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憶,李 揚,孫 婧
(1.四川省涼山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四川 西昌 615000;2.四川省涼山州農業農村局,四川 西昌 615000)
西昌市具有豐富無污染的光、熱、水、氣資源條件,是葡萄生長的適宜區域,葡萄種植密度大,產量高,經濟效益好,農戶種植積極性高。主要種植區域在沿安寧河流域的平壩地區,種植海拔高度在1530~1700m左右,土壤以水稻土、沖積土和紫色洪積土為主,pH值為5.1~7.7,全氮含量較高,有機質含量中上水平,其中水稻土種植面積最大。主要種植品種為京秀、巨峰、紅提、夏黑、青提和克瑞森等。西昌葡萄果形較緊實、果粒橢圓形、果皮紅色、果粉均勻、果肉白色、微透明、肉質硬脆、風味濃甜、無籽。西昌葡萄可溶性固形物≥20%,總酸≤0.5g/100g。由于西昌葡萄品質佳,味道好,產品遠銷國內外,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和歡迎。
西昌市有文字記載的葡萄栽培歷史,最早可上溯至西漢元鼎6年。1963年,全市僅有葡萄1500株,產果3750kg;20世紀80年代,西昌開始規模化栽培。2018年全市葡萄種植面積達5000hm2,2019年種植總面積增至6667hm2。西昌葡萄以晚熟品種克瑞森為主,目前西昌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克瑞森葡萄集中優勢產區、高效益栽培區、最適宜種植區,也成為了國內最著名的特晚熟葡萄規模化生產基地。
川興、西鄉葡萄萬畝示范區被認定為首批四川省現代農業萬畝示范區。2015年“西昌葡萄”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2018年“西昌葡萄”被認定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2019年西昌市獲得了“中國晚熟葡萄之鄉”稱號。小小的葡萄,已經帶動了總產值超過10億元的大產業。2019年10月,全國晚熟葡萄學術研討會暨首屆中國·西昌晚熟葡萄節在西昌的召開,標志著西昌已成為全國晚熟葡萄產業版圖上的耀眼明珠。
2019年,西昌全市葡萄種植面積6667hm2以上,其中克瑞森就達5333hm2,投產面積3667~4000hm2,總產量達15萬t以上,單產達到1750~2000kg/667m2的農戶非常普遍,有的甚至更高,最高有突破5000kg/667m2的。品質好的,收購單價達16~18元/kg,最高達22元/kg,最差的也有6~8元/kg。每667m2純利潤在2萬元以上,種得好的,能有6~7萬元。據專家分析,高產從某種程度上延遲了克瑞森葡萄的成熟,使得上市檔期優勢更加明顯,葡萄收購價也更為偏高,農戶收入也得以增加,起到了意想不到的“雙贏”效果。
西昌克瑞森葡萄成熟期為每年的10月底至12月上旬,此時南方夏季高溫多雨地區葡萄早已采收完畢,北方各產區葡萄也剛好采收完并開始下架埋土防寒,廣西二季果葡萄及甘肅等地的延遲栽培紅地球又還沒有成熟。這個階段國內其余產區都沒有葡萄鮮果供應,因此,西昌克瑞森葡萄的成熟上市基本沒有市場競爭對手,在葡萄鮮果上市檔期上具有獨特的優勢。每年到了西昌克瑞森成熟上市階段,全國各地銷售商云集西昌收購葡萄。
近年來,隨著西昌葡萄種植面積、產量不斷增加,高回報收益明顯,帶來了農戶盲目跟風種植,導致葡萄質量參差不齊。同時,生產過程中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大棚搭建不科學、種植不科學、過量用肥、亂用農藥、用工量大、品牌意識低等問題,帶來葡萄產業發展的潛在風險。
西昌大部分鄉鎮種植的葡萄都以克瑞森品種為主,大興、川興、西鄉等鄉鎮甚至90%以上的土地都種上了葡萄。但是,每家每戶的建園標準和栽培管理技術各不相同,生產的產品也千差萬別,產量水平、果粒大小、形狀、含糖量、酸度、著色程度等方面不一致,最后造成收購商收購困難,討價還價,壓質壓價,農戶利益受損。
西昌克倫森的迅猛發展,主要源于2017~2018年,這2年的克倫森價格高達26元/kg,甚至更高,有人每667m2地可以創收10萬元,相對于種植水稻和玉米等糧食作物,是極大的誘惑,產值翻了幾十倍,導致了葡萄面積的瘋狂擴張。盲目的擴大規模帶來了系列問題:首先,西昌的葡萄種植水平剛剛起步,很多種植戶都是從大田作物過渡轉型過來,相當一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怎么種植葡萄,都是“依葫蘆畫瓢”,“別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現象突出。其次,西昌目前的種植戶,很大部分非常喜歡使用尿素、硫酸鉀,其大量使用,均造成土壤酸化,導致目前一些葡萄地塊中大面積出現“青苔”,破壞土壤生態平衡,影響了根系生長。再者,很多新種植的農戶,基本上“別人說什么好,就去用什么”,各種“技術老師”“土專家”滿天飛,給生產造成減產絕收的糾紛不斷。克瑞森葡萄需要精細化管理,只有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每個田間管理操作技術要求,才能生產出優質產品,盲目擴大規模十分容易失去控制,管理不能到位,最后品質差、價格低,虧損嚴重。
