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仲夫
【內容摘要】處于初中階段的青少年正經歷青春期,身體的生長速度在加快的同時,學生的心智和情感也更為豐富,初中時期也是學生經歷青春期,情感豐富、容易叛逆的時期,這個時候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較其它時期就顯得更為重要。學校對于學生的教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各個學科中,語文因為人文性的特點,是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載體。但是現階段的初中的語文課程仍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對于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仍需要進行不斷的改進。
【關鍵詞】初中語文 情感教育 存在問題 解決方法
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引起的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能夠有正確的價值觀,語文學科是情感教育的良好載體。在初中時期,學生處于懵懂時期,缺乏處事能力,不能準確的表達自身情感。而語言的能力是強大的,所以要在語文學習時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情感輸出,使學生能夠擁有正直善良的品性和獨特的人格魅力。
一、啟發學生對作者思想有充分了解
1.教師要對學生有人文關懷
初中階段的學生,伴隨身體增長速度增加的同時,心智和學習能力的增速也在增加,但是他們的心智和情感都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面對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沒有能力去很好的解決,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懷,來幫助他們成長,教師與學生之間良性互動,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對語文學習大有益處。
2.啟發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對于初中階段的文章,不止是對字詞的理解記憶,還需要學生理解作者創作的情感,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理解作者的情感,可以站在當時的那個時代背景的角度上更好的去體會作者心中所感,這樣一來,對文章就會有更加透徹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白楊禮贊》一文中,首句中的我贊美白楊樹!可以體會到作者對白楊樹崇高的敬意和熱烈的喜愛。每篇文章都折射出不同的人文風景,是那個特定時代的縮影。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對情感教育進行合理引導,也可以影響學生的心性,充實學生自身的情感價值。
二、強化學生對文章的閱讀
由個人傳達出來的情感經過聲情并茂的方式表現出來,很容易感染周圍的人,帶動整個氛圍。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往往會先做一個示范,使個人情感能夠傳達給學生,然后對學生進行情緒上的引導,融情于景。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那么學習文章就相對簡單一些。因為學生對文章走了一個心路歷程,感悟會更加真實深切。學生如果不知道怎么才能融入情感,找不到感覺,可以反復研讀文章,文章讀的次數多了,傳達出來的價值觀念就會躍然紙上,通過強化文章閱讀的方法,使學生情感更加豐富。
三、增強師生間的溝通
為人師表,在各個方面都要以身作則,事無巨細,用自己的態度去引導學生。初中生正是青春叛逆期,容易產生很多煩惱,感到迷茫,精力不夠集中,學習效率不高。以往教育中,學生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天性得不到施展,教師只是一味重視學生成績,而不關注學生身心,對于學生的想法總是輕易抹殺,不認可學生做法,初中生情感細膩,承受能力較弱,教師要考慮到這點,要給予學生適當的關懷,關心學生的成長,發現學生存在問題,能夠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開解。增進與學生的距離,了解學生成長所需,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合理安排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教育質量和課堂效率。
四、多元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情感
1.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價值理念,知識是不斷前進更新的過程,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積極學習新知識,充實自身的知識體系,教師學識淵博,學生也會獲取更多的知識財富。所以教師要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質量,推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2.制造多種情感教育方式
傳統教學中,忽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語文課堂上缺少活力,死氣沉沉,教師進行語文教學時并沒有過多的情感注入,情感表達方式單一,一味的灌輸式傳授知識,缺少與學生情感上的互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大大降低了學習的效率,是很不利的。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注意與學生的情感互動,初中生情感較為豐富,所以教師要抓住這點,合理引導學生情感。
3.創設情感強化學生語文課文學習情感感受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完成對文章的講解,把語文文章中出現的圖景,動作通過幻燈片的形式傳達到學生眼前,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好的代入情感,悅目養神,使學生心情愉悅,產生美的享受,去感作者所感,悟作者所悟。教師也可以利用文章組織一個課堂情景劇,讓學生模仿文中角色,運用合適人物的腔調,一些場景布置,對話內容,使學生能夠跨越維度去接觸到發生的背景,更好的感悟人物情感。
4.明確初中語文教學的定位
傳統語文教學中,只重視理論知識的傳導和學生品德的教育,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所以在語文課堂上,學生覺得很是枯燥,對學習沒有動力。這與語文本身生動化教學的理念不符合,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因為教師一直是為了教學進度和成績為準,學生也只是一味的聽從教師安排,使語文課堂缺少生機。所以,教師要學會反思以往的教學方法,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注入情感教育,實現語文教學的價值。
5.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展望
語文是引導學生性格,觀點,為人處事態度的重要知識學科,情感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滌蕩心靈,陶冶性情。
6.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不斷滲透
情感教育不僅只是適用于閱讀文章的講述,對詩詞的鑒賞更需要引入情感教育。教師由于長時間對學生的理論知識教育,不知道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從何入手而無計可施。教師可以借助音樂來傳達文章的背景,例如對蘇軾水調歌頭的學習,可以播放同名歌曲,使學生能夠深入其中,渲染出氣氛,使學生能夠與作者產生共鳴,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結束語
情感教育是語文教育的重點,也是語文的人文價值之所在,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去更好的理解文章,感悟情感,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通過傳達出來的正確價值觀念對學生的成長起到推動作用,使人格更加健全,涵養心性,更好的獲取知識,實現自身價值。語文教學注入情感教育,使教學效果更加理想,使教育事業發展更為完善。
【參考文獻】
[1]楊國麗.情感教育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0(12):207.
[2]朱振旺.試析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語文,2017(24).
[3]王開發.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索[J].考試周刊,2019(34).
(作者單位:甘肅省康樂縣白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