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聰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我國幅員遼闊,山地、丘陵遍布,隨著經濟的發展及西部開發、“一帶一路”等政策的推行,各地建設用地需求增大,山地、丘陵地區利用“移挖作填”“削峰填谷”的方式解決工程建設用地緊張問題。因此新填土、高填方項目越來越多,在這些區域進行樁基施工成為項目建設中的重點與難點。
十堰東站落客平臺及集疏運匝道全橋長397m,基礎設計為鉆孔樁,樁徑φ1.2m,樁長29~75m,共 116根,5172m,均為端承樁。
漢十高鐵十堰東站原始地貌為剝蝕低山間谷地,呈兩山夾一溝地形,山體自然坡度約在30°~35°,相對高差約150~200m。山坡及山間谷地植被較發育,多為雜草和灌木,山間谷地多為田地及菜地。十堰東站場坪工程削山填谷,利用兩座山既有填方來將低谷填平,場坪回填填筑厚度26m~93m。

落客平臺及集疏運匝道橋橋型布置
根據鉆探揭露,結合區域地質資料對比分析,沿線所經過的地層巖性較復雜,巖土施工工程分級和基本承載力為:
①0填筑土(Qm l),主要由云母石英片巖及其碎屑及殘坡積土組成,為新近填筑而成;
②(40)8-2云母石英片巖(Pt),主要成份為云母、綠泥石和石英,裂隙極發育,巖芯極破碎;
③(40)8-3云母石英片巖(Pt),主要成分為云母、綠泥石和石英,裂隙較發育,巖芯較破碎。
由于鉆孔灌注樁具有對地質條件適應性強、施工相對簡單且設備投入一般不是很大,施工質量較易得到保障等特點,在樁基施工過程中應用廣泛。本項目施工過程中的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主要包括:旋挖鉆干孔鉆進施工、旋挖鉆干孔護筒跟進施工、地基注漿旋挖鉆干孔護筒跟進施工、沖擊鉆施工、地基注漿沖擊鉆施工等方法。
原理:利用填方區域內回填的片石等材料,在無地下水的情況下具有一定的自穩性,并通過旋挖鉆機鉆進過程中反復擴孔和掃孔,擠密孔壁達到成孔狀況。
工藝流程:測量放樣→護筒埋設→鉆機就位→鉆進→清孔并檢查沉渣→鋼筋籠安裝→導管安裝→測量孔深及檢查沉渣→導管灌注混凝土→拔出導管→拔出護筒。
施工效果:在石質基礎,無地下水區域,且樁長小于50m時,旋挖鉆干孔鉆進施工較為順利,但最終混凝土超方量較大,以此方法施工的33根樁,平均混凝土平均超方量大于20%。
優缺點:①鉆進時無需其他輔助成孔材料或者設備,直接鉆進即可,工藝簡單、成樁效率高;②在反復掃孔擴孔過程中,樁徑大于設計樁徑造成混凝土超方;③若灌注混凝土前檢查發現塌孔了沉渣超標,需要把鋼筋籠吊起來,清孔完成后再進行后續工作。
原理:施工過程中采用配套鋼護通過旋挖鉆動力頭可實現邊下壓邊鉆進,以實現鋼護筒的跟進作業,保證孔壁穩定。
工藝流程:測量放樣→內護筒埋設→鉆機就位→鉆進→外護筒跟進→清孔并檢查沉渣→鋼筋籠安裝→導管安裝→測量孔深及檢查沉渣→導管灌注混凝土→拔出導管→拔出外護筒→拔出內護筒。
施工效果:施工過程中用配套鋼護筒跟進至圍巖較好的部位,剩余部分采用旋挖鉆干孔鉆進,整體施工順利,但任然存在較大超方量。
優缺點:①外護筒阻隔地下水、保護孔壁,防止孔壁塌孔,鉆進施工順利,縮短成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②鋼護筒下沉過程中需隨時校正偏差,防止中心位置垂直度偏差過大;③鋼護筒未能全程跟進,與圍巖交界處存在混凝土流失,造成超方。
