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業
摘 要 病理系統在完善醫院信息體系,方便信息調取和研究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在醫院工作和醫療體系中的運用,醫院信息朝著電子化和資源化的方向快速發展,具體體現在病理系統報告質量監督與把控、病例系統和其他醫療系統的流程整合、信息共享上。本文通過醫院信息化環境中,病理系統的系統集成和質量監控分析,規范病例報告的形成流程,提高其正確率,為臨床治療的高效和準確提高信息支持,實現醫院信息資源網絡化、共享化發展。
關鍵詞 病理系統;信息化;集成;控制
引言
病理科室作為檢查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效率直接影響著臨床的工作進展,其臨床判斷更是建立在明確的病理診斷報告之上。在醫院信息化的大環境下,如何實現病理信息的信息化就顯得尤為重要,以下從外部醫療系統集成和內部質量控制兩個方面出發,提出病理系統與其他系統的合作;條碼掃描保障標本簽收;工號管理責任到人;規范報告的上傳和修改等措施,促進病理系統的信息化進程。
1醫院信息化環境下的病理系統集成分析
醫院各科室、各系統、各環節既是單獨的個體,也是組成醫院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1]。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使醫院信息實現了繁復、眾多的紙質材料向可隨時調取的電子材料轉變,實現了各醫療系統的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醫院包含多個醫療系統,例如:醫院信息系統(HIS)是包含了病人的個人情況和歷史診療信息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放射科的醫療信息系統(RIS)包含了病人在各個放射科所做的醫學影像檢驗結果和工作流程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病理系統是利用先進圖像處理技術實現顯微醫學影響工作,等等。病理系統通過與其他各系統的整合集成,使醫院信息朝著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1.1 病理申請單的電子化
電子病歷平臺的上線,實現了病理申請單從紙質單據向電子單據的轉變。醫生在電腦上完成病理申請單,系統會自動生成標本條碼,病理標本上的條碼包含了該標本的所有信息。當病理科的工作人員收到標本后,只需要掃描條碼和調取系統中的電子申請單,就可以完成簽收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避免工作人員在樣本運輸中將申請單和樣本混淆的錯誤。在完成檢測后,工作人員通過電腦填寫病理報告,并上傳到電子病歷平臺。臨床醫生就可以直接根據電子病歷中的病歷報告進行診斷和病歷書寫,每個病人都有一份對應的電子病歷,醫生不用再從病歷系統中調取相關報告了,大大節約了臨床醫生的工作時間。
1.2 病理系統與醫院信息系統的集成
病理標本上的條碼包含了HIS系統中的病人基本信息,病理科在接收了標本后,不用再手工錄入病人信息,減少了工作人員不必要的工作流程。HIS系統中的個人信息都有對應的編碼,避免了人工錄制過程中因主觀原因而造成的同一名字的不同病人的病理報告混淆。
1.3 病理系統與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的集成
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是所有放射科、影像科的醫學圖像資料的集合。病理系統和其他醫療系統中的檢測報告都可以在該系統中查詢得到。在該系統的報告查詢板塊,臨床醫生輸入病人的名字就可以得到該病人在醫院內所做過的所有檢查的報告分析,在病人病癥判斷時可以綜合各種得出更準確的結論,減少了醫生調取報告的時間,將更多精力放在病因分析和診斷上。
2病理系統中的質量把控
病理科的任務是通過病理切片檢測,得出相應報告,為臨床病因診斷提供更多準確有效的病理數據和病理現象,這影響著醫生的病因判斷和醫院服務質量。很多病因誤判和醫療事故都是由于病理報告的不準確造成的,所以要確保病理報告中的檢測結果和病人信息相對應。所以從病理報告的準確性出發,保證病理系統的有效運行。
2.1 條碼掃描保障標本簽收
在以往的病理標本簽收流程中,標本容器上貼著手寫的標本簡要信息,病理標本和病理申請單一起送達病理室后,工作人員先根據容器上的標簽,將之與申請單一一對應,有時候是批量送來,加大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將更多時間放在信息匹配上,有時候因為書寫的字體辨識問題和兩者內容不對應的問題,還需要打電話核實清楚,本該用在病理檢測上的時間卻被消耗在標本簽收上。現在電子信息和條碼的使用,大大減少了簽收時間,降低了簽收錯誤風險。在條碼使用過程中,醫生通過系統申請病理檢測,不用手工書寫標簽,直接將系統生成的條碼貼在容器上即可,提高了醫生的工作效率;病理室在接收容器時,掃描條碼與系統中的電子申請單匹配即可,快速完成簽收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減少了醫院各個科室除主要工作外的時間浪費,確保了標本與申請單、保本與檢測報告相互對應的準確性。
2.2 工號管理責任到人
系統中每個醫生都有對應的工號,且每人僅對應一個工號,并不能進行人為修改,醫務人員不能將工號借與他人使用。在工作中,醫務人員用自己的工號登錄病理系統,在不同標本所做的檢測報告下都要簽署自己的姓名,使醫務人員在工作時抱著對病人負責、對報告負責的強烈責任感。另一方面,對于剛工作的新工作人員,當其獨立負責某一樣本的檢測時,必須有其上級醫生對報告進行審核并簽名才能發布到電子病歷平臺上。通過對應的工號責任到人,是控制病理系統質量的重要手段。
2.3 規范報告的上傳和修改
在醫務人員將病理報告正式上傳到系統之前,可以根據多次檢驗結果進行相應修改,以確保檢測報告的準確性和全面性。但是一旦提交到系統并經全院分享,被臨床醫生用來判斷病情后,無特殊原因則不能進行二次修改,這就有效杜絕了醫務人員在上傳報告前的懈怠、散漫情緒,也可以在出現問題之后,從系統中調取報告對應負責人,以追究其責任。
3結束語
病理系統的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實現了醫療工作的時效性、實效性和準確性。本文通過病理系統與其他醫療系統的集成合作分析,從條碼掃描保障標本簽收;工號管理責任到人;規范報告的上傳和修改三個方面控制病理工作流程,解決了臨床醫生“等”報告、病理標準簽收難的問題,實現了區域內醫療信息共享的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 信息化,系統集成,質量控制.病理系統在醫院信息化環境中的集成和質控[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A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