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選取寧波市高校316名大學生為樣本,就寧波創業環境對大學生創業傾向影響進行相關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創業環境中的社會經濟環境、創業能力、資金支持與大學生創業傾向呈顯著相關,因而要從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夯實社會經濟條件,推動高校創業教育,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等方面提高大學生創業傾向。
關鍵詞:創業環境;大學生;創業傾向
2019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的數量是834萬人,畢業生人數是建國時的397倍,是恢復高考時的50倍,我國大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與此同時,我國高校畢業生創業率已超3%,2019年大學生創業者達35萬,因此,積極鼓勵大學生創業既是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政策取向之一。現階段,以積極的態度,堅實的理論,健全的政策來引導大學生創業能有效促進就業,保障社會的和諧穩定,更能強化社會的創新意識,增強經濟活力。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取樣方法,抽取寧波5所高校大學生,發放電子問卷,回收316份。研究對象主要以本科生為主,有195人,占61.71%,大專生80人,占25.32%,碩士博士及以上學生41人,占12.98%。專業涉及理工類、健康衛生類等學科。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工具采用重慶工商大學馬越編制的《大學生創業傾向調查問卷》。該問卷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信息采集量表,第二部分為創業環境量表,設五個維度:政府政策、社會經濟環境、創業能力、資金支持、非資金支持,由25道題目構成,第三部分為創業傾向量表,由6道題目構成。
1.信度分析。對創業環境整體量表進行了可靠性分析,其各維度的Cronbach Alpha值均大于0.9,表明創業環境各維度對應的分量表和創業環境整體量表具有很好的可信度。
2.效度分析。通過對創業環境各分量進行了因子分析,來檢驗其結構效度。政府政策等分量的KMO值均大于0.8,對應的顯著性P值均為0.000<0.01,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均非常適合做因子分析。
創業傾向分量表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其KMO值為0.911>0.8,Bartlett 的球形度檢驗為1100.103,對應的顯著性P值為0.000<0.01,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說明創業傾向非常適合做因子分析。
二、相關性分析
通過相關性檢驗得到表1,政府政策、非資金支持與創業傾向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5,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不具有顯著線性相關關系;社會經濟條件、創業能力、資金支持與創業傾向的相關系數均大于0.5,具有顯著正相關關系。
三、提升對策
(一)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創業認可度。
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地進高校“推銷”自己的創業相關政策,尤其是大學生所關心的資金扶持政策等,激發大學生的創業興趣;依靠新媒體等平臺,加強對創業的引導宣傳,鼓勵自我奮斗的精神,永不言敗的魄力。大學生只有不斷接收這些“利好”信息,才會有動力去嘗試,提高他們的創業認可度。
(二)夯實社會經濟條件,強化創業文化。
創業需要良好的社會經濟條件,只要市場有需求、發展有機遇、利益有回報,就能促使大學生形成強大創業動力。政府部門可大力宣傳創業成功人士的創新精神等,發揮其榜樣作用,高校可以通過聘請創業成功人士來校進行“現身說法”等,強化以創新為核心的創業文化,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傾向。
(三)推動創業教育,提升創業能力。
高校應形成適合本校特色的創業教育體系,不但要有創新創業理論化的必修課,還需要挖掘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把創新意識、創業技能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營造全校創業的濃厚氛圍,達到教育的實效性。另一方面,高校應提供大學生創業實踐平臺,不僅組織創業賽事等實踐活動,結合校企合作,拓寬實踐內容,豐富實踐模式,提供校內創業項目孵化的實戰機會和起步資金的政策支持等,提升創業能力,提高創業成功率。
參考文獻:
[1]姜凡.創業環境對大學生創業傾向的影響研究——基于溫州本地大學生的實證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6Vol.30(11):69-80.
[2]任一波,大學生創業傾向影響因素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3(9):77-79.
[3]豐玉梅.理工類高校大學生創業傾向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5(12):109-111.
[4]馬越.創業環境對大學生創業傾向的影響因素研究——以重慶市為例[D].重慶工商大學,2014.
作者簡介:
張莉(1983年—),浙江寧波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
浙江省高職黨建研究會研究項目“創業環境對寧波市大學生創業傾向性的影響因素實證研究”(項目編號:2018B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