計。
調查以南武小學三年級三個班134 名學生為對象,此次共發出134 份問卷,回收134 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130 份,有效回收率為97.01%。
1.問卷的編制及其信度效度
此次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涉及家庭作業的形式、所需時間、對作業的興趣三個維度,每個維度均有對應的題目,經過兩輪篩選及試調查,確定6 道試題,包括多項選擇題及單項選擇題,其中單項選擇題按Likert 五點記分方式設計題目的選項。用因子分析法對本問卷進行結構效度評價,KM0 為0.72>0.7,p<0.05,說明該問卷有較高的內容效度。同時用克隆巴赫系數法進行檢測,為0.813>0.8,說明該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
2.實施過程
2016 年10 月,筆者利用學生集體自習時間分發問卷,發卷前進行預編碼。鑒于三年級學生的理解水平,學生做問卷時,教師做適當的輔導說明。將問卷中的選擇題編碼賦值,用軟件SPSS19.0 進行統計分析。數據用相應的圖表呈現,更加直觀清晰。
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對于英語家庭作業的態度是消極的,超過50%的學生不喜歡完成英語家庭作業,該比例超過了平時的估算,其中甚至有7.69%的孩子非常不喜歡的態度,由此看來,優化家庭作業設計,提高學生作業興趣勢在必行。其不喜歡英語家庭作業的原因,結果表明44.71%的學生不喜歡英語家庭作業是因為作業的類型過于單一,機械重復,無法激發他們的興趣。29.41%的學生不喜歡英語作業源于英語家庭作業的量太多,22.35%的孩子認為英語作業難度與其能力水平不匹配,作業不能有效幫助其提高成績。

表1 學生完成英語家庭書面作業所需的時間分布
從調查結果看,學生完成書面作業的平均時間為19.12 分鐘,屬于合理范圍。但經方差分析(p<0.01)表明,不同學生在完成英語家庭作業所需時間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具體情況見表1。不同的學生可能因其不同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以及個人習慣,其完成作業的時間也都各不相同,有37.69%的學生完成書面作業平均需要30 分鐘以上,其中16.92%的孩子需要花費45 分鐘以上時間完成書面作業,日常的作業量對該部分同學而言已超負荷。
另外調查結果表明,43%學生每天聽讀在10 分鐘以內,甚至有9%的學生從不做這項作業,聽讀量整體偏少。這一方面可能是聽讀作業缺少有效的檢查方式,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單純機械地聽讀,形式較為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綜合以上調查結果分析可看出,學生完成英語家庭書面作業的時間差異較大,每天課外聽讀缺少有效的監督量,整體聽讀量偏少,主要的作業形式較單一,作業內容重知識輕能力與品格,學生對作業興趣度不高,不能在作業中獲得成就感。
針對該調查結果分析的問題,筆者重新審視自身的教學工作實際,并結合《新課標》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理念進行思考,提出了以下解決方案,并進行了實踐。
《新課標》提出“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最近發展區理論也提出每個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各不同,教師應當在了解每個學生現有水平的基礎上,因材施“業”,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分層作業布置,可以從數量,難度進行分層布置。筆者布置家庭作業時會設必做作業和選做作業,選做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和興趣選做或不做。同時筆者在備課時會對課后練習題的難度進行評估分類,布置相關練習時不同層次學生完成不同類別的作業。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將學生進行分類時,絕不是貼標簽,要做好思想工作,避免無意中傷害孩子的自尊。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確指出課程改革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單一重復的作業形式不僅會使逐漸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且不利于學生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由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方面構成”。
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緊扣英語學科素養目標,設計不同形式的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培養各方面的素養,開發各種能力,形成新的情感體驗。筆者在設計作業立足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結合學生的興趣點設計各種形式的作業,并適當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輔助使用。
本次調查研究旨在通過調查問卷獲得具體數據,有針對性地優化日常的作業設計。研究過程中難免存在局限性,例如調查對象未進行分層取樣,初步實踐方案的實施缺少系統性等等。后續的研究將會根據初步方案的實施效果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