原理:利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的滲透、劈裂擴散、填充和擠密效果,填充石方基礎的孔隙;同時水泥漿與土體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水化硅酸鈣;加固后的基礎凝固后形成強度較高、水穩定性好的水泥結石體,從而使地基擠密,固結強度增高,達到順利成孔條件。護筒跟進可以有效防止孔壁塌孔,起防護孔壁作用。
工藝流程:測量放樣→基礎注漿→內護筒埋設→鉆機就位→鉆進→外護筒跟進→清孔并檢查沉渣→鋼筋籠安裝→導管安裝→測量孔深及檢查沉渣→導管灌注混凝土→拔出導管→拔出外護筒→拔出內護筒。
施工效果:鉆進前的地基注漿處理有效降低了基礎的孔隙率并提高其自穩性,同時鋼護筒的跟進減少了塌孔風險,為孔隙較大的石質土區域深長樁基成樁質量提供了保障。
優缺點:①護筒與鉆頭尺寸相對固定,使成孔后混凝土超方量相對可控;②地基經注漿處理,孔隙率降低,自穩性均提高,可以有效減少漏漿現象發生;③施工成本較大,在孔隙率大的地區,注漿量非大,施工周期長。
原理:在填土層區域利用沖擊動能沖擊土層或破碎巖層形成樁孔。
工藝流程:測量放樣→泥漿制備→埋設護筒→鋪設工作平臺→鉆機就位→鉆進成孔→清孔并檢查成孔質量→鋼筋籠安裝→導管安裝→測量孔深及檢查沉渣→導管灌注混凝土→拔出導管→拔出護筒。
施工效果:鉆進過程中漏漿問題頻發,采取回填片石及粘土將漏漿部位進行封堵,重新成孔施工,后續施工時泥漿液面仍有小幅下降,但經過補漿后,泥漿液面趨于穩定,最終順利完成鉆孔工作。
優缺點:①適用性較強,在含有砂卵石、回填土、巖層等地質條件下中有優勢;②回填區域孔隙率較大,沖擊鉆成孔過程中反復回填、堵漏影響成孔效率;③需設置泥漿池,對環境影響相對較大。
原理:鉆進前利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的滲透、劈裂擴散、填充和擠密效果,填充石方基礎的孔隙,再進行沖擊鉆施工。
工藝流程:測量放樣→基礎注漿→泥漿制備→埋設護筒→鋪設工作平臺→鉆機就位→鉆進成孔→清孔并檢查成孔質量→鋼筋籠安裝→導管安裝→測量孔深及檢查沉渣→導管灌注混凝土→拔出導管→拔出護筒。
施工效果:成孔過程中在原山體與回填土交界處仍有漏漿現象發生,但頻率降低且漏漿速度相較未做加固處理前慢,回填片石、粘土后漏漿問題得以解決。
優缺點:①回填區域地基經注漿處理后,鉆進過程中漏漿問題普遍得以改善;②沖擊鉆施工時震動及水壓對回填區造成了擾動,特別是在回填與原地面交界處,將填充的空隙沖開造成漏漿;③回填區域空隙大時,注漿量巨大,施工成本顯著增加,且施工效率降低。
本文基于十堰東站落客平臺及集疏運匝道橋樁基施工,比較分析了幾種鉆孔灌注樁成樁工藝在高填方區域的施工效果,得出以下結論:
①新填土、高填方區域由于填土孔隙率較大、自穩性相對較弱,樁基施工過程中容易產生塌孔、漏漿、卡鉆、混凝土超方嚴重等風險,施工過程中需要加以注意并做好預防;
②地基注漿預處理方案在新填土、高填方區域效果比較明顯,能有效提升成樁質量并減少鉆進過程中的風險,但在原地面與回填交界范圍存在較大的孔隙及空洞時,應加大注漿范圍,實現對回填造成的孔洞和地下水流通道進行完全填充密實,增強地下部位土體的抗滲透強度;
③新填土、高填方區域進行深樁基施工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鋼護筒跟進的施工工藝,雖然施工投入會有一定提升,但成樁質量有保障,并且成樁效率也相對更高;
④本文中案例所對應的地質條件下,旋挖鉆機因對基礎擾動較小,相較于沖擊鉆機其工作效率、成樁效果等更優,綜合質量、工期、成本等多種因素,推建使用旋挖鉆機進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