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衛興
【摘? 要】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的傳播也越來越迅速,人們可以隨時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社會熱點問題應運而生。大學生是國家的新生和儲備力量,在社會熱點問題中的參與度和傳播度極高。因此,由社會熱點問題所引發的一些輿論導向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產生很大的影響。為此,筆者提出從社會熱點問題出發,分別以網絡、思政課兩大陣地為主,提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關鍵詞】社會熱點問題;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研究
1.“社會熱點問題”的基本內涵
“社會熱點問題”是指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和某一特定條件下,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和熱議并形成一定影響力的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這種社會現象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各個方面。比如:由于新型冠狀疫情的影響,“分餐進食”這一社會熱點問題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和熱議。在疫情發生之前,除了特別正式的場合,大多數人都習慣和家人或者朋友共餐而食,他們認為這種方式有利于溝通感情。而疫情發生之后,大家慢慢地意識到“分餐進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筆者認為,由以上社會熱點問題所反映出來的健康進餐習慣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踐行的,而如何通過思政教育將正確的價值觀傳達給大學生們更是我們思考問題的重中之重。當然,社會熱點問題中的負面輿論導向我們也不能忽視,特別是一些沒有根據的影響國家穩定的不實言論,這就需要我們充分利用思政教育做好輿論導向工作。
2.社會熱點問題結合高校思政教育開展教學的積極影響
2.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實踐影響
通過深入分析可以發現,相比社會其他發展問題有所不同,社會熱點問題也會隨之逐步上升為社會思想意識的高度并維持不變,保障社會的輿論、思想觀念等可以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一般社會熱點問題可以明確體現出社會踐行活動的合理性,進而充分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和影響,所以對于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活動而言,應該積極將社會熱點問題和教學活動合理結合,實現與時俱進。于各大高校自身的發展可以看出,主要是學生思想活躍的聚集地之一,同時也是綜合性人才培育的場所,所以在開展高校思政教育活動期間,教師一定要具有按實際情況適當結合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教學的意識,以積極落實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目標。
2.2引導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
基于當前社會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之下,社會熱點問題的相關內容和涉及領域越來越廣泛,因此就會導致更多的社會矛盾產生。在對這些矛盾問題進行優化和解決的過程之中,教師一定要具有維持正確態度,秉持自身觀念的意識,保障在促進社會穩定發展的同時很大程度上強化自身的教學效果,為學生的今后發展長遠考慮。高校要積極做到合理開展思政教育工作,讓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同時可以促進自身的進步。但要想做到教學中合理融入社會熱點問題,還需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前面說到,于思政教育工作中結合社會熱點問題會有積極的影響意義,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不但可以對思政教學的開展有導向作用,還可以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穩定開展。嚴格意義而言,很多社會熱點問題可以體現出人們的期望值,還可以體現出我國的發展方針和執法策略。所以在日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有目的、有意識的展開教學,保障社會熱點問題能夠實現最合理的解決與結合。
3.社會熱點問題與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3.1以網絡為前沿陣地,做好大學生思想動態的預防工
作以網絡為前沿陣地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時代和科技發展的新要求。同時,高校采用的傳統的座談會或者心理談話等方式獲取大學生思想動態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是很好。可以說,網絡是高校獲取大學生思想動態的重要渠道,我們要高度重視。據調查,高校大學生相互交流的一大重要場所就是網絡。比如:論壇、微博、貼吧、微信、QQ、知乎等知名平臺,而這些平臺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都較高。比如:今天那個被刷屏的話題一定是大學生們所熱議的,或者一些平臺熱搜榜單上與大學生生活相關的話題。由此產生的不同的言論和聲音正在無聲無息地影響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大多數學生也會在這些平臺上發表自己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因此,高校教師可以借此來捕捉大學生的真實思想動態。據調查,目前很多高校的官方網站并沒有開通言論發表平臺,只是單純地以公布學校宣傳消息為主,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漏洞。這使得大學生的參與度不夠,學校網站的瀏覽量也很低。筆者認為高??梢酝ㄟ^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網絡渠道開設思想政治教育專題和言論發表平臺,還可以有針對性的開設網絡社會熱點問題的專題課程,讓大學生能夠正確認識社會熱點問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對于一些負面的熱點問題,高校教師也應利用網絡及時闡釋事件發生的始末,防止事件被歪曲或者異化??梢哉f,社會熱點問題與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對大學生的思想動態預防工作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
3.2將思政教學核心落在實處
高校思政教育應采用先進的教學形式,為學生營造生動愉悅的學習環境,采用榜樣激勵法、項目教學法等不同的形式,激發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幫助學生在多樣化的社會發展局勢中甄別信息。首先,教師展現出的思政引導,應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而并非口頭營造的虛無縹緲的形象。其次,思政教育能夠具備“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重要特點,在學生群體中能夠展現自身的優勢與特點。最后,思政教育中選擇的社會事件應當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聯系,在教育初期更是應從學生生活出發,選擇可見可感的話題開展教學。一旦事件脫離學生實際情況與能力范圍,也會導致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居家隔離”成為一場全民自覺的戰“疫”行動。人們在有限的空間內關注著那株看不見的病毒,“疫情數據忽上忽下,似是而非的信息、悲觀的預測和警告都帶來了更深層次的心理影響。高校在進行線上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當下社會熱點現象開展教學指導與幫助,在心理方面給予學生心理疏導,在家學習期間形成自律、高效的學習狀態。明確疫情期間我國政治主張,奠定穩定自信的生活、學習態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提高黨的基層組織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高校思政負責人應以提高思政科學化水平為抓手,結合“兩學一做”專題教育開展常態化工作。對于現階段大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局限進行詳細的研究,并且應當對于學生的就業需求和預期選擇進行指導和幫助。思政工作與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應當將思政工作落實在學生的生活中,而并非長篇大論的文字教學,學生在無趣的思政工作中不僅會產生思想政治學習的倦怠心理,在不能夠接受正確的思想引導環境下,自身的成長和發展也會受到阻礙。對于社會發展機制進行深刻的研究,改革高校思政工作的實質性內容,發揮思政工作對于大學生引導和促進作用。
4.結束語
現階段經濟建設步伐不僅促進我國政治體制的完善,也要求我國高校教育教學進行相應轉變。高校在自身人才培養和課程設計過程中也應當進行相應的革新,引導學生進行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創造思維方向的升級,進而培養適應當下市場需求的專業化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孟廣娟.社會熱點問題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價值探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31(6):61-63.
[2]魏星.社會熱點問題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