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萍

王杰清中國(廣西)壯語春晚創始人、總導演
中國(廣西)壯語春晚創始人、總導演王杰清,多年來把傳承壯族文化融入自己的血液,由他創辦的中國壯語春節聯歡晚會、中國壯鄉校園民族文化藝術節連續4年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壯族文化魅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王杰清敢于擔當、勇于奉獻,號召愛心人士及單位開展抗疫愛心活動,捐資捐物,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身為媒體人,王杰清平時經常號召和組織自己的團隊及其他愛心人士去養老院看望老人,給孤兒院的孩子們帶去溫暖,給駐扎在邊防的部隊官兵送去慰問品。
今年疫情期間,在做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宣傳報道工作的同時,王杰清弘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積極匯聚慈善力量,組織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捐款捐物,為解決防疫前線物資匱乏問題,盡一份責任。
他出資2.9萬元購買電子測溫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組織廣西靖天保安公司、武鳴聯合村三山屯等多家愛心單位及愛心人士,分別向武漢、廣西忻城縣和馬山縣金釵鎮、南寧市城市應急聯動中心及南寧市多個派出所,捐助醫用口罩、護目鏡、消毒酒精、毛節瓜、大米等一大批防疫物資。
此次疫情期間,在王杰清的努力下,捐贈物資總價值達48萬多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力量。

王杰清在2020壯語春晚現場。
1月18日晚,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支持指導的2020中國(廣西)壯語春節聯歡晚會在南寧舉辦。晚會歷時兩個多小時,涵蓋舞蹈、聲樂、雜技、小品等表演形式。
壯語春晚自2017年第一次舉辦以來,王杰清率領團隊已連續策劃導演了4屆。通過新媒體直播后,2020壯語春晚點播量達1.2億人次,評論1.5萬多條。
本屆壯語春晚采用全媒體平臺互動直播、音頻傳播、文字圖片新聞報道等形式,同時在10多家電視臺播出。本屆壯語春晚最大的亮點是全程使用壯語主持和演出,以“壯美廣西民族情、同心共筑中國夢”為主題,分為贊美新時代、壯美新廣西、大美新中國、共圓新夢想4個篇章。
用壯歌贊美中國新時代,用壯舞展現廣西新風采,本屆春晚向觀眾展示了壯族原生態文化,帶領觀眾領略壯鄉之美,歌唱脫貧攻堅成果,展望美好小康新生活。
在王杰清等人的努力下,壯語春晚節目質量力求精湛。導演組在每屆春晚舉辦前都向社會公開征集節目、演員和主持人,邀請區內外藝術家對征集來的節目精雕細琢,力爭將最優秀的壯語節目搬上舞臺。
組委會還邀請自治區民語委壯語文專家將主持詞、歌詞用壯漢兩種文字,在電視、網絡同步播出,節目單、工作證、演員證、榮譽證書等均采用壯漢兩種文字。
2020壯語春晚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支持指導,綠色廣西融媒體中心和中國(廣西)壯語春節聯歡晚會組委會主辦,廣西新聞網紅水河旅游頻道和廣西紅水河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承辦,廣西電視臺《綠色廣西》欄目等共同協辦。
廣西是全國壯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大多數壯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都講壯語,他們喜歡壯語廣播節目、壯語電視節目、用壯語配音的電影,壯語春晚引起轟動效應,是壯族群眾精神生活需要的集中體現。
“語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一個人首先應該掌握和使用好自己的民族語言?!蓖踅芮逭f。
壯語春晚除了受到壯族人民群眾歡迎,同時也得到廣西各族群眾的認可。廣西各民族有著親如一家的優良傳統,各民族不斷加強交往交流交融,各族人民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不斷增強。壯語春晚在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共同建設繁榮穩定和諧邊疆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對于壯語春晚能否一直辦下去,在王杰清看來,隨著壯語春晚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相信會獲得越來越多人的支持,支持壯民族文化更好地發展,為加強壯族與全國各民族之間團結互助貢獻力量。
作為廣西特有的民族藝術品牌,壯語春晚開啟了廣西民族語言類春晚的先河。王杰清說,春晚增強了廣西各族人民的價值認同和民族榮譽感、自豪感,已成為激勵壯族及廣西其他各族人民奮發向上的力量,在建設民族文化強區過程中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