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彬
目前,由于我國現代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進步,醫學臨床腔內碎石的技術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許多采用藥物進行保守治療但治療效果較差或者無效的腎盞結石患者,以及進行體外碎石但是結果失敗的腎盞結石患者均可以利用內鏡技術來進行治療,在內鏡技術當中輸尿管軟鏡碎石技術以及微創經皮腎取石技術是使用最多最為關鍵的兩種治療方法[1]。此次研究將針對這兩種治療方法進行不同大小腎盞結石以及位置不同的腎盞結石的治療效果對比,詳細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腎盞結石患者,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甲組和觀察乙組,每組37例。觀察甲組患者中男27例,女10例;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40.11±8.30)歲;其中21例患者的腎盞結石直徑≥2 cm,16例患者的腎盞結石直徑<2 cm。觀察乙組患者中男25例,女12例;年齡34~63歲,平均年齡(39.55±7.82)歲;其中19例患者的腎盞結石直徑≥2 cm,18例患者的腎盞結石直徑<2 cm。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患者無任何手術禁忌事項,并且患者的腎盞結石直徑均>1 cm,利用體外沖擊波對腎盞結石進行碎石且失敗的患者。
1.2 方法
1.2.1 觀察甲組 患者采用微創經皮腎取石術治療。首先醫護人員要在超聲的引導之下對患者進行經皮腎取石通道的構建,置入18Fr可撕開鞘,以及利用550 μm的鈥激光光纖,最后使用60 W 的功率對腎盞結石進行碎石[2]。
1.2.2 觀察乙組 患者采用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治療。首先醫護人員要在患者的體內置入輸尿管軟鏡擴張鞘,然后采用德國鉑立輸尿管軟鏡,之后對輸尿管擴張鞘緩進行操作緩慢的探入患者的腎孟,利用輸尿管軟鏡準確找到腎盞結石之后,利用200 μm 的鈥激光光纖,最后使用10~20 W 的功率對腎盞結石進行碎石[3]。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碎石成功率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術后并發癥包括術后發熱、尿路感染、術后出血。術后患者體內的結石直徑≤4 mm 則判定手術成功。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以及碎石成功率對比 觀察甲組結石直徑≥2 cm、結石直徑<2 cm 患者的手術時間均短于觀察乙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甲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高于觀察乙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甲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32.4%,顯著高于觀察乙組的5.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810,P=0.003<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以及碎石成功率對比[,n(%)]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以及碎石成功率對比[,n(%)]
注:與觀察乙組對比,aP<0.05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n(%)]
對腎盞結石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采用藥物進行排石,進行體外沖擊波進行碎石、還有經皮腎取石以及輸尿管軟鏡碎石術等[4]。采用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和經皮腎取石術的方式是較為新穎的方法,目前已經別臨床技術認可[5]。采用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對腎盞結石進行碎石有創傷小、安全系數較高的優勢,比較適合用在腎盞結石的直徑<2 cm 的腎盞結石患者、以及比較適合年紀較大、身體較弱、過于肥胖、患有出血性疾病、不適宜進行外沖擊波碎石、不適宜進行經皮腎取石術的腎盞結石患者;對于腎盞結石直徑在20~30 mm,或患有鹿角形結石等的患者也能夠作為此項技術的相對適應證[6]。輸尿管軟鏡碎石術的治療方法對于那些特殊型的腎結石,比如患有腎結石合并脊柱側彎或者肥胖等情況患者有著特有的優勢[7]。
微創經皮腎取石術的治療方法是在傳統的經皮腎取石術的技術之上加以改良,對其工作的通道進行了更細致的縮減,更好的減輕患者的損傷以及出血的情況[8]。此項技術的適應證分析如下:需要進行開放手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腎結石類型包含完全性的鹿角型結石與不完全性的鹿角型結石、直徑≥2 cm 的結石、出現明顯癥狀的腎盞結石、出現明顯癥狀的腎盞憩室內結石、利用體外沖擊波沒有成功粉碎的結石;還有一些較為特殊的腎結石,例如小兒腎結石、肥胖者腎結石、以及孤立腎合并結石梗阻等[9]。
在醫學臨床當中,對腎盞結石進行治療的各種方法各具優勢,在治療過程中為了更好的幫助患者提升其治療的效果和質量,就需要醫護人員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情況做出相應選擇。通過研究結果可以發現,運用微創經皮腎取石術的方法進行腎盞結石治療的成功率要比運用輸尿管軟鏡碎石術的治療成功率更高。研究還發現,運用微創經皮腎取石術手術時間要比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更短,由此也說明了微創經皮腎取石術的效果較好。但是,觀察甲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32.4%,顯著高于觀察乙組的5.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810,P=0.003<0.05)。
綜上所述,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和微創經皮腎取石術對腎盞結石患者的臨床療效各有千秋,因此在對腎盞結石患者進行手術之前要對其進行合適的治療方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