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炎
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課程標準》中提到中職生在數學訓練和實踐中應獲得一種修養,他們在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的過程中,數學實訓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擔當、實踐和創新能力。而數學建模課程教學是中等職業學校數學實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應用教學是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它不僅能夠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創新能力,還為增強學生的研究合作能力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平臺,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關鍵詞:教學模式;實訓方式;考核方式;實施意義
一、教學模式
數學建模課程教學應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數學建模課程設置應分專業確定,數學建模課程可采用選修課或必修課形式開展,根據不同專業特點,并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特點,分類講解各種數學思維方法在生產和生活實際中的應用,教師有針對性地選擇切實可行的數學建模題目,讓學生獨立完成或團結合作完成,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熱情,并開拓視野,讓其感受到生活和生產中處處有數學,同時注重培養學生應用數學思維方法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著眼于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遵從學生發展為本,根據學生需求,適度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建模課程教學要聯系學生社會生活和學校生活實際,充分激發學生潛力進行建構性學習,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建模課程設置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了解數學、認知數學、運用數學,從而體會到數學的價值。
二、實訓方式
通過第二課堂來開辟數學建模的天地,根據專業特點建立不同的數學建模實驗室, 逐年吸收不同專業的學生到數學建模實驗室進行不同類別的研究工作,讓他們進行高水平的數學建模實踐演練,并選拔優秀學生參加中職生數學建模競賽。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尋求新的數學建模課堂教學改革思路,力克理論與實際脫節、知識與能力脫節的現象,克服實訓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弊端,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實訓過程強調認知數學的過程,引導學生利用現實情境“做數學”,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為生活而學數學的樂趣。數學建模課程的設置體現來源于生活,服務生活的需求,教學應讓學生從生活中、活動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獲得直接經驗。 教師不再只給學生灌輸數學知識和觀念,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高級伙伴或合作者,能夠引導學生從外界事物和周圍環境中獲取數學知識,使得學生能夠理解和建構新的數學知識和信息。
三、考核方式
采用全面多樣的評價方法,克服以往重智輕能的考核方式,不僅注重少數尖子生的學習情況,更重要的是要關注絕大大多數學生,摒棄以往重視考試成績,而忽視實際參與過程的考核方法。 考核成績打破單一的以考試蓋棺定論的方法,成績的評定采用積分制。平時小組考核成績,平時個人表現成績及考試考核成績都要納入其中。評價注重對學生分析和建立模型過程,學生的參與度、創新性、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都在考查范圍內。分別設立大組長和小組長,大組長(一般由老師擔任)負責積分方案的制定、實施及任務的分配;小組長負責統計組員平時考核積分。
四、實施意義
(一)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立足于問題的數學建模,舍棄一些抽象的數學定義和定理的推導證明,著重于處理問題的過程,并得出結論。數學建模采用任務驅動法的學習模式,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不自覺地就會查缺補漏,會自發地找相關資料,鉆研課堂上沒有學到的甚至是其它學科的專業知識,去經受成功的磨練,從而促進數學與其它專業課程之間的交叉互融,不僅開闊了學生的眼界,還促使他們能夠主動學習,愛上學習。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數學建模課程的學習,使得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他們學會自主設計問題、解決問題,從課程學習的一個旁觀者和聽從著轉變為一個主導者,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數學建模的多樣性,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部分,甚至改變建模任務,提出設想和條件,在新的設想和條件下完成任務,從而促進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三)促進數學教學模式的轉變
數學建模課程的教學能促進數學教學模式的轉變,打破傳統的從概念定理進行理論教學的模式,轉向加強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了學生自覺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術水平的提高。
(四)順應中職學校數學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標準》中就提到了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目標:中等職業學校數學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是我國中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建模課程在初步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思維分析世界,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等方方面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門課程在為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綱領,適應新時代需求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中等技術人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讓學生學會了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還輔助于學生掌握從事專業領域需求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培養了他們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操。
參考文獻
[1] 徐旺華.中等職業學校數學建模教學的探索[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09(5):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