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以試析大數據環境下企業管理會計與戰略管理的結合為重點進行闡述,以大數據與戰略管理會計的含義概述為主要依據,從在戰略管理過程中管理會計實施存在的問題、大數據環境下論企業管理會計與戰略管理的結合幾個方面進行研究分析,其目的在于推動管理會計同戰略管理更好地進行融合,使得企業能夠更好適應大數據時代發展背景,推動企業更加穩定持續的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會計;戰略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2096-3157(2020)06-0187-02
一、引言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生產生活當中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促使經濟形勢不斷發生轉變,而產業變革周期也發生了一定轉變,有一定程度上的縮短。而且在此過程中,企業的中短期戰略也在不斷進行調整優化,同時調整速度也不斷轉變,速度逐漸變得更加頻繁,企業長期發展戰略也會出現被調整的情況。企業管理層工作人員也逐漸提高了財務管理的要求,對于傳統財務管理并不滿意,而且也不利于推動企業的發展進步。根據相關研究表明,我國大部分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已經開始廣泛應用管理會計方法,而在應用不同管理工具時,還會出現各種問題,如片面性、落后性等,極為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由此,在新時代背景下,管理會計同戰略管理的結合,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關鍵途徑。
二、大數據與戰略管理會計的含義概述
1.大數據含義概述
從當前發展情況來看,大數據主要指的就是對全球數據進行分析,而在此過程中,分析數據的關鍵就是明確數據之間的關系,然后再對相關事物發生可能性進行預測。客觀角度來講,大數據技術并不屬于一種新型技術,也不屬于一種新產品,而是可以將其歸納到一種新現象當中。而大數據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包含多個方面的特點,如種類繁多、復雜,體量巨大、繁雜等,在各個行業中被廣泛應用,充分發揮自身多方面特點的積極作用,推動我國經濟更加穩定持續的進步與發展。
2.戰略管理會計含義
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企業管理會計與戰略管理不斷進行融合,逐漸生成戰略管理會計。主要指的就是,幫助企業管理層工作人員更好地制定相應決策,制定相應發展戰略,并且據此實施發展戰略,進一步促使企業能夠更好地進行良性循環發展[1]。從戰略發展角度實施管理會計,能夠使決策更加具有準確性以及合理性,能夠對具有戰略相關性的數據信息進行有效分析,并且對于分析結果提出相應思考,屬于企業戰略管理當中的一個會計分支。而當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進步,傳統的管理會計方法已經不能充分滿足現階段社會發展需求,并不利于推動企業更加快速的發展進步,大部分企業都逐漸應用戰略管理會計措施,實現由傳統的職能管理轉變為戰略管理模式,進一步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戰略性決策。
三、在戰略管理過程中管理會計實施存在的問題
1.全面預算管理并不能夠充分滿足戰略發展需求
一般來講,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主要就是將經營預算、專門決策預算等內容作為發展的基礎,然后在此基礎上,融合現金預算,最終形成相應的資產負債表、預計現金流量表等內容。而在此過程中,企業所預計的維度主要就是將會計科目作為基礎,然后會計所輸出的信息則主要集中在財務指標[2]。在此過程中,企業所制定的戰略地圖內容,并不能夠全面涵蓋戰略目標的內容,而且所反映出來的內容,從維度來看,相應業務聯動內容較少。在對戰略進行調整優化的過程中,還需要對業務設計進行相應的變更,由此,在后續預算執行或者調整過程中都極為容易出現脫節的情況。
2.全面預算與績效考核缺乏合理的對接點
企業在制定戰略地圖的過程中,最終的落腳點通常為KPI,能夠將企業日常經營管理過程當中的財務指標、管理目標與戰略業務指標進行直觀展現。與此同時,大部分企業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與績效考核工作時,都會使用兩套不相關的體系。雖然在進行年度預測的過程中,二者之間很可能會建立相應的關聯,但是在執行或者是調整的過程中,都極為有可能出現脫節的情況,最終形成兩條歸納線路,預算管理同績效考核工作的開展分開進行比對以及統計,并且還應分開進行歸納與考核[3]。此種情況的出現,同時隨著績效指標不斷進行調整,使得二者逐漸的聯系更加密切與直觀。由于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可能對其剛性具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在對績效指標由于全面預算進行調整時,就會出現不統一的情況。
3.財務指標同業務指標銜接缺乏簡單途徑
由于財務指標同業務指標口徑具有較大差異,而且二者之間所表述的內容也具有較大差異,所以在對其信息進行對接的過程中就會存在較大難度。如果不能實現指標投射與數據聯通的目標,那么最終就導致戰略調整得不到即時響應,所以在建立績效預警機制的過程中,就不能夠為后續開展實際工作提供有利支持[4]。而在業財聯動的過程中,獲取數據、篩選數據、轉換數據是否及時有效,都會最終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
四、大數據環境下論企業管理會計與戰略管理的結合
1.提高對企業戰略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
