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的戰略意義,為其高質量規劃建設提供科學建議。方法:采用SWOT分析法探析上合示范區建設面臨的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結果:在青島建設上合示范區具備經濟、政策、區位和產業優勢,但同時面臨園區建設定位不明晰、參與企業較少、市場競爭激烈等問題;上合組織成為區域合作發展的標桿、國家加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山東省著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為示范區建設帶來良好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內部差異和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報告提出創新示范區建設管理架構、完善示范區建設政策支持體系、健全示范區“雙招雙引”工作機制等工作建議,為示范區高水平規劃建設提供思路借鑒。
關鍵詞:上合示范區;SWOT分析法;青島
中圖分類號:F125 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2096-3157(2020)06-0131-02
一、建設上合示范區對推動青島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商務部發布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指出,加快落實上合組織青島峰會重要成果,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拓展山東青島與上合組織相關國家(地區)間的交流合作,把上合示范區建設成國際多雙邊框架下地方經貿合作樣板。根據《總體方案》,上合示范區的實施范圍在青島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主體為山東省青島市。上合示范區與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國家(青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等戰略相互疊加,對內推動與京津冀、黃河流域、東北三省形成發展良性互動,對外打造上合組織相關國家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面向日韓亞太市場的“出海口”,將有力支撐青島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成為帶動區域經濟開放發展的重要引擎。
二、上合示范區建設SWOT分析
1.優勢(Strengths)
(1)青島具備全方位開放發展的經濟基礎。青島是山東省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龍頭,也是中國長江以北地區第三個GDP過萬億的城市。近年來,青島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并取得積極成效。2018年,青島市地區生產總值達12001.5億元,增長7.4%;國際貿易總額1270億美元,增長10%;對外實際投資25.9億美元,增長154%。2019年上半年,青島外貿進出口總額2806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36%,對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增長31%,外向型經濟發展迅速。
(2)青島已形成開放發展的政策高地。青島是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一帶一路”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以實施國際城市戰略為引領,青島市已擁有各類省級以上功能區24個,其中國家級功能區15個。上合示范區建設輻射青島全域,能夠充分利用各類國家級新區、開發區和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功能和政策優勢,助推體制機制創新,推進跨區域經貿合作。
(3)膠州區位和產業優勢明顯。以膠東國際機場、青島前灣港、中鐵聯集青島集裝箱中心站、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為依托,膠州已形成通達世界的陸海空立體化交通與經貿網絡,具備建設上合示范區的區位優勢。在產業方面,依托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膠州灣國際物流園、青島大沽河省級生態旅游度假區等各類功能區,膠州已形成智能制造裝備、智能家居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多個百億級產業板塊,成為青島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2.劣勢(Weaknesses)
(1)境內園區建設定位還不清晰,招商引資質量還需提升。上合示范區以現代物流大通道、國際產能合作和貿易模式創新為重點,依托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物流園、跨境電商平臺等項目,逐步打造主導產業、形成集聚輻射效應,其運轉需要龐大的市場需求為支撐。從目前招商工作進展看,項目的上合元素相對不足,引進的平臺類項目多、產業類項目少,缺少產業鏈項目、高新技術項目和符合園區功能定位的大項目,引資質量有待提高。
(2)境外園區建設尚處起步階段,參與企業偏少。目前,青島市共有9家企業參與境外園區建設,以青島企業為主導在上合國家建設的園區只有5家,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柬埔寨、俄羅斯,以海爾、華通、青建等大型企業為主。同時,青島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大多以工程承包、勞務合作為主,以青建、龍海、中啟等集團為代表,企業對外工程承包項目占比較高,規劃建設與運營的產業園區較少。
(3)物流業市場競爭激烈,輻射帶動作用有待增強。青島與天津、大連、煙臺、連云港等城市處于同一經濟區域,與西安、成都、重慶分屬不同經濟區域,但在與上合國家物流合作方面,各城市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2015年,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獲批建設,成為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重點打造基礎物流、增值物流、公共物流三大功能體系,在與上合國家物流合作占得先機。
3.機會(Opportunities)
(1)上合組織成為區域合作發展的標桿。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地緣經濟和政治版圖正在加速變遷和重塑。上合組織成員國面積占歐亞大陸的60%,人口占世界近一半、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的20%,是現有輻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上合組織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為核心理念,推動建立新型國際合作關系,成為歐亞大陸深化區域合作的典范。近年來,上合相關國家經濟規模不斷擴大,貿易投資日趨活躍,已成為全球經濟重要的增長級。