由于葡萄種植效益較好,吸引了國內外眾多農資銷售商進駐西昌推銷他們的產品,在一些商家的誤導和農戶的急功急利下,很多葡萄園盲目和過度使用農藥化肥,農殘超標,土壤酸化、樹體早衰的現象也不斷出現。特別是一些種植戶認為串型越大越好,從而過量使用膨大劑。濫用膨大劑嚴重影響口感,使克倫生葡萄的優點消失,造成葉片早衰,造成后期養分供應不足,樹勢變弱。
克瑞森葡萄建園成本高,每667m2建園到投產的成本都在4萬元左右,因此西昌本地廣大農戶都有一個盡快回本的心理需求,很多農戶希望1~2年內將所有成本都收回來,因此盡全力追求高產成為唯一目標。由于一味追求高產高回報,導致葡萄樹負載量過大。不顧樹體承載力追求過高產量的結果就是品質下降,這對西昌克瑞森品牌已造成了惡劣影響。
隨著西昌葡萄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增,對勞動力的需求在不斷增長,甚至已出現了季節性爭搶勞動力的現象。
隨著西昌葡萄種植規模的日益擴大,產業發展已到了一個十分關鍵的階段和時期。“控產、提質、增效”是西昌葡萄未來發展的重點。為了產業更好的持續健康發展,充分發揮葡萄產業在鄉村產業振興戰略中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力軍作用,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克瑞森無核葡萄是目前西昌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該品種在全國適宜種植的地區不多,過去最大的種植區域是新疆。西昌具有克瑞森葡萄種植的良好氣候與客觀條件,克瑞森葡萄在西昌的發展,淘汰了市場競爭力弱的紅地球、巨峰等老品種,形成了規模和影響力。因此,應積極樹立和宣傳“西昌克瑞森葡萄”這個區域性品牌,加大品牌建設力度,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目前,葡萄產業已擴展到每個鄉鎮,涉及到眾多農戶和業主,需要積極引導他們推廣標準化栽培技術,控產提質。同時,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的原則,認真落實葡萄生產經營者的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嚴格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強化生產全過程監管,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風險。
目前,西昌克瑞森葡萄生產實際當中,還存在著一些關鍵的技術瓶頸和問題,如陰陽果、轉色期根系干枯、白粉病防控、花薊馬、癭蚊等害蟲防治、風災防控、省力化栽培、果粒上色技術等問題。只有盡快解決這些關鍵的技術問題,才有可能提升區域內整體栽培技術水平。同時,應繼續引進新的、更適應市場需求的品種加以示范,防止品種單一帶來的市場風險。還可引進早熟優質品種,采用兩收栽培,搶在市場價格的高峰期上市。
由于葡萄產業發展較快,很多種植戶都是從過去的稻農、菜農、煙農等轉變過來,因此,西昌本地葡萄種植技術水平急需進一步提升。應依托鄉鎮村委會、專合組織及農民夜校,邀請省、州葡萄種植專家和本土專業技術人員,在葡萄主產鄉鎮,針對西昌葡萄種植特點,開展不同形式、不同季節的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及時快速為農戶解決實際生產難題,讓葡萄標準化生產逐步在全市范圍內得到普及,不斷提高勞動力整體素質和技能。
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西昌許多農戶在全國各地甚至在網絡平臺上購買和引進苗木,危險性有害生物引入的風險大,因此需要提高警惕,抓好葡萄苗木的執法檢疫工作,杜絕危險性病蟲有害生物的引入。特別是目前國內一些產區發現危險性的檢疫性害蟲葡萄根瘤蚜,該害蟲危害性非常大,可以對生產造成毀滅性打擊。因此,要嚴防死守,加強檢疫執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