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鄭迪
【摘? 要】本文從組織建設、醫療救治、醫院感染控制、人員保障和持續優化等方面介紹了我市疫情醫療救治的工作經驗,提出建立傳染病防治體系的策略,以期為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 醫療救治;實踐
Practice and Reflections on Medical Treatment of
Outbreak in a prefecture-level city
CHEN Wei? ? ZHENG Di
Puer Peoples? ? Hospital Yunnan? ? 66500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ing experience of medical treatment of epidemic situation in our city from the aspects of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medical treatment,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personnel guarantee and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establishing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ers.
Keywords: medical treatment; practice
引言
此次疫情是一種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及接觸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被我國列為乙類傳染病,并按照甲類傳染病要求進行管理。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我市作為位于我國滇西南的地級市,在全市共設立1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市人民醫院)和9所二級醫院(各縣人民醫院)作為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截止2月21日24時,全市累計確診病例4例,已全部出院,上報疑似病例9例,已全部解除隔離,未出現醫務人員感染。這次疫情對全市醫療資源的重組與配置、醫療技術力量的整合與調動,以及如何統籌部署相關救治流程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
1.組織保障:雙重架構
一級架構:面對疫情,云南省于1月24日啟動云南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市委、市政府立即響應,成立市委市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指揮部,指揮部設辦公室和若干工作組。各縣區參照市級模式成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組織機構。作為疫情防控最前線的市級醫療救治組承擔了指導各地區做好醫療救治和醫療保障、選派專家赴各定點救治醫院協助開展醫療救治等工作。
二級架構:全市各定點救治醫院均成立醫院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書記、院長擔任雙組長,副院長為副組長,相關職能科室領導為其組員,下設醫療救治專家組、院內感染控制組、流行病學調查組、后勤保障組、維穩與宣傳組、督導組,全方位保障疫情救治工作順利進行。
2.疫情報送及時準確
認真做好全市發熱門診診療情況的每日信息統計、每日確診病例醫療救治情況、疑似病例情況的匯總統計,并及時報送省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和市本級疫情防控組、宣傳組。同時做好全市醫療防護、救治、急救轉運物資需求的統計、匯總、上報及分配工作,及時準確收集全市醫務人員個人健康狀況進行日報告。
3.統籌全市醫療救治,主動前移救治關口
市指揮部醫療救治組自成立以來,嚴格按照指揮部的統一部署,根據“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科學合理調配全市醫療救治資源,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原則開展工作,及時制定并下發了《我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應急預案》,并根據國家不斷更新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和《醫療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積極開展醫療救治及防控工作。在全市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后,醫療救治組組長帶隊,馬上調派由感染性疾病科、重癥醫學科、呼吸科、醫院感染控制科等組成的醫療救治專家組趕赴縣級定點醫院參加救治工作,通過多學科會診,制定和完善治療方案,并積極開展院感防控指導。
按照“分級留觀、病人不動、專家動”的原則,市醫療救治組先后組派3個醫療救治巡回指導組對全市各縣(區)新冠肺炎定點醫療機構進行巡回指導和督導。先后選派28名專家,組成14支醫療隊赴各縣定點救治醫院指導醫療救治及防控,對醫務人員進行診療方案培訓,規范各定點醫療機構的預檢分診、發熱門診、急診接診流程,確保全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一盤棋,科學規范、有序有效地進行。
