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昕,涂 勇
(西昌學院農業科學學院,四川 西昌 615013)
石榴(PunicagranatumL.),為石榴科石榴屬植物,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因其籽粒鮮艷,酸甜可口,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的喜歡。目前我國石榴栽植面積已躍居世界第一位,且四川攀西地區為最大的產區,石榴產業已成為攀西地區特色水果產業的重要支柱[1-2]。石榴貯藏期病害的發生是導致其果實腐爛的主要原因之一,且一些病害即使低溫貯藏亦不能明顯延緩其發生和危害,給石榴種植者和經營者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一直以來化學殺菌劑因其高效、持效、經濟且作用機理清楚等優點普遍用于果蔬采后病害的控制,但伴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關注,化學殺菌劑的使用不斷受到限制。本試驗針對2種石榴貯藏期主要病害病原菌,測定前期篩選出7種食品防腐劑對其室內毒力,并進一步應用于石榴果實貯藏期腐爛的控制,以期能優選出高效、安全的保鮮劑,為石榴產業的良性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1.1.1 供試石榴 品種為青皮軟籽,2019年8月20日采自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黃水鄉。挑選顏色均勻、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石榴果實。
1.1.2 供試菌株 干腐病病原菌石榴墊殼孢(Coniellagranati)和褐腐病病原菌小新殼梭孢(Neofusicoccumparvum),實驗室保藏。
1.1.3 供試試劑 脫氫乙酸鈉,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對羥基苯甲酸乙酯鈉,苯甲酸鈉,山梨酸鉀:食品級,湖北糖柜食品有限公司;ε-聚賴氨酸:食品級,鄭州拜納佛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肉桂醛:95%,上海展運化工有限公司。
1.2.1 室內毒力測定 采用生長速率法[3-4],將供試7種食品防腐劑對石榴2種貯藏期病害病原菌進行室內毒力測定。將7種食品防腐劑配制成含防腐劑的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PDA)。先將7種食品防腐劑分別配制成濃度50mg/L、200mg/L、500mg/L、1000mg/L、1500mg/L、2000mg/L、5000mg/L和10000mg/L溶液。移取已配制好的溶液1mL于培養皿中,迅速倒入9mL 50℃左右的PDA培養基,趁熱混勻,冷卻,得到不同濃度含防腐劑的培養基,每個濃度3次重復,以無菌水為對照。將已活化好直徑約4mm的2種病原菌菌塊接于種培養基中央,置于25℃恒溫培養,5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測量菌落直徑(cm),計算抑制率及毒力回歸方程,求出EC50和EC90,抑菌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1.2.2 食品防腐劑對石榴果實的保鮮防腐效果 將篩選出來的2種抑菌效果較好的食品防腐劑按照各自的抑菌率為90%對應的濃度進行配制,對石榴果實浸泡3min,以清水為對照(CK)。每組設置3個平行處理,每箱50個果實。處理后自然晾干,0.01mmPE袋內襯整箱包裝,常溫下貯藏。貯藏期間每5d統計各組石榴果實的腐爛率。腐爛率為腐爛果數在總果數中所占百分數。
數據經過Excel 2003和SPSS.v.17.0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
由表1知,7種食品防腐劑均對石榴墊殼孢和小新殼梭孢的菌絲生長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差異較大。脫氫乙酸鈉的抑制效果最好,對2種病原菌毒力均最強,其EC50分別為16.5143mg/L和14.4868mg/L,EC90分別為296.9825和173.5392,平均EC50和EC90分別僅為15.5006mg/L和235.2609mg/L;其次為ε-聚賴氨酸,對2種病原菌的平均EC50和EC90分別為39.4516mg/L和375.9341mg/L;再次為對羥基苯甲酸乙酯鈉和對羥基苯甲酸乙酯,二者抑菌效果差異不大;山梨酸鉀和苯甲酸鈉對2種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弱,其平均EC50分別達到291.1787mg/L和305.5767mg/L,平均EC90亦分別高達1526.4834mg/L和1510.1008mg/L。

表1 7種防腐劑對石榴貯藏期主要病害病原菌室內毒力測定
將2種優選出來的食品防腐劑對石榴果實進行浸果處理,貯藏過程中其腐爛率的變化情況見表2。由表2可知,2種防腐劑均對石榴果實的腐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在貯藏后期效果尤為明顯。貯藏25d時,脫氫乙酸鈉處理組石榴果實腐爛率最低,僅為23.21%,ε-聚賴氨酸處理組為28.98%,2個處理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而此時對照組(CK)腐爛率已高達48.89%,且與2個處理組差異顯著(P﹤0.05)。

表2 2種防腐劑處理石榴果實貯藏期腐爛率(%)的變化
注:用Duncan法進行多重比較,同列中標有不同小寫字母者表示組間差異顯著(P<0.05)。
石榴貯藏期病害防治試驗結果表明,脫氫乙酸鈉和ε-聚賴氨酸能有效地抑制石榴貯藏期2種主要病害病原菌菌絲的生長,從而對果實貯藏期的腐爛能起到較好地控制作用。張潤光等[5]研究發現,由殼寡糖、那他霉素、葡萄糖酸-δ-內酯、檸檬酸、抗壞血酸、六偏磷酸鈉和酪蛋白酸鈉7種組分配制而成的復合保鮮劑能抑制富氏葡萄核盤菌(Botryotiniafuckeliana)和青霉屬的小刺青霉(Penicilliumspinulosum),1.0±0.5℃、相對濕度90%~95%條件下貯藏期可達160d,腐爛指數為0.16,商品果率為90.2%。高元媛等[6]研究發現,40%氟硅唑乳油對引起石榴褐斑病的病原菌—石榴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punicae)菌絲生長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石榴貯藏期病害的發生是導致石榴果實腐爛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型保鮮劑在石榴上的應用效果及其安全性近年來少有報道,需要進一步研究不同保鮮劑對多種病原菌的綜合防效,以期篩選出高效、安全的石榴貯藏期病害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