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彤,施玲
(1.湖北科技學院 臨床醫(yī)學,湖北 咸寧 437100;2.湖北科技學院 婦產科,湖北 咸寧 437100)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臨床上比較少見,但是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習慣的改變,其發(fā)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該疾病是一種嚴重的妊娠合并癥,可以發(fā)生于妊娠的各個時期,以晚孕期最為多見,發(fā)病年齡多小于30 歲[1]。該疾病發(fā)病急、進展迅速、危害較大,嚴重情況甚至危及孕產婦及胎兒生命[2]。因此,該疾病的預防、早期診斷及及時有效的治療是臨床關注的重點。本臨床研究旨在探討不同孕期孕婦的血脂及血淀粉酶水平,分析兩者之間關系,以期提高臨床對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認識,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情況。選擇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來我院產科產檢孕婦337 名,入選孕婦只選取一次孕期抽血,其中早孕期孕婦112 名,中孕期孕婦121 名,晚孕期孕婦104 名,年齡22-35 歲,平均(28.66±3.71)歲,選取本院孕前檢查健康女性101 名為對照組,年齡21-34 歲,平均(27.35±4.68)歲。排除標準[3]:①排除胰腺、腮腺、肝臟疾病,②排除膽石癥、慢性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③飲用含酒精類飲品。所有孕婦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檢測方法。所有孕婦均進行空腹采集靜脈血,分離血清,檢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α-淀粉酶(α-AMY)的水平,均采用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試驗員為同一人,試劑在有效期內,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1.0 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0.05 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同孕期血脂水平比較。①三酰甘油(TG)水平比較,早孕組、中孕組、晚孕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T早孕組-對照組=11.82,P早孕組-對照組=0.0;T中孕組-對照組=20.41,P中孕組-對照組=0.0;T晚孕組-對照組=31.15,P晚孕組-對照組=0.0);早孕組與中孕組、晚孕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T早孕組-中孕組=-10.66,P早孕組-中孕組=0.0;T早孕組-晚孕組=-22.84,P早孕組-晚孕組=0.0);中孕組與晚孕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T中孕組-晚孕組=-11.31,P中孕組-晚孕組=0.0)。②總膽固醇(TC)水平比較,早孕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早孕組-對照組=-1.37,P早孕組-對照組=0.17>0.05);中孕組、晚孕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T中孕組-對照組=4.41,P中孕組-對照組=0.0;T晚孕組-對照組=15.10,P晚孕組-對照組=0.0);早孕組與中孕組、晚孕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T早孕組-中孕組=-6.81,P早孕組-中孕組=0.0;T早孕組-晚孕組=-18.00,P早孕組-晚孕組=0.0);中孕組與晚孕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T中孕組-晚孕組=-16.17,P中孕組-晚孕組=0.0),見表1。
表1 不同孕期血脂及血淀粉酶水平比較

表1 不同孕期血脂及血淀粉酶水平比較
分組 例數(shù) α-AMY(U/L) TG(mmol/L)TC(mmol/L)早孕組 112 55.93±10.67 1.70±0.30 4.44±0.53中孕組 121 54.32±9.70 2.17±0.37 4.82±0.28晚孕組 104 75.99±11.63 2.72±0.36 5.64±0.45對照組 101 48.89±10.60 1.56±0.36 4.54±0.58
2.2 不同孕期血淀粉酶水平比較。早孕組、中孕組、晚孕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T早孕組-對照組=4.82,P早孕組-對照組=0.0;T中孕組-對照組=3.98,P中孕組-對照組=0.0;T晚孕組-對照組=17.42,P晚孕組-對照組=0.0);早孕組與中孕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早孕組-中孕組=1.20,P早孕組-中孕組=0.23>0.05);早孕組與晚孕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T早孕組-晚孕組=-13.22,P早孕組-晚孕組=0.0);中孕組與晚孕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T中孕組-晚孕組=-15.03,P中孕組-晚孕組=0.0),見表1。
2.3 血脂水平與血淀粉酶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關性分析,α-淀粉酶(α-AMY)水平與總膽固醇(TC)存在正相關(r=0.523,P=0.00);α-淀粉酶(α-AMY)水平與三酰甘油(TG)水平也存在正相關(r=0.516,P=0.00)。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最常見的病因有膽道結石梗阻、先天性或獲得性高甘油三酯血癥,其他病因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胰腺解剖生理異常、藥物、胰腺腫瘤等[4],而在我國,孕婦是每個家庭的重點,高脂高蛋白飲食、少活動這些高危因素,不斷誘發(fā)胰腺炎的發(fā)生。分析其發(fā)病機制可能是[5]:三酰甘油分解產物游離脂肪酸水平急劇升高,直接損傷胰腺腺泡細胞和小血管;高脂血癥環(huán)境下,腺泡內PH 值下降,加速激活胰蛋白酶原,消化損傷腺泡細胞;高脂血癥誘發(fā)動脈粥樣硬化,激活血小板產生血栓素A2,導致內皮細胞受損,胰腺血液循環(huán)障礙,進而使胰腺缺血、壞死。本臨床研究顯示,與正常健康婦女比較,早孕組、中孕組、晚孕組三酰甘油(TG)水平顯著上升,并隨著孕周增加,三酰甘油(TG)水平逐漸上升,差異均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P<0.0);與正常健康婦女比較,中孕組、晚孕組總膽固醇(TC)水平顯著上升,并隨著孕周增加,總膽固醇(TC)水平逐漸上升,差異均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P<0.0)。
有文獻報道,妊娠本身對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影響較小,本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與正常健康婦女比較,早孕組、中孕組、晚孕組有上升趨勢,以晚孕期上升最為顯著,差異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P<0.0)。研究發(fā)現(xiàn),非胰腺炎高脂血癥妊娠婦女晚孕期血α-AMY 水平明顯高于非妊娠婦女平均水平,并且與TG水平呈正相關。本研究也證實,采用Pearson 相關性分析,α-淀粉酶(α-AMY)水平與總膽固醇(TC)存在正相關(r=0.523,P=0.00);α-淀粉酶(α-AMY)水平與三酰甘油(TG)水平也存在正相關(r=0.516,P=0.00)。分析其發(fā)生機制在于高脂血癥誘發(fā)胰腺高負荷,同時妊娠期受體內激素水平影響,腸道吸收能力加強,血液中血脂水平升高,損傷胰腺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微循環(huán)破壞,導致血清淀粉酶增加。本研究的337 例孕婦中有1 例孕晚期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由于篩查有效,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得到了有效治療及搶救。
綜上所述,建議在不同孕期篩查血脂水平及血清淀粉酶水平,積極控制高脂血癥,可以對妊娠期急性胰腺炎進行積極預防,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及時有效治療,提高孕婦及胎兒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