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 史相國
中藥是中醫辨證理論用于治療臨床疾病的重要手段。通過將中藥材進行加工炮制后制成中藥飲片,可以更加方便患者使用。作為中醫處方調制藥物,中藥飲片的原材料選擇和炮制過程對其質量和療效產生重大影響。根據調查顯示,中藥飲片普遍存在質量不合格問題。本研究對50例使用中藥飲片的患者進行調查,探討影響臨床中藥飲片質量和療效的主要因素?,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50例使用中藥飲片進行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對所有使用中藥飲片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包括中藥飲片炮制不規范、品種選擇、采收、初加工、產地、運輸、儲存和保管、凈選、農藥殘留、二次污染等情況,探討影響中藥飲片質量和臨床療效的原因。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分析患者治療效果以及影響中藥飲片質量和療效的原因。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臨床特征、癥狀消失,無不良反應;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改善,不良反應較少;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甚至加重,或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2.1 患者使用中藥飲片的治療效果 所有患者治療顯效15例、有效25例、無效10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
2.2 影響中藥飲片質量和療效的原因分析 影響中藥飲片質量和療效的主要影響因素為:炮制不規范占比最高為36.00%,其次是儲存和保管問題,占比為22.00%,中藥材原料的品種選擇問題占比為10.00%,采收、初加工、產地、凈選、農藥殘留問題占比均為4.00%,運輸、二次污染問題占比均為6.00%。見表1。

表1 影響中藥飲片質量和療效的原因分析(n,%)
3.1 中藥材原料問題
3.1.1 中藥材品種的選擇 由于中藥材是從天然植物中進行選材,其藥效雖然經過幾千年的研究,仍然沒有準確的定論。因此,對于中藥材品種的選擇出現了真偽難辨的現象[1]。經過科學修訂的中藥《藥典》中記錄了大部分中藥基源植物的藥用價值,但是目前一藥多元的現象普遍存在[2]。不同品種的藥材,其中藥成分和含量以及臨床功效都不相同。因此,在進行品種的選擇時會出現影響中藥質量的問題。例如,黨參就有素花黨參、川黨參和黨參3 個品種,雖然名字相同,但是其中藥成分有很大的區別。
3.1.2 中藥材的采收 研究認為,中藥材的采收在生長年限、季節上都有著明顯的不同,每一種藥材都有其生長年限和質量要求,在最適合的年限進行采收中藥材才能發揮其最佳功效。而不同的中藥材選擇合適的采收季節,其中藥成分和含量也會不同[3]。再加上采收時夾雜了一些非中藥成分或者中藥材的不同部位,用藥效果都會打折。
3.1.3 中藥材的產地 產地不同中藥材的品質和含量都有所不同。根據科學的解釋,不同地區的土壤、氣候、光照和水分都有所不同,造成了不同產地不同藥材的差異[4]。比如紫杉醇在云南西部生長的紅豆杉中的含量就比華東地區的含量高出很多,而就紫草來說,就有新疆、蒙古、西藏等多個產地。每一種紫草中的紫草萘醌色素含量都不相同,抑菌種類也不同,將其炮制成中藥飲片后臨床療效都會有所不同[5]。
3.1.4 運輸、儲存和保管問題 中藥材的收購主要是通過對藥農進行現場收購。收購以后的中藥材在運輸過程中包裝簡陋,沒有采取有效的保管措施,中藥材容易在風吹日曬雨淋中喪失其原有的功效[6]。加上其儲存和保管過程中沒有進行防蟲、防塵、防鼠等措施,也沒有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極易造成中藥材生蟲、霉變或者產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物質[7]。用這些原材料進行中藥飲片的炮制,其質量和療效可想而知。
3.2 中藥飲片加工炮制問題
3.2.1 凈選問題 中藥飲片在進行炮制之前需要對中藥材原料進行甄選,分出合格藥材和不合格藥材,剔除非藥用部位、蟲蛀、變質、發霉部分,清除藥材中的泥沙和雜質。在工作過程中,一些工作人員缺乏耐心或者責任感,沒有按照精選標準嚴格進行藥材篩選,導致一些不合格的中藥材流入下一道程序。在凈選過程中還要受到前幾道工序的影響,使凈選工作量加大。例如,在采收或者初加工過程中,地龍應該在捕捉后立即進行腹腔內的內臟和泥沙清除工作,否則其干燥后會難以清除。但是如果這一工作不到位,等到凈選程序時就會產生很多困難,影響凈選質量。又比如麻黃,其藥用部位主要在莖部,有發汗、利尿平喘的功效,根部只能用于止汗,如果在凈選時沒有對莖部、根部進行徹底的區分,使兩者互相摻雜則會影響使用功效[8]。有些黑心商家為了獲得經濟利益,故意摻雜,在炮制程序中很難進行甄別,嚴重影響藥物的療效。
3.2.2 飲片切制、炮制不規范 中藥飲片的加工程序分為切制和炮制兩道工序。切制就是將藥材切成片狀、絲狀、塊狀等的過程。通過切制,將中藥材的劑量進行準確配置。在切制過程中,由于工具或者技術不過關,導致藥材粘連,過薄或者過厚,都會影響飲片的功效。由此看來,中藥切片的厚薄、大小、長短、粗細與中藥煎制效果以及臨床療效有非常大的關系。如黨參飲片在切制時斜切過程中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比橫切多。炮制程序是中藥飲片制作中的核心程序,決定了中藥飲片的質量和療效。在我國,中藥飲片的炮制要遵循《中國藥典》及《炮制規范》中的相關規定,但是市場上對于這兩項規范的遵守情況不盡人意。很多商家為了省事或者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會在炮制過程中偷工減料,導致中藥飲片的質量大打折扣。例如,在炮制杜仲的過程中應該首先炒斷絲,待表面炒至焦黑后方可成功。如果炒制時間不夠會使浸出物含量不夠,如果炒制時間過長則會導致藥材灰化,失去藥效。還有一些商家簡化炮制工序,對于一些本該炒制和炙制的藥物采取烘干的方式,極大的降低了藥效。而天麻的炮制應該采用蒸制的方式,而有些商家為了省事,采用水煮的方式,影響了其藥效。中藥炮制中講究制作工序的嚴格執行,通過炒、蒸、煮、炙、曬等多種工藝,提高中藥材的藥用價值。市場上中藥飲片炮制不規范的問題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中藥飲片的質量和其臨床療效,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這一制作工序的監督和管理,以提高中藥飲片的治療價值。
3.2.3 農藥殘留及二次污染問題 由于我國自然生長的藥用植物資源有限,加上中藥材的需求量不斷的上升。一些藥農開始進行中草藥的批量種植和養殖。在種植和養殖過程中,為了防止病蟲害等問題,藥農會對其使用農藥或者肥料。這些農藥和肥料使用不規范,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農藥殘留,對中藥材產生很大的影響。其次,一些商家或者藥農為了中草藥更加美觀,采用硫磺熏藥。這種手段會導致中藥材中的二氧化硫(SO2)超標,不僅影響藥物療效,還會產生毒副作用。例如,黨參在夏季容易生蟲,使用硫磺熏制藥材能夠防止其長蟲;還有中藥穿山甲,市場上購買時會看到表面有灰粉,切面有透明色液體,味道入口咸,就是將穿山甲經過砂燙后放入防腐液中加工而成。
綜上所述,中藥飲片的質量和療效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需要針對這些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中藥飲片的治療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