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寬 高建平 周丹紅 袁媛 馬中元
摘 要:利用上高縣環保局(上高中學)PM2.5濃度、空氣質量指數、氣溫、濕度、風速、降水等資料,結合上高縣降水、溫度、風速、濕度等氣象要素,結合江西雷達拼圖資料,采用統計學、滑動平均、線性方程等方法,對上高縣2017年4月~2019年3月(二年)的逐小時AQI空氣質量指數與氣象要素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研究,結果表明:1.夏天氣溫高,近地面對流活動越強,大氣層結越不穩定,污染物易于擴散,同理冬天氣溫低,對流活動越弱,大氣層結越穩定,污染物不易擴散,堆積使濃度升高。2.AQI(PM2.5)與風速呈負相關性,在風速減弱時,風速對污染物的擴散作用減弱,AQI(PM2.5)增大。在風速增大時,風速對污染物的擴散作用增加,AQI(PM2.5)下降。3.AQI(PM2.5)與降水量呈負相關性,當降水量增大時,降水對污染物的吸附沉降增大,AQI(PM2.5)下降。AQI(PM2.5)在一天當中與濕度呈正相關性。4.受到天氣過程影響時,會產生氣象要素的變化,從而影響AQI(PM2.5)的變化。當產生降水及風速增大時,對空氣質量很較好的凈化作用。副熱帶高壓控制時,大氣對流活動頻繁,對污染物有擴散作用,AQI整體良好,高壓脊控制時,大氣穩定利于污染物的積累,AQI升高,空氣質量降低。
關鍵詞:AQI;PM2.5;氣象要素;溫度;降水;風速
本文利用上高縣環保局(上高中學)PM2.5濃度、空氣質量指數、氣溫、濕度、風速、降水等資料,結合上高縣降水、溫度、風速、濕度等氣象要素,結合江西雷達拼圖資料,采用統計學、滑動平均、線性方程等方法,對上高縣2017年4月~2019年3月(二年)的逐小時AQI空氣質量指數與氣象要素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研究,試圖分析上高城區氣象條件與空氣質量AQI變化規律,了解各種氣象要素與空氣質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制作氣象要素與AQI要素關系的產品圖,為上高的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工作提供參考,提高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為上高大氣污染防治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一、資料來源
空氣資料AQI數據來源于上高縣環保局監測站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二年)上高中學觀測站,數據包含:PM2.5、PM10、SO2、NO2、O3、CO等要素。
氣象要素來源于上高縣氣象局自動觀測站,數據包括:氣溫、濕度、風速、降水等數據。
二、AQI與氣象要素的變化
(一)AQI年變化
由兩年AQI趨勢和AQI五次滑動日平均(圖1、圖2)可以看出AQI整體隨時間呈正態分布,夏季存在低值區,冬季存在高值區,并且夏季波動較小,冬季波動較大,這是由于大氣自凈能力在春、夏季表現出沿海地區小,內陸地區大的分布;到了秋、冬季,沿海地區大氣自凈能力增大,內陸地區則減小;自凈能力的增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造成了上高地區AQI夏季降低,冬季升高的分布;同時夏天氣溫越高,近地面對流活動越強,大氣層結越不穩定,污染物易于擴散,同理冬天氣溫低,對流活動越弱,大氣層結越穩定,污染物不易擴散,堆積使濃度升高。從而造成了(圖1圖2)在冬季夏季有兩個極值區。
(二)AQI與氣象要素的變化
1.AQI與溫度的變化。整體分析:溫度與AQI呈反比關系,在溫度升高時,AQI整體呈減小趨勢,即空氣質量變好,在溫度降低時,AQI整體呈上升趨勢,即空氣質量變差。并在6~9月有明顯的低值區。同時隨著氣溫的降低,在11月至次年2月有明顯的高值區存在,AQI在年分布中,與溫度的關系呈反比。
2.AQI與濕度的變化。整體分析:濕度與AQI年變化呈正相關性,在濕度升高時,AQI對應的有所上升;在濕度降低時,AQI對應的有所降低。且在濕度與AQI的日變化中,呈現正態分布,在夜晚濕度增大,AQI也隨之增大,隨著白天濕度減小,AQI也隨之增大。
3.AQI與風速的變化。整體分析:AQI與風速呈負相關性,在冬季風速減弱時,風速對污染物的擴散作用減弱,AQI增大。在夏季風速增大時,風速對污染物的擴散作用增加,AQI下降,改善空氣。
4.AQI與降水的變化。整體分析出:降水與AQI呈負相關性,當雨季時來臨時,AQI有明顯的下降趨勢,這是降水可以吸附大氣中的大量污染物,隨降水降落到地面,從而凈化空氣。雨季結束后,降水減少,相應降水的凈化功能減弱,AQI整體明顯回升。
