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



從埃及開羅機場驅車一個半小時,就到達了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行走在園區里,除了從兩旁的植物上能看出來是到了異國他鄉的非洲,更多的是熟悉感和親切感:筆直的道路,整齊的廠房,還有一條命名為“天津路”的街道。園區門口一塊綠色廣告牌上用中英文寫著:“中埃·泰達蘇伊士工業園,中埃產能合作示范基地,合作共贏,見證發展”。
泰達蘇伊土經貿合作區是中埃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園區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泰達合作區共有企業77家,實際投資額超過10億美元,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上交東道國稅收超過10億埃鎊,直接為3500余人解決了就業。
亮眼成績的背后,是泰達合作區面向市場、著眼未來、務實建設、不斷創新,積極促進園區轉型升級的不懈努力。
艱難的“起步”
20年前,中埃兩國簽署協議,借鑒中國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驗,在蘇伊士運河西岸設立經濟特區。20年間,泰達人將這里變成了-一片人造綠洲,成為一座擁有工廠、酒店、游樂園等現代化設施,集合現代化工業、商業、服務業的城市。
上個世紀90年代,時任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訪華,他在參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后,邀請天津開發區的企業泰達赴埃及展開合作,傳授中國經驗。在雙方政府的協調下天津泰達入股10%,和埃及幾家公司合資建設開發園區,泰達主要負責提供規劃建議和對中國的招商。
中非泰達副總經理魏建青是當年泰達派往埃及的第一批“年輕人”,雖然事先已有思想準備,但是艱苦的環境還是超乎他們的想象:當汽車駛出開羅,他們看到的是綿延不斷的黃沙和土丘,其間甚至還有標志著雷區的警示牌。
吃飯也是個大問題。周邊20公里內連個飯店都沒有,泰達人就和園區里一家中資企業的10來個中國員工一起搭伙做飯。每人每天10塊錢的標準,早晨是稀飯就咸菜,中午白菜炒土豆,晚上土豆炒白菜,連咸菜都是自制的。
剛到合作區3個月,任務就壓上來。2009年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定在埃及召開。作為第一個中國與非洲合作開發的經貿合作區項目,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要如期揭牌。在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泰達人用11個月的時間蓋好綜合配套服務中心一期投資服務大夏、四星級酒店、白領公寓,加上周圍配套設施基礎設施、景觀、綠化,等等。泰達人以專業的素養和拼搏的情神收獲了信任與尊重。
園區創建之路異常艱苦,卻又讓人受益良多。魏建青說:“中國企業‘走出去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有成功的,失敗的也很多,還有做得不好撤回去的。我們是做園區平臺的,難度更大,付出更多。但付出全力是值得的?!?/p>
與生活條件上的艱苦相比,更難的是理念上的契合。由于文化理念、思維模式的不同,與埃及方面的每一場談判幾乎都是一場“馬拉松”。
按照中方的思路,規劃結束之后,除了道路、市政、水、電、燃氣這些基礎設施之外,還應該有一些啟動廠房、辦公樓,等等,為企業入駐提供方便。而埃及方面則認為企業想入駐園區,應該自己興建廠房和宿舍,作為生產設施使用。剛進入實際建設階段,中埃雙方就發現了觀念上的差異甚至分歧。
魏建青意識到談判方式要改變,不能著急。談判過程中,雙方理解雖然不能完全一致,但只有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才能夠達成項目更長久的合作下去。
泰達人在起步區建設上鍛煉出來的堅韌和意志,在之后二期6平方公里擴展區談判中又起了作用。
二期項目談判合同里有30多條擱置問題,每一條背后都是雙方的來回拉鋸,反復經歷了從溝通到理解再到認同的過程。魏建青不停地講泰達的思維和理念,回答埃方的各種問題,有需要時也請國內專業的規劃設計人員來講,還邀請合作方到天津泰達開發區實地參觀考察,深入交流。使得二期項目談判得以有序推進,讓歷時8年,經歷24輪談判的泰達合作區二期項目最終簽約。
園區的“升級換代”
2007年11月,商務部組織遴選境外經貿合作區時,泰達一舉中標。后來,泰達又在埃及政府組織的經濟特區計劃中中標。2008年10月,中非發展基金看到了泰達合作區的發展潛力,向泰達控股拋出了橄欖枝,雙方共同設立中非泰達股份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非泰達)作為泰達合作區的投資主體,也標志著泰達合作區迎來第一次轉型。
巨石集團的入駐是園區發展的關鍵點。
作為玻璃纖維領域全世界里領軍企業,當時的巨石集團正面臨種種挑戰:工廠受拉閘限電的困擾;產品進入歐美面臨高額的關稅壁壘;人力資源成本上升導致招工難;開采獲取原材料的難度越來越高,這些因素都迫使巨石集團不得不開拓海外市場。巨石集團相關負責人在埃及考察的時候,發現埃及與一些歐美國家簽有雙邊的關稅協定,人口較多,水、電、天然氣等能源價格也較國外低廉,是個海外投資的好地方。于是,巨石便與泰達接洽起來。