第一,企業在日常發展經營的過程中,就應該重視時代發展的趨勢,管理層人員提高對管理會計同戰略管理進行有效結合的重視程度,對于管理會計工作人員進行嚴格要求,而且為其開展管理會計工作提供有利支持,積極配合管理會計工作的開展,為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第二,企業還應該重視管理會計同戰略管理結合的重要性,加強宣傳力度,采用多種宣傳方式方法,嚴格貫徹落實戰略管理會計的職責,為推動企業發展提供積極促進作用[5]。與此同時,注重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間接影響各部門之間工作的開展,為企業在大數據環境下開展戰略管理會計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2.加大企業戰略管理會計投入力度
在日常發展經營的過程中,企業還應該加大企業戰略管理會計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云計算技術,將其作為構建會計信息系統和數據庫的基礎,保障企業在使用基礎信息的過程中,能夠保障基礎信息更加具有完善性,而且還能夠使數據的分析和處理更加具有真實性以及準確性,進而為企業管理層作出相應決策提供有利依據信息。與此同時,企業在實施戰略管理會計的過程中,還應該定期安排專業的會計人員為系統進行升級,通過構建防火墻以及殺毒軟件提供戰略管理系統安全性,保障數據網絡傳輸的穩定性,進而有效防止不法分子盜取企業信息,進一步提升企業戰略管理會計工作,為推動企業穩定持續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3.建立健全戰略管理會計制度
首先,保障戰略管理會計崗位職責能夠得到有效明確。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還應該明確各個工作崗位的職責,不僅需要對各個不相容崗位進行合理分離,還需要對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明確,嚴格落實個人職責。而且在設置會計系統的過程中,還應該明確系統操作權限,對于相關工作人員授予適當權限,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動員奠定良好基礎。而且完善戰略管理會計制度,還能夠激發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保障戰略管理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對于戰略管理會計工作執行細則進行有效明確,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應該對現階段存在的戰略管理會計執行標準進行有效明確,同時完善戰略管理會計執行標準,明確其中所涉及到的重難點內容,將其中所涉及到的量化指標作為主要依據,最大程度防止戰略管理會計人員在應用大數據信息開展工作時,存在意外情況,保障戰略管理信息質量的準確性以及全面性,進一步提高數據信息的真實性[6]。最后,還應該注重完善企業戰略管理會計反饋機制體系。在日常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還應該對戰略管理會計反饋機制體系進行完善優化,嚴格把控戰略管理會計開展的時間以及流程,對其中存在的冗余程序進行刪除,保障相應數據信息能夠及時反饋給相關領導層人員,為企業制定相應的戰略發展計劃提供有利支持,便于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戰略管理會計發揮出積極作用。
4.建立優質戰略管理會計團隊
企業應積極引進專業戰略管理會計人才,能夠熟練應用大數據信息,熟練掌握戰略管理會計相關知識內容,同時,這部分人才不僅僅具備高水平的專業技能,也應具備高水平的綜合素質。另外,對現有戰略管理會計人才進行定期培訓,提高其工作技能水平,為戰略管理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有利基礎。
五、結語
在大數據形勢背景下,企業實施戰略管理會計對策,屬于企業管理會計同戰略管理的一種結合產物。但由于生成時間相對較短,在現如今企業的運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與不足。而且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企業也并沒有深層次地了解掌握戰略管理會計的含義,缺乏深入的認識,沒有意識到戰略管理會計的重要性,同時數據信息存儲量相對較少,并不能夠滿足企業戰略管理會計實施的基本需求,并且數據信息存儲安全性相對較低,缺乏專業的戰略管理會計人才團隊,進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戰略管理會計積極作用的發揮。由此,就需要企業管理層人員提高對戰略管理會計的重視,為管理會計同戰略管理進行有效融合奠定有利基礎,推動企業更加穩定持續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志康,解翼.戰略管理會計熱點問題淺析[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1,(z3):35~36.
[2]謝志華,敖小波.管理會計價值創造的歷史演進與邏輯起點[J].會計研究,2018,(02):3~10.
[3]張先治,王兆楠,柳志南.基于管理會計的企業管理控制模式創新探討[J].會計研究,2017,(12):24~29.
[4]湯谷良,張守文.企業財務管理概念邊界的再思考——兼論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內容的分離與融合[J].財務研究,2017,(02):16~24.
[5]張詠梅,于英.“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會計框架設計[J].會計之友,2016,(03):126~129.
[6]王留根,劉兆晟.管理會計邊界與管理會計報告的理論定位[J].財會月刊,2015,(01):8~11.作者簡介:
唐天路,供職于金龍精密銅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級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