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賀
摘要:新課改明確要求音樂課程要以審美為核心,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動力,讓音樂課程充滿活力、樂趣和精彩。而音樂課程作為小學教學體系的基礎課程之一,在提升學生的視聽、音樂鑒賞能力,激發審美能力方面都占用重要位置,因此提升對小學音樂課的重視程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學音樂老師需要通過優化教學方式方法,打造高效的小學音樂課堂,讓學生們通過音樂的學習提升音樂綜合素養,為學生們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音樂;高效課堂
隨著新課改的積極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對于學生素質教育越發重視,小學音樂課程對于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怎樣把握住課堂的教學時間,如何優化教學方式方法,提升小學生的音樂課堂效率,是擺在每個一線小學音樂教師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就打造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途徑與大家交流探討。
一、激發興趣,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高效的學習離不開興趣的激發,如果學生們對知識沒有主動學習的興趣,沒有自主探索的沖動,那么學習大多數時候只是老師一個人講,學生們被動在聽。如何激發學生們的興趣,首先要從課程的導入著手。想要營造一堂生動有趣積極活躍的課堂,要起好頭,巧用情境法,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入手,打造高效的課堂。比如在學習《小紅帽》這個經典的兒歌時,借助情境就能很好的營造歌唱氛圍,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小紅帽的歌曲與故事自成一體,歌曲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通話故事,在正式學習之前,可以通過故事的引入,充分運用多媒體、故事卡片等,通過故事的引入,激發小學生們的學習欲望,更好的把握歌曲韻律節奏,了解歌曲含義。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拉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還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音樂學習不僅僅是學會唱歌,了解音律,更能由淺入深的讓學生們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核心要義和思想主旨,提升學生們的音樂綜合素養。
二、創新教學方法,帶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目前小學音樂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學方法的生硬保守,有些老師不注重音樂授課的質量,只是帶領學生們合唱即便歌曲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課堂上缺少新穎有趣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單一,扼殺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音樂可以啟迪人的心靈,達到震撼人心的力量,音樂同樣也能啟發學生們的思維,助力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因此創新音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是打造高效音樂課堂的必要條件。比如面對一首歌曲,學生們直接表示歌曲晦澀難懂,不想學習,或者由抵觸敷衍心理的時候老師應該怎么做呢?以經典的兒歌《我是一個粉刷匠》為例,單獨的進行歌唱無法激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將歌曲以說唱的形式與學生們進行分享,既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樂趣,又結合了當下流行音樂的說唱曲調,既迎合了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又能將流行音樂融合進入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使小學生們的學習音樂興趣更為濃厚,自主意識增強,提升課堂效率。
三、把握歌曲節奏,將音樂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小學音樂的教學除了讓學生們理解樂理,還要掌握音樂的節奏,音樂節奏作為樂曲的核心,是音樂的基礎,音樂因為有了節奏的存在而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在課堂上如何更好讓學生們理解音樂的節奏,如何用更為通俗易懂的方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打造高效課堂呢?任何藝術創作都離不開生活這片沃土,想要提升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就要讓音樂接地氣。比如學習《詠鵝》這個音樂課程時,訓練學生們的樂感,除了打拍子,還可以利用身邊的器皿,讓學生們感受音樂的節奏,一雙筷子,一個碗碟就能輕松的達到這個要求。同時這種方式既能活躍課堂氛圍,又能讓學生們發現存在于身邊的音樂身影,激發學生們濃厚的音樂學習興趣,可以一箭三雕。比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運用游戲然讓學生們理解音樂的節奏感,生活中有很多音樂的形式,汽車鳴笛、人們走路,大自然的風聲和鳥叫聲,都是音樂的表現形式,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這些聲音,并讓學生們進行模仿,感受音樂節奏的長短、力度和高低等等。可見,生活中我們身邊存在很多與音樂有關的事物,需要老師們以生活為藍本,引導學生們用音樂去了解生活,用生活去體會音樂,最終提升學生們的整體樂感,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綜合素養,打造高效課堂。
總之,小學音樂的教學,老師們不僅要認真研讀教材,還要注重豐富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們營造富有趣味性、生動性的音樂課堂,營造自由民主,積極活躍的音樂課堂氛圍,讓學生們愛上音樂,并在音樂學習中吸收更多的知識,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音樂的興趣,提升音樂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慧潔.全面優化教學,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J]北方音樂,2019-03.
[2]張艷.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J].中華少年,2018-25.
[3]李杰.淺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形式[J].北方音樂,2014-05.
[4]陳舒楊.淺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創編表演”[J].兒童音樂,2013-02.
[5]姜艷.小學生音樂課堂教學中氣氛控制的思考[J].教育藝術,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