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霞 周曙光 王森林 陳 果 徐云霞
剖宮產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受精卵著床于上次剖宮產子宮切口瘢痕處的一種異位妊娠,它是一個有時限的定義,被限制在早孕期(≤12周)[1]。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增加、二胎政策的全面落實,以及高齡產婦的增加,CSP發生率明顯增加[2]。II 型 CSP 由于其解剖位置、病理生理及疾病發展的特殊性,臨床上容易出現漏診、誤診,盲目清宮易出現大出血、子宮破裂,甚至切除子宮,危及生命,對個人和家庭來說都是巨大的經濟和精神負擔[3]。目前,II 型CSP尚無統一、規范的治療方案,為探討各種方法在治療Ⅱ型CSP中的優劣,本研究選擇3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II 型CSP,比較不同手術患者術中及術后恢復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安徽省婦幼保健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1例Ⅱ型CSP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陰式子宮瘢痕妊娠病灶清除術(transvaginal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debridement surgery,TCSPDS)組(31例)、腹腔鏡子宮瘢痕妊娠病灶清除術(laparoscopic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debridement surgery,LCSPDS)組(28例)與子宮動脈栓塞聯合清宮術(uae combined with uterine curettage,UCUC)組(22例)。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22~40歲,孕周≤12周者;②有剖宮產史,距離上次剖宮產時間>1年者;③由剖宮產造成的子宮瘢痕妊娠,且子宮下段橫向切口者;④確診為Ⅱ型CSP[4-5]者。排除標準:①年齡<22歲或>40歲者;②孕周>12周者;③距離上次剖宮產時間≤1 年者;④Ⅰ、Ⅲ型CSP者;⑤有傳染性疾病者;⑥有嚴重內科疾病或腫瘤史者;⑦無法配合后續研究者。本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與家屬自愿配合研究調查,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
1.3.1 術前準備 所有患者均在術前完善血、尿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心電圖、胸片、陰部彩超等檢查,排除手術禁忌證。
1.3.2 TCSPDS組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陰道拉鉤暴露宮頸,在膀胱宮頸間隙注入生理鹽水,切開膀胱宮頸筋膜,上推膀胱,切開病灶,吸出妊娠組織,修剪瘢痕,1-0可吸收線鎖邊縫合子宮切口,最后連續縫合宮頸前壁黏膜。
1.3.3 LCSPDS組 患者取仰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在臍輪及左側腹部作3個穿刺孔,打開膀胱腹膜反折,在膀胱與宮頸間隙注入生理鹽水,下推膀胱,單極切開病灶,大勺鉗取出妊娠組織,修剪瘢痕,1-0可吸收線鎖邊縫合子宮切口,最后連續縫合漿肌層。
1.3.4 UCUC組 患者取仰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在DSA機下穿刺股動脈,送入5F導管至雙側子宮動脈,排除子宮動脈畸形后,緩慢平穩注入710~1 000 μm的明膠海綿顆粒,栓塞后,再次造影,觀察栓塞效果。局部加壓包扎,肢體制動,平臥12 h。子宮動脈栓塞術后24~72 h行清宮術,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窺陰器暴露宮頸,探針探測宮腔方向及深度,53.2~66.5 kPa壓力吸去妊娠囊,再以26.6~39.9 kPa壓力清除蛻膜和殘余的絨毛組織。
1.3.5 術后處理 3組患者均給予抗菌藥物治療48 h預防感染,術后3 d復查血液β-HCG水平。術后每周復查β-HCG水平直至正常,術后1個月復查盆腔超聲。此外,對患者術后進行有效避孕方法指導,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建議手術6個月后妊娠。
1.4 觀察指標 觀察手術及術后康復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前及術后血紅蛋白水平、住院時間、治療費用、血β-HCG 降至正常時間、術后月經恢復時間等。統計并比較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發熱、疼痛、術后殘留、月經失調等。

2.1 3組患者術中情況比較 3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進行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TCSPDS組、LCSPDS組患者術中出血量高于UCU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CSPDS組、LCSPDS組患者手術時間長于UCUC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比較
注:與UCUC組比較,aP<0.05;與LCSPDS組比較,bP<0.05
2.2 3組患者治療情況及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3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醫療費用、術后月經恢復時間和血β-HCG降至正常時間進行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TCSPDS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醫療費用、術后月經恢復時間及β-HCG恢復至正常時間均優于LCSPDS組、UCU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3組患者治療情況及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注:與UCUC組比較,aP<0.05;與LCSPDS組比較,bP<0.05
2.3 3組患者Hb水平比較 3組患者術前、術后的Hb水平進行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3組患者手術前后Hb水平差值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4 3組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TCSPDS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2.90%,低于LCSPDS組、UCU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4 3組患者Hb水平比較

表5 3組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Ⅱ型 CSP 孕囊完全種植在瘢痕缺損處,并向膀胱及腹腔生長,妊娠早期極易發生出血甚至子宮破裂,風險極高[6]。目前,治療方法包括MTX藥物殺胚治療聯合清宮術、子宮動脈栓塞術、TCSPDS、LCSPDS、宮腔鏡下CSP妊娠物清除術等[7-10],但國內尚無公認的 CSP 治療指南,臨床醫師需根據患者個體情況以及治療經驗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術中出血量與手術時間方面,TCSPDS組、LCSPDS組患者均多于UCUC組,考慮可能與TCSPDS與LCSPDS術中需清除妊娠病灶、同時需切除上次妊娠的缺陷組織并加固縫合,導致手術時間較長,術中出血量較多有關,與劉盼等[8]研究結果一致。3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醫療費用、術后月經恢復時間及β-HCG恢復至正常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紀武等[11]研究結果一致;且TCSPDS組患者各指標值更低。3 組患者術前、術后Hb水平及手術前后差值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CSPDS組、LCSPDS組患者術中出血多于UCU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考慮為UCUC在行清宮術前已行子宮動脈栓塞術阻斷子宮血流。TCSPDS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2.090%,低于其他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彭影等[9]對TCSPDS與宮腹腔鏡聯合手術治療CSP進行比較,兩者在治療效果、并發癥等方面表現一致,但宮腹腔鏡聯合手術耗時更長、費用昂貴,且對手術器械要求高,表明TCSPDS更適宜各級醫院廣泛應用。
綜上所述,TCSPDS治療Ⅱ型CSP在住院時間、醫療費用、術后月經恢復時間、β-HCG恢復至正常時間及術后并發癥方面存在優勢,具有安全性高、價格低廉、手術創傷小等優點。TCSPDS治療CSP 確切有效,可以避免長時間的密切觀察,減輕患者的心理和經濟負擔,且所需器械和設備較簡單,適宜各級醫院廣泛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