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陸
【摘 要】為了提高煤田地質勘查工作的效率,需要在勘查之前合理配置勘查技術和勘查內容。文章主要分析了煤田地質勘查的重要作用,詳細闡述了煤田地質勘查方法、內容配置,提出了煤田地質勘查配置工作的注意事項及保障措施,以期為煤田地質勘查工作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煤田地質勘查;合理配置;勘查技術;勘查內容
【中圖分類號】P61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5-111-02
我國面積廣闊,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當前,我國各類生產活動離不開煤炭資源的支持,而煤炭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消耗較快,因此提高煤田地質勘查效果對于推動我國能源的科學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要注意的是,在煤炭資源的開采和利用過程中要以節約為指導原則,綜合考慮各類因素,加強對煤炭資源脆弱生態區的保護,遵循自然規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最大限度地延長煤田資源的使用時間,這是當前煤田地質勘查工作的重點。
1 煤田地質勘查的重要作用
煤田地質勘查是煤田開采的基礎,對于我國調控與優化能源結構、發現煤炭儲量、加強煤炭的安全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譹?訛調控與優化能源結構。我國是一個煤炭資源豐富、石油和天然氣比較缺乏的國家,因此煤炭資源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必須重視煤田地質勘查工作。當前,我國將節能減排作為環保工作的重點,因此必須轉變能源的發展方式,創新煤田地質勘查技術,做好煤炭的清潔化利用,促進煤炭行業健康發展。?譺?訛有助于發現煤炭儲量。煤田是一種地下資源,埋藏在地底下,必須對其進行勘查才能發現新的煤炭資源,及時掌握新發現的煤炭資源數據,為我國的能源利用提供支撐。?譻?訛煤田開采在地下,危險系數高,為了降低煤炭事故的發生率,需要在開采之前勘探煤層特征及地質數據,為安全開采方案的制訂提供準確的依據。
煤田勘查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其主要的目的就是通過煤田地質勘查詳細了解煤田的地質信息,探明煤礦石的儲量、煤礦周圍的地質環境及煤炭的質量等,根據獲得的這些信息選擇適宜的開采技術,制訂科學、合理的開采方案,實現煤田地質勘查工作方法、內容的合理配置。
2 煤田地質勘查方法、內容配置分析
2.1 煤田勘查方法與配置
煤田資源的地質勘查、開采是一項長期的、持續的工作,在過去幾十年間,我國的煤炭開采量巨大,一些比較容易開采的礦區逐年減少,剩下的煤炭礦區處于惡劣的地質環境,增加了開采的難度。為了實現這些煤田的開采,使煤炭工業創造出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需要合理配置煤田地質勘查的各個環節工作,對煤田資源周邊的環境進行充分、詳細的了解,合理配置煤田勘查技術。勘查技術主要包括遙感地質、地球物理勘查、鉆探工程、航空地質測量及地質測量制圖等。對于煤田地質工作開展比較早的裸露區,勘查過程中需要在原有勘查工程的基礎上加密勘探點設置,實際野外踏勘和地質草測之后,初步了解勘探區的煤層構造、煤質條件,在此基礎之上根據由稀到密、先淺后深編制勘探方案。對于新發現的煤田,在項目前期需完成小比例尺地質填圖工作,了解裸露區的含煤情況,應用機械巖芯鉆探、地球物理測井、遙感繪圖等技術實現煤田富集區域的定點測量和勘探規劃。應用機械巖鉆芯技術了解煤層的結構、埋深、巖層情況,應用地球物理測井驗證鉆孔的煤層,通過各種數據曲線實現煤層解釋,根據繪制的勘探線剖面圖掌握煤層深部的延伸信息,應用遙感繪圖實現煤田開采的圈地規劃。
煤炭勘查技術的選擇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選擇最有利于查明煤炭地下埋藏情況的方法;二是根據實際的煤田勘查情況采用多種方法配置的形式,包含鉆探—物探綜合形式、鉆探—坑探綜合形式、地下—地面鉆探綜合形式。鉆探—物探綜合形式:先在煤田勘探區采用物探方法如磁法、重力法進行調查,對于可能存在煤田資源的區域進行鉆孔驗證,驗證結果表明確實有煤層發育之后采用地震和電法對勘探區域的構造進行分析。鉆探—坑探綜合形式:雖然鉆探技術可以確定煤田的地質結構,但是有的煤田可能埋藏較深,區域廣,只采用一種鉆探手段不能詳細了解煤田的地質構造和煤層情況,還需進行開鑿坑道。地下—地面鉆探綜合形式:如果煤田埋藏較深,勘探和開采的深度也隨之加大,此時,為了了解煤炭深部井田的情況,需要采用地面鉆探和地下鉆探相結合的方式勘探深部井田。
2.2 煤田勘查內容與配置