4.多措并舉,規范流程,控制醫院感染
4.1 嚴格分區分級管理,落實防護措施
市醫療救治組按照全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加強對各醫療機構感控工作的指導,既避免防護不足,也避免防護過度。各醫療機構嚴格落實標準預防,所有人員均正確佩戴口罩,正確進行手衛生。加強環境消毒、空氣通風,合理劃分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分別設置醫務人員和患者通道,最大限度降低了醫院感染事件的發生。
4.2預檢分診
預檢分診是醫院防控傳染病的第一站,快速排查、嚴防漏診、及時疏導發熱患者至發熱門診、第一時間隔離疑似患者,對預防院內傳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全市各醫療機構積極向社會廣泛宣傳必須佩戴口罩才能進入醫院就診,同時關閉網上預約掛號和自助機掛號系統,市人民醫院落實三級預檢分診模式。(1)一級分診:設置在醫院門急診大廳入口處,要求進入樓宇者必須佩戴口罩,同時接受體溫初篩,凡體溫≥37.3℃者無論是否來自疫區,均由分診護士陪同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體溫<37.3℃者則進入二級分診。(2)二級分診:設在專科分診臺,由護士進行發熱篩查及流行病學史的調查。
(3)三級分診:設置在專科診室內,主要由接診醫生完成流行病學史和發熱情況的二次排查。
4.3發熱門診
發熱門診與預檢分診 、感染性疾病科病區統籌同步部署。發熱門診由經過專業知識及院感培訓的感染性疾病科專業醫師和有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輪流值守,每診患者實行1名醫師、2 名護士協作制,對體溫≥37.3℃或有流行病學史的發熱患者開展進一步診療和收入感染性疾病科病區。
4.4 多模式全員培訓,人人覆蓋
作為以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要傳播方式的傳染病,院內感染防控在疫情戰役中起到重要的屏障保護作用。為加強全院職工對新冠肺炎疾病的認識,掌握診療知識和防控原則,增強自我防護能力,自1月23日起,市人民醫院多次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會、微信公眾號推送等形式向全院職工開展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的相關培訓。借助網絡學習平臺,要求全院職工完成“醫博士”平臺有關新冠肺炎的理論知識學習,培訓率達100%,有力保障了醫療隊伍的防控知識儲備。特別是對一線醫護人員以及有可能進入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分批進行“新冠肺炎最新診治方案和院內感染防控”的理論培訓,同時進行實地防護訓練,確保熟練掌握防護隔離裝備的穿脫流程,以及各類場景下的防護要求。
5.互聯網+遠程會診
“互聯網+醫療”是以互聯網為主體的信息技術與傳統醫療行業深度融合的行業新形態,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疫情防控期間,市人民醫院第一時間在醫院自助服務平臺推出“新冠肺炎”AI問診服務,來自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慢病管理門診、健康管理中心等多個臨床專科的專家在線提供問診咨詢服務。疫情期間共為全市市民提供400余次線上問診服務,為市民提供了正確的健康防護指導,有效緩解市民焦慮情緒,另一方面,減少了患者來院次數,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此外,市人民醫院遠程會診中心作為我市遠程會診系統的中心,在此次全市疫情的醫療救治工作中發揮了傳統會診方式不可比擬的突出作用。遠程會診中先后為市縣兩級醫療救治定點醫院組織多次省內專家聯合會診。2月1日,市人民醫院與省中醫院、附一院共同完成了對我市轄區內某縣級定點醫院的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遠程會診,該患者也是全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此后一個月內,中心陸續為新型冠肺炎患者提供近20人次的遠程疑難病例會診。目前遠程會診中心已建成覆蓋省、市、縣三級的專網遠程會診系統,助力全市定點醫院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6.及時心理危機干預
針對臨床一線醫護人員及人民群眾在疫情期間產生的工作和心理壓力較大的問題,市醫療救治組制定《我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心理援助熱線方案》,組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機干預專家組,開通全市心理援助服務熱線,為各定點救治醫院職工及廣大群眾提供心理危機干預、心理疏導等服務,讓醫護人員和廣大群眾在面對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時能做好心理防護,緩解恐慌、焦慮情緒,預防與減輕了疫情所致的心理困擾。
7.積極組建援助湖北醫療隊
在積極做好本市醫療救治工作的同時,市醫療救治組積極支持和響應馳援武漢共抗疫情的號召,在省衛生健康委對組派援助湖北應對新冠肺炎后備醫療隊做出要求后,僅用不到半天的時間,就組建完成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5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我市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危重癥患者醫療救治隊20人、普通患者救治醫療隊20人、護理隊10人)加入到云南省第七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我市第一批醫療隊已于2月20日抵達武漢,進入武鋼二院開展救治工作。在派出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同時,認真做好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后備隊的組建工作,時刻準備待命出征。