(2)國家加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將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上合示范區建設是國家開放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中國與上合組織相關國家互聯互通的重任,得到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與此同時,伴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企業對外投資意愿和能力進一步提升,各地陸續出臺支持地方企業“走出去”的優惠政策,將極大地推動傳統優勢企業與上合組織相關國家開展經貿與投資合作。
(3)山東省著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近年來,山東省政府在服務外商投資、吸引跨國公司投資、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等領域推出多項重大政策,著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提速,山東面向日韓的區位優勢日益顯現。2019年8月,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成立,青島是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承擔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建設的重任。作為山東省開放發展的重要突破點,上合示范區得到中央和省政府的重點支持,具備良好的政策環境。
4.威脅(Threats)
(1)上合組織內部差異化明顯,經濟發展基礎薄弱。上合組織包含8個成員國、4個觀察員國、6個對話伙伴國,不同國家在上合組織中的合作層級、義務地位、法律責任等均不相同。上合組織的發展重點與合作領域如何重新聚焦,上合組織的地理邊界如何確定,決策機制如何更加有效等問題,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多數上合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營商環境仍需改善,開展國際經濟合作所面臨的風險因素不容忽視。
(2)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影響園區建設與運營。在宏觀環境層面,受到國際經濟周期及合作國家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影響,園區建設與招商引資可能難以達到預期水平。在國家政策層面,國家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嚴格執行土地政策、生態環保政策的背景下,園區基礎設施項目融資困難、產業類項目落地難的現象時有發生。
(3)國際合作對象類型多樣,雙園互動尚需探索。考察我國現有國際合作園區,其合作方多為發達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園區通過吸收國外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帶動國內產業轉型升級,逐步形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上合示范區建設涵蓋境內、境外園區兩部分,從境內園區來看,上合組織相關國家資金普遍短缺,除俄羅斯之外,多數國家在技術上并無優勢,境內經貿合作園區的定位、建設模式需要創新。從境外園區來看,多數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產業層次不高,承擔國內產能轉移的能力有限,“雙園互動”模式仍處于探索階段。
三、上合示范區規劃建設建議
1.創新示范區建設管理架構
(1)充分發揮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作用。在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統一指導下,協調對接國家商務部、上合組織常設機構,與各國政府部門、地方政府和商協會機構建立緊密聯系,建立境內境外園區協調機制,推動示范區與其他上合組織工業園、示范區合作。聘請高層次人才擔任示范區發展顧問,組建示范區建設專家委員會,為園區發展及規劃提供決策咨詢。
(2)探索國際合作園區管理體制創新。按照“管委會+平臺公司”模式構建精簡高效管理體制,著力解決行政主體分散問題,實現園區內部扁平化管理。推進去行政化,建立上合經貿合作服務公司,培養專業化的招商、融資、法律服務隊伍,以良好的公共服務、社會治理與法制環境,促進示范區產業發展。
2.完善示范區建設政策支持體系
(1)出臺示范區建設實施意見。目前示范區各項上位政策還不完備,整體規劃建設需加強首創和攻堅性改革,需及時出臺《關于加快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的指導意見》等相關配套文件,制定系統性政策支持體系。
(2)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支持。一是積極爭取商務部支持,為示范園建設相關項目申請多邊國際金融機構資金、利用雙邊合作基金提供便捷通道。二是擴大市級財政對上合示范區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債務融資優先支持示范區基礎設施建設。三是給予示范區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的駐青金融機構一定比例的財政扶持,提高外貿企業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保費補助比例。四是統籌財政性資金,設立基金充實項目資本金,放大財政性資金的杠桿撬動作用。
3.健全示范區“雙招雙引”工作機制
(1)創新招商引資模式。一是推進精準化招商。按照“源自上合、面向上合、服務上合”的原則,盡快形成具有上合特色的標志性產業項目和平臺項目。按照“在建、待建、在談”分類建立上合示范區重點項目庫,抓好項目落實。二是開展政府引導下的市場化招商。爭取上海合作組織中國實業家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等組織的支持,加強與上合組織相關國家工商業聯合會密切合作,在所在國推介示范區。三是拓展招商引資方向。將示范區發展與規劃中的中日韓自貿區結合起來,擴大上合示范區在東北亞地區的宣傳與招商力度,為未來發展超前布局。
(2)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借鑒深圳市“海外引才網絡”、“孔雀計劃”的經驗,瞄準俄羅斯、白俄羅斯、印度等國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制定專門的海外人才引進政策,實現招才引智精準化。對于緊缺的專門人才和創新型領軍人才,給予創業啟動、項目開發、政策配套、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支持,為示范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劉震,劉偉.五大新動能戰略發展平臺推動膠州經濟高質量增長[N].齊魯晚報,2018-10-26(A09).
[2]陳小鼎,馬茹.上合組織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作用與路徑選擇[J].當代亞太,2015,(6):63~81.作者簡介:
王婷婷,供職于國家開發銀行青島市分行,中級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