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晨曦
(陸軍第956 醫院 外二科,西藏 林芝 860000)
急性闌尾炎在臨床發病幾率較高,具有發病急、疼痛劇烈等特點,預見性較低,發病時患者往往伴隨強烈的腹痛、嘔吐、惡心等癥狀,且在青壯年群體中較為多見[1]。為了針對護理工作對于急性闌尾炎患者預后影響進行探討,筆者將我院內科近年來收治的72 例急性闌尾炎患者臨床資料用于本次研究對象,設立對比組從而開展具體探討,詳細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內科在2017 年3 月至2018 年7月的72 例急性闌尾炎行手術治療的病例資料,其中急性化膿性闌尾炎26 例、急性壞疽性闌尾炎27 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9 例,患者年齡22-59 歲,男38 例,女34 例;平均(39.0±2.0)歲。組1:36 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8 例、急性壞疽性闌尾炎13 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5 例,患者年齡23-58 歲,男20 例,女16 例;平均(40.0±1.5)歲;組2:36 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8 例、急性壞疽性闌尾炎14 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4 例,患者年齡22-59 歲,男18 例,女18 例;平均(41.0±1.0)歲。經檢驗,兩組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組1 患者接受常規護理,組2 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聯合護理干預。護理干預內容如下。入院之初,要協助醫生完善相關檢查,做到明確診斷;若患者血常規與尿常規血象較高,腹部體征有壓痛、反跳痛均可支持闌尾炎的明確診斷[2]。①心理護理。急性闌尾炎病情發作迅速且疼痛感強,患者及家屬往往猝不及防,故往往因對該病以及手術本身缺乏一定了解而容易出現恐慌、焦慮之感。護理人員要及時為其提供心理疏導,并簡潔明了的介紹病情,耐心講解,幫助患者實現心理建設[3]。②術前指導。向患者介紹手術環境、手術過程以及主治醫生,強調在術前6 h 禁食禁水,若體虛則需要行靜脈補液;指導患者應對緊張時,以大口、深呼吸來平復心情,并以前期成功治愈案例來增加患者信心[4]。③術后護理。主要涉及切口護理、功能鍛煉。術后手術切口難免會出現一定的疼痛感等不適感,要叮囑患者不可碰觸傷口,保持傷口附近清潔、干燥,如若有紅腫、滲血或滲液情況出現,要及時換藥并在必要時請醫生處理[5]。根據康復期間患者具體情況來進行適度的功能鍛煉,降低腸粘連發生幾率,同時也不可對于傷口產生過大的擠壓、沖擊與拉扯。鍛煉要循序漸進,可逐漸由簡單的床上翻身、伸展四肢,過渡到下床慢行,再到適度運動。同時,要指導患者術后不要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吃半流質食物,增進吸收并保持必要的營養攝入[6]。
1.3 效果評價方面。以患者術后身體狀況(包括首次下床及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作為護理效果評價方面。
1.4 統計學分析。以SPSS 18.0 統計學軟件對于組1、組2臨床護理數據進行顯著性檢驗,若P<0.05 則差異顯著。
2.1 患者術后身體狀況。研究結果顯示,與組1 相比,組2患者首次下床時間、首次排氣時間均顯著提前,且住院時長顯著減小,兩組術后狀況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組1、組2 患者術后恢復狀況相關情況

表1 組1、組2 患者術后恢復狀況相關情況
分組 例數 首次間下(h床)時 首次排氣時間(h)住院時間(d)組1 36 16.75±3.15 25.74±1.80 9.67±2.18組2 36 12.25±2.10 19.45±1.74 5.50±1.58 P - <0.05 <0.05 <0.05
2.2 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術后組1 共有4 例患者出現術后并發癥,并發癥發生幾率為11.11%,組2 共有2 例,并發癥幾率為2.28%,P<0.05,詳細數據如表2 所示。

表2 組1、組2 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n,%)
人體闌尾特殊結構致使其感染發炎幾率,急性闌尾炎作為闌尾炎的一種,發病幾率較高,對于人們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作為外科作為常見的急腹癥之一,患者多以右下側腹痛并帶有轉移性為主要病癥特點,同時帶有固定點壓痛,臨床醫學表明,手術切除是治療的最佳方式[7]。然而,因急性闌尾炎發病急,往往令患者始料不及便出現強烈疼痛,故患者往往在確診并得知需要接受手術治療時會產生強烈的焦急甚至恐慌情緒,且咎于對疾病本身認識的不足而疏于對相關知識的認知。從這一層面來看,住院期間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非常必要,能夠從患者角度出發,真正凸顯對于患者的切實關心,而制定人性化護理策略,并在圍術期給予詳細的指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