煤層中含有煤層氣,煤層孔隙中含有水分,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采用傳統的方法進行煤田地質勘探時,通常將煤田中蘊含的“巖(固體)、水(液體)和煤層氣(氣體)”自然資源作為地質災害因素。此外,由于開發技術落后,對于“巖、水和煤層氣”開發利用率低,甚至還會放棄開采,這種方式對自然資源是一種極度的浪費,而且還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隨著開采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要合理開采利用這些資源,將“巖、水和煤層氣”納入煤田勘查內容,充分考慮三種狀態之間的相互關系。煤氣層地質勘查的主要內容包括煤層氣成因特點、煤熱演化生氣特點、煤層地質背景、煤層的地理條件、煤層中的巖性組合特征、封蓋條件,通過采集煤芯煤樣確定煤層煤質的變化規律,明確開采技術,了解煤層瓦斯的含量大小和溢出運動規律,并對采集的氣體進行成分測試。水資源的地質勘查包括地下水水位、地層層序、水量及水質、第四系地質等,合理推斷富含水資源地段的地貌特征,定量評價富含水資源地段的含水量,還需對水進行化學全分析測試、生化指標測試等。由于煤田地質勘查的主要任務是了解煤層的賦存條件、煤種煤質條件、井田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等,因此需要制定勘查地質編錄,以免遺漏重要的資料,也便于今后煤田地質勘查各種資料的查詢。
3 做好煤田勘查配置工作的注意事項及保障措施
3.1 注意事項
做好煤田勘查配置工作的注意事項如下:一是盡量全面收集煤田的資料,必要情況下需進行實地踏勘,詳細掌握煤田勘查的煤層構造、地層地質信息及現場施工條件,充分準備,便于煤田鉆探施工指導。二是選擇合理的勘探方法,做好煤田地質勘探方案設計,合理配置勘探方法,勘探方法要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3.2 保障措施
(1)積極培養人才。煤田地質勘探合理配置的保障措施之一為人才,當前煤田地質勘探的人才比較缺乏,大部分大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缺乏專業知識的深度,導致制訂的勘查方案不合理,因此應該積極培養技術型的人才,打造一支專業的煤田勘探技術團隊。
(2)完善勘查“三邊”工作。地質“三邊”工作(邊勘查施工、邊分析研究、邊修改設計)如果落實不徹底,將會造成煤田地質勘查工作規劃不科學,達不到理想的勘查目標,因此需要結合煤田地質勘查技術、內容配置方案堅持地質“三邊”制度,嚴格審校獲得煤田地質勘查信息資料,綜合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及時發展煤田勘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應對措施和勘查調整建議,修改煤田勘查設計方案,并根據《煤、泥炭地質勘查規范》和《煤炭地質勘查鉆孔質量標準》的要求推進勘查工作。
(3)提升技術管理水平。煤田地質勘查工作十分復雜,合理配置勘查技術、勘查內容之后,需要在勘查初期做好各項準備和管理工作,研究勘查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對于煤田地質勘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時做好預防工作,將安全隱患的發生率降至最低。例如,采用綜合勘探技術,可以對10 cm上下的小斷層、約5 cm的斷點開展分析,測定出精確的位置,確保主采煤層底板深度誤差控制在2%左右。勘探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勘探方案,及時解決各種問題,做好預判工作,保證煤田勘探質量。
(4)加強監督管理,保證工程質量。為了確保煤田地質勘查工作的質量,需要加強煤田勘查的監督和管理,按照步驟對勘查技術、勘查內容配置方案進行審核評價,確保勘查結果的準確性。
4 結語
我國的煤田資源豐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煤田地質勘查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提高了煤田開采效率,提高了煤炭行業的經濟效益,但是在進行煤田地質勘查時也需合理配置勘查方法與勘查內容,積極培養煤田地質勘查人才,加強監督管理,完善勘查“三邊”工作,提升技術管理水平,煤炭行業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必須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加強綜合治理,降低環境破壞與污染,促進煤炭行業的長遠發展。
參 考 文 獻
[1]鄭婷婷.煤田地質勘查的合理配置構想分析[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8,33(5):56-57,59.
[2]周菲.煤田地質勘查的重要性及如何進行合理配置[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0):128.
[3]徐春平.煤田地質勘查工作的合理配置[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8):88.
[4]代洪軍.煤田地質勘查合理配置工作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