由此得知:AQI整體來說與氣象條件呈一定相關性,在秋冬(非雨季)AQI升高,春夏(雨季)AQI降低。同一時間段內,可能影響AQI的要素有很多,但各要素的影響程度有所不同,還需具體分析。同時,在相關性之外,還存在一些波動,這些波動是由降水天氣過程產生的,這也會在后面具體分析。
三、不同天氣形勢下PM2.5的變化
(一)副熱帶高壓時PM2.5的變化
當上高地區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時,最高氣溫維持在35℃以上,整體空氣質量變好,AQI(PM2.5)都在100以下,空氣質量良好。同時溫度與AQI(PM2.5)呈負相關性,在溫度升高時,AQI(PM2.5)整體呈減小趨勢,即空氣質量變好,在溫度降低時,AQI整體呈上升趨勢,即空氣質量變差。這是因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午后氣溫升高,近地面對流活動越強,大氣層結越不穩定,污染物易于擴散,同理夜間氣溫降低,對流活動越弱,大氣層結越穩定,污染物不易擴散,堆積使濃度升高。
(二)高壓脊時PM2.5的變化
上高地區受高壓脊控制,氣溫回升并維持,AQI(PM2.5)逐漸升高,空氣質量變差。由于上高冬季受高壓脊控制,大氣活動穩定,自凈能力較差,污染物不易擴散,容易累積,造成AQI(PM2.5)升高空氣質量變差。AQI(PM2.5)與溫度、風速呈負相關性、與濕度呈正相關。
(三)弱冷空氣時PM2.5的變化
上高地區受到來自北方弱冷空氣影響時,整體分析:AQI(PM2.5)與氣溫、風速呈負相關正態發布,當冷空氣來臨時,風速明顯增大,AQI(PM2.5)先是有一個上升過程,然后再是一個非常大幅度下降過程,對改善空氣質量有較好幫助。這是因為冷空氣帶來偏北風,先是帶來北方的污染物積累,造成AQI(PM2.5)的升高,但隨著偏北風的持續,使得污染物得以擴散,空氣質量明顯轉好。但是冷空氣過后,偏北風速減小,對污染物的擴散作用也減小,污染物積累造成AQI(PM2.5)的回升。
(四)強冷空氣時PM2.5的變化
當上高地區受到強冷空氣影響時,氣溫明顯降低,風速增大,有降水過程。由于降水過程中,對大氣中的污染物有一個沖刷溶解的過程,有效的減少了大氣的污染物的濃度,較好的提升了空氣質量。同時風速對污染物也有一個擴散作用,但是當強冷空氣降雨過程結束,風速降低,AQI(PM2.5)會有一個回升段。
(五)中低層切變線時PM2.5的變化
當上高地區受到中低層切變線影響時,產生明顯的降水過程,風速變化不大,帶隨著降水過程,AQI(PM2.5)會有個明顯的降低過程,改善空氣質量,降水過程結束之后,AQI(PM2.5)明顯回升
由此可見,整體分析:AQI(PM2.5)與氣溫、風速、降水量呈負相關性,與濕度呈正相關性。同時當天氣系統影響上高地區時,會引起一些氣象要素的變化,從而影響天氣質量。
四、結論分析
利用上高縣環保局AQI空氣質量數據和上高縣氣象局氣象觀測數據,結合江西雷達拼圖資料,采用統計學、滑動平均、線性方程等方法,對上高縣2017年4月~2019年3月AQI空氣質量指數與氣象要素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研究,結果如下:
整體分析知AQI(PM2.5)與氣溫呈現負相關性正態發布。主要原因是夏天氣溫高,近地面對流活動越強,大氣層結越不穩定,污染物易于擴散,同理冬天氣溫低,對流活動越弱,大氣層結越穩定,污染物不易擴散,堆積使濃度升高。
整體來看AQI(PM2.5)與風速呈負相關性,在風速減弱時,風速對污染物的擴散作用減弱,AQI(PM2.5)增大。在風速增大時,風速對污染物的擴散作用增加,AQI(PM2.5)下降。
整體來看AQI(PM2.5)與降水量呈負相關性,當降水量增大時,降水對污染物的吸附沉降增大,AQI(PM2.5)下降。AQI(PM2.5)在一天當中與濕度呈正相關性。
受到天氣過程影響時,會產生氣象要素的變化,從而影響AQI(PM2.5)的變化。當產生降水及風速增大時,對空氣質量很較好的凈化作用。副熱帶高壓控制時,大氣對流活動頻繁,對污染物有擴散作用,AQI整體良好,高壓脊控制時,大氣穩定利于污染物的積累,AQI升高,空氣質量降低。
參考文獻:
[1]宋丹,夏曉玲,何玉龍,張蕾,杜正靜.貴陽市空氣質量預報方法與效果檢驗[J].氣象與環境科學,2019,42(1):93-100.SongDan,XiaXiaoling,He.
[2]王建林,時曉曚,趙文雪,夏子瑤.青島地區一次霧霾重污染天氣過程特征分析[J].氣象科技,2018,46(6):1251~1257.
[3]歐娜音,馬駿,袁典,牟景和.持續性逆溫天氣對哈爾濱市空氣質量的影響[J].氣象科技,2018,46(6):1266~1273.
作者簡介:宋寬(1996-)男,助理工程師,從事氣象綜合業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