8.持續優化:建立標準化傳染病院區,提升日常救治及應急能力
我市積極響應省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的《云南省重大傳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按照“依靠科學、立足日常、平戰結合、重在應急、快速反應、協調調度、統一管理”的建設原則,第一時間完成了市人民醫院傳染病院區的選址和建設方案,并啟動建設項目。該傳染病院區計劃平時以結核病、艾滋病、乙肝、登革熱等呼吸道、消化道傳染病診治為主,突發重大傳染病疫情時,將迅速啟動應急,騰空病房轉為專科傳染病戰備使用。設備配置上,以基本滿足呼吸道、消化道傳染病的診治為原則進行配備CT、DR、移動DR、呼吸機、B超、全自動生化儀等主要設備。我市位于我國滇西南地區,是全省面積最大的州(市),與越南、老撾、緬甸相接壤,外籍人員來往務工、婚嫁密切,但目前全市沒有一所專門的標準化傳染病醫院。此次傳染病院區的建設,有利于本地區傳染病醫療救治體系的完善,強化資源配置合理,實現傳染病預檢分診、隔離、留觀、診斷、治療及康復一體化管理。建設規模的擴大、設施設備的標準化和人員配置的專業化等都極有效地提高了我市傳染病醫療救治能力,為將來突發衛生公共事件的發生做好應急保障。
9.總結與思考
自2003年SARS危機爆發以來,國家高度重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一些曾經肆虐的傳染病已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但是,新型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往往會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造成更加嚴重的危害。此次疫情的發生,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市傳染病醫療救治能力的短板。全市沒有一所傳染病專科醫院,市、縣(區)醫療機構感染科設置不規范、病床不足,呼吸機等各種醫療設備設施設備嚴重不足;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總量不足,醫生緊缺,特別是從事傳染病工作的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醫務人員嚴重缺乏;醫務人員學習能力不足,救治水平需要提高;學科研究滯后,和感染性疾病救治密切相關的呼吸、重癥醫學、檢驗檢測等學科之間發展也極不均衡;缺乏完善的針對各種重大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物資和防護物資的應急方案,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防護物資儲備不足,無法滿足醫務人員防護需求。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全市傳染病救治體系的建設。
在接下來的體系建設中,在完善全市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強公共衛生服務的同時,務必加快打造以市人民醫院為龍頭,覆蓋縣、鄉兩級,輻射周邊國家及地區的區域性傳染病防治中心,通過中心建設,逐步提升呼吸、重癥醫學、檢驗檢測、介入、中西醫防治的學科水平。繼續注重引進高素質人才,同時加大對現有醫療人才及本土人才的培養力度,采取資金支持、定向培養,繼續教育等多種形式,鼓勵各級醫療機構加大培養人才力度,不斷提升我市的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能力。逐步建設起具有一定科研影響力,又有較高防治水平的全市傳染病防治體系。
參考文獻
[1] 彭志洋,閆瑞承,劉家,等.發熱門診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規范化防控與診治[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 DOI: 10.14188/j.1671-8852.2020.0079.
[2]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指揮疫情防控工作紀實[J].中國設備工程,2020.02(上): 1- 4.
[3] 白艷玲,劉運喜,馮丹,等.大型綜合醫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門急診與住院患者的管理實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0,30(8): 1147- 1151.
[4] 陳晉陽.“互聯網+”視角下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4):269-272
[5] 孫梅,吳丹,施建華,等.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政策變遷:2003-2013年[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4,7 (7):24- 29.
通信作者: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