作為一家玻璃纖維高科技現代化企業,巨石集團入駐后,不僅在就業、稅收等方面為埃及當地做出了突出貢獻,還填補了北非地區玻璃纖維生產的空白,讓埃及一舉成為繼中國和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玻璃纖維生產國。
緊接著,牧羊集團、西電集團等大型企業都跟著入住,園區漸漸形成了新型建材、石油裝備、高低壓設備、機器制造四大產業分區和“橫向成群,側向成鏈”的產業鏈條。入區企業超過70家,其中加工制造類的企業36家,吸引總投資額將近10億美元?!拔覀兠磕甑募{稅在2億-3億埃鎊之間,1.34平方公里的投入產出比可以達到1:10。”中?!ぬ┻_蘇伊士合作區執行董事會劉德說:“不要小看腳下這1.34平方公里的土地,它可能是整個埃及每平方公里投入產出比最高的地方。”
深化中埃合作
埃及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并同中國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國家,也是首個與中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的阿拉伯和非洲國家。如今,“一帶一路”倡議和埃及發展計劃不謀而合。
2019年4月24日,《關于共同推動中?!ぬ┻_蘇伊士經濟合作區加快發展諒解備忘錄》成功簽署,不僅標志著泰達合作區成為中國境外經貿合作區中首個升級項目試點,也見證著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公布的中非合作“八大行動”中的“新建和升級一批經貿合作區”向縱深落實發展。
蘇伊士灣西北經濟區位于埃及“振興蘇伊士運河走廊”計劃區域的起始端,泰達合作區作為該區的重點項目,成為推進中埃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和抓手。埃及蘇伊士運河經濟區副主席馬赫福茲·塔哈表示,泰達合作區是“中埃兩國經貿關系的成功例證,它使兩國簽署的各項合作協議得以落實”。
泰達合作區優異的招商成績為埃及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提升了埃及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填補了整個中東乃至非洲的部分市場空白。
早在2016年1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埃期間,與埃及總統共同為占地6平方公里的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擴展區揭牌。3年過去了,泰達擴展區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并已成功吸引8家企業入駐,迅速形成的產業集群正逐步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大大促進了中埃兩國經貿合作。
在園區內,泰達還引入了“產城融合”的發展模式??紤]到園區離居住城區較遠,中埃泰達經貿合作區在中心地段修建了一個名為TEDA FUN VALLEY(泰達歡樂谷)的兒童樂園,并劃分為不同的主題,如侏羅紀公園、空間站、水上樂園等。這成為很多埃及人的度假新選擇。當地學校幾乎把各個年級的學生都組織來泰達歡樂谷玩了一次。產業園里,酒店、餐飲、兒童娛樂一應俱全。到了晚上和節假日,泰達歡樂谷及周圍就成了_一個歡樂的海洋,每年接待十幾萬人次。
泰達經驗輸出海外
在劉億看來,泰達在埃及扮演的角色類似在“搭臺”——利用對埃及市場的了解,為渴望前來投資的中資企業搭建平臺。
“這個合作區的地理位置和泰達在國內的地理位置有著很奇妙的相似性?!眲|說。過往十余年不間斷開發,泰達將天津渤海灣的鹽堿荒灘變成了一座現代化工業新城。而在埃及,中埃泰達也在這塊臨近蘇伊士運河的荒灘上修建一座中埃產業合作園區。
泰達·蘇伊士工業園區除了提供標準化廠房以及預先開通水電外,還為前來投資的中國公司提供相應的配套服務?!拔覀儗iT成立服務公司,進行軟性服務,從公司注冊,到證照辦理、人員招聘、員工生活都提供幫助?!眲|說。
合作區為埃及儲備了一批優秀的園區開發建設管理人才,入區企業也為當地培養輸出了一批專業的技術工人和企業管理人員。除了經常舉辦各種培訓,泰達合作區還經常組織埃方優秀員工、管理者到中國參觀學習,提升本土員工的管理水平,增強服務理念。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非泰達摸索出的經驗受到越來越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企業的關注。近兩年,中非泰達承接了中國路橋集團的肯尼亞蒙巴薩自貿區項目、招商局的吉布提項目智力輸出工作,為其提供全產業鏈咨詢,還參與了剛果(布)黑角經濟特區、加納庫馬西工業園區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等工作。
目前,中非泰達還接到了中交建摩洛哥穆罕穆德六世科技城、葛洲壩國際菲律賓克拉克工業新城、貝寧Seme Podji工業園區、巴基斯坦中巴經濟走廊等多個項目咨詢邀約并在洽談中,泰達經驗將為更多“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