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


【摘 要】利用思維可視化的理論,用思維導圖等形式,展現文本知識,整理有效信息,加強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拓展學生發散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語文閱讀教學價值。
【關鍵詞】閱讀教學 思維可視化 師生成長
閱讀可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聯想能力和發散思維。但是,當下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和思維品質的提升。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以純閱讀和朗讀為主,認知層次低,只有文字的刺激,學生思維沒有得到鍛煉,發散思維的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培養。二是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真正的體現。筆者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探索把思維可視化工具導入閱讀教學全過程,發揮思維導圖等思維可視化工具的作用,幫助學生將課本內容明晰外化出來,推動學生內在思維的高效運行。
一、思維可視化的價值追求
一是將文字理解化為思維碰撞。要破解學生參與度低、課堂活躍度低的問題,必須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趣味性。筆者探索通過思維導圖這一思維可視化工具,創造新的感受和情境,從文字刺激的單一刺激,增加為復合型、多樣化的思維發散和思維碰撞,全面激發學生學習思考潛能。在教學實踐中,要創造性地抓好和實施“導”與“激”兩項關鍵點。一是“導”,即在正確運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形式的基礎上,明確把學生的思維焦點引導聚焦到學習內容中最有價值和最核心的問題上來;二是“激”,即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具象化的思考和呈現,并與之交流互動,肯定和支持學生的獨特思考,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主動探索新的知識和體驗,由此強化教學互動。
二是將單一灌輸化為思維共振。改進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閱讀實踐,離不開生生間、師生間、師生與文本之間、師生與課堂教學氛圍之間的深度互動、有效互動。筆者在教學中注重靈活應用思維導圖,深入挖掘教學中的任務重點,讓學生圍繞這個重點,引導他們構建體現自身獨特個性的思維導圖,有效激活學生思考的主動性和互動性,幫助學生思考串聯、運用知識,變教師單一灌輸為師生互動、思維共振、共同提高。
三是將表面理解化為深度體驗。學生在思維可視化目標指引下,不斷嘗試思維拓展,不斷產生思維碰撞,探尋對文本不同的理解和可能的發展方向,在相互交流中預測和印證、改變、更新自己的思維方向和思考重點,在反復對比和互動中,最后達成思維可視成果。思維導圖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更能促進綜合思維能力的不斷提升,使學生在個性化閱讀思考、表達的過程中,持續不斷地獲得新鮮的思維經驗,尋找到自己的價值。
二、思維可視化的教學實踐案例
本文以《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課堂教學為例,進行分析介紹。
1.有的放矢,明確教學目標點
常規的語文閱讀教學偏重于讓學生反復朗讀文本,通過找關鍵詞、品讀句子,來形成對文本的整體感知。這樣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學生興趣沒有得到有效激發,思維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筆者嘗試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建立與文本對話的新模式,搭建邏輯思考空間,實現整體理解感悟。例如,在教授《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時,筆者讓學生們在思維導圖的設計和幫助下,一邊閱讀文本,一邊預測文本故事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邊閱讀邊預測的樂趣。引導學生嘗試根據文本或課文的題目,初步預測故事的主要內容,并根據故事的實際內容來修正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2.外化思維,豐富延伸邏輯線
筆者引入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抓住文章的“核心主題”,并據此進行發散思考,引導學生進一步抓住主要內容與次要內容,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例如,在教授《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時,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胡蘿卜先生遇到鳥太太之后,會發生什么故事?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受故事前面不斷重復的情節影響,學生延伸出多條分支—做成小兔子的項鏈、幫鼴鼠老師過馬路、幫助小狗脫險等故
事(見圖1)。根據學生回答,梳理導圖。通過思維導圖的建立和完善,學生主動開展思考,更加深入地預測文本,建立完善邏輯思維,鍛煉了理解和表達的能力。
圖1
3.互動交流,培養多種思維力
在初步梳理思維導圖后,引導學生練習一邊讀一邊根據故事題目、插圖、故事內容、生活經驗等,有依據地預測故事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并與同學交流自己這樣預測的原因。再引導學生讀課文,對照課文的故事,看看自己的預測與原文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加強對故事的理解。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轉折情節的預測(見圖2),分析事物間的關聯與邏輯,捕捉、記錄自己思維運動過程中的豐富靈感,并有順序地描繪,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本,進行縝密而富有邏輯性的思考。整個課堂教學完成下來,學生對文本和事物的認識更加客觀、全面,提高了比較分析能力,拓展了思維深度。這一教學實踐也凸顯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創新性的變革。
圖2
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最終要體現為自主表達能力的生成和完善。通過引導和鼓勵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學生能夠把文本閱讀形成的思考綜合起來,并從課內學習的思維圖散發開去,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作者單位:昆明滇池度假區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肖佳曉
xiaoj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