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琴
(湖北省荊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湖北 荊州 434020)
子宮肌瘤是臨床常見疾病,其主要發生于中年女性,發病率居高不下,給女性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威脅。此類患者在初期,沒有明顯的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月經不調、白帶增多等癥狀,還會出現腰痛腹痛情況,影響其正常生活[1-2],若不及時治療,容易引發輸卵管病變,演變為宮頸癌。目前,臨床治療此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手術將肌瘤切除,但由于手術的創傷性,要加強手術室護理,以此減輕患者心理壓力,緩解其緊張情緒,從而達到最佳的手術效果。本文以我院子宮肌瘤患者為例,分析人性化服務在其手術室護理中的運用價值,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借鑒意義。
1.1 一般資料。研究于2018 年4 月至2019 年6 月在我院進行,抽取此時間段的子宮肌瘤手術患者110 例,依據奇偶平分法,分成兩個小組:實驗組(55 例)與參照組(55 例);統計資料得知,實驗組年齡為37-48 歲,平均(42.31±0.57)歲;參照組年齡為39-47,平均(42.32±0.61)歲。數據經計算,差異不顯著,統計學不存在意義(P>0.05)。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此次研究進行了審核批準,患者均在自愿的原則下,簽署了同意書。研究納入:經臨床相關診斷,確診為子宮肌瘤者、自愿接受手術者;排除:精神疾病者、保守治療者。
1.2 護理方法。參照組運用常規護理法,在患者手術前,協助其完成相關檢查,并做好術中護理工作,術后指導工作等。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加行人性化服務,具體措施為:①手術前:了解患者身體情況,包括心率、血壓等指標;以溫和的態度與患者溝通,并對其講解子宮肌瘤手術的相關事項,增強患者治療信心,使其信任醫務人員,從而積極配合手術,為順利手術奠定基礎;評估患者術前心理狀態,如其存在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要及時進行疏導,傾聽患者對手術的顧慮,并耐心解答其提出的問題[3],讓患者放松身心,相信醫務人員,以良好的身心狀態迎接手術;②手術中:護理人員要協助醫生完成手術操作,同時密切關注患者情況,監測其生命體征,手術過程要堅持無菌原則,以免出現感染;調節好手術室的溫度與濕度,提升患者舒適度,減輕其緊張感;對患者裸露在外的皮膚使用毛毯覆蓋,給予患者充分尊重,并防止體溫流失;手術成功后,第一時間告訴患者,讓其放心;③手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定期詢問患者狀況,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并幫助患者選擇舒適的體位,輸液后及時調整,避免壓瘡的發生;術后飲食以流食為主[4],但要保證營養充足,選擇蛋白高的食物,不要食用辛辣生冷食物,隨著病情的好轉,可以指導患者適當下床活動。
1.4 觀察指標。①生活質量:以我院自制的生活質量量表評估,評價指標有:社會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軀體活動、角色功能等,每個指標總分為100 分,分數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②手術情況:術中出血量、術后下床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③護理滿意度:以問卷形式調查,總分數設置為100 分,80 分及以上為非常滿意;60-79 分為基本滿意;59 分及以下為不滿意。
1.5 統計學意義。運用軟件SPSS 17.0 計算數據,計量以(±s)顯示,計數以(n,%)顯示,分別行t 與χ2檢驗,結果P<0.05 時,說明統計學含有意義。
2.1 生活質量分析。表1 顯示,經不同護理模式后,實驗組各項指標改善明顯,與參照組對比,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
表1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表1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組別 例數 軀體活動 情緒功能 認知功能 角色功能 社會功能實驗組 55 90.12±0.24 90.54±0.34 89.75±0.25 88.67±0.94 91.46±0.85參照組 55 75.63±0.82 80.28±0.74 72.19±0.69 73.59±0.52 75.18±0.48 t - 125.7732 93.4343 177.4486 104.1069 138.9603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對比兩組指標。兩組數據經對比,實驗組各項指標恢復的更快,且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檢驗得知,統計學存在意義(P<0.05),如表2 所示。
2.3 兩組滿意度對比。從表3 可以得知,患者更加滿意實驗組護理效果,組間顯示了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子宮肌瘤等疾病也受到了女性重視。子宮肌瘤在婦科比較常見,其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嚴重威脅患者生活質量。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此病可以在早期被發現,但若不及時治療,也會加重患者病情,增加其痛苦[5-6]。目前,臨床治療子宮肌瘤主要有藥物療法與手術療法兩種,藥物治療雖然能緩解癥狀,但不能徹底根治,很容易復發此病。而手術是將肌瘤切除,其治療更加徹底,所以逐漸被患者采納。雖然手術具有很好的效果,但也會給患者身體帶來傷害,因此,手術室護理非常必要。常規的手術室護理存在很多不足,護理措施不夠全面,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導致護理效果一般,需要進一步強化。人性化服務的加入,豐富了手術室護理的內容,增添了許多細節,可以讓患者全方位接受護理服務。人性化手術室護理以人為中心開展活動,立足于患者實際情況,在術前、術中、術后,給予其充分的人文關懷,讓其感受到尊重,以此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讓患者更加信任依賴醫務人員[7],為手術成功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此模式也體現了人性化的理念,使患者能夠感受到舒適,以此提高醫院護理質量。本次研究中,患者手術室護理中,實施人性化服務措施以后,生活質量改善明顯,各項功能評分均上升,與參照組差異顯著,顯示了此方法的有效性。而在護理成效方面,實驗組術中出血量減少,術后可以盡早下床活動,間接縮短了其住院時間,說明人性化服務的實施,可以保證手術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患者康復速度;在護理滿意度上,實驗組概率顯示為94.55%,遠遠高于參照組的81.82%,說明患者更滿意人性化護理效果,有利于增進護患感情,減少護患糾紛。
表2 兩組手術情況對比

表2 兩組手術情況對比
組別 例數 術(中m出L血)量下床(活h動)時 間住院時間(d)實驗組 55 100.37±1.28 25.86±1.24 6.24±0.35參照組 55 132.68±1.38 35.67±1.39 9.34±0.26 t - 127.3048 39.0574 52.7292 P - 0.0000 0.0000 0.0000

表3 比較患者滿意度[n(%)]
綜上所述,結合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的臨床特點,在其手術室護理中實施人性化服務,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還提升了醫院整體服務質量,為醫院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