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暢
今年的春節和往常不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本該在家休假的媽媽突然接到單位電話,要求全體醫務人員取消休假,馬上上班。
媽媽對我說:“武漢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很嚴重,我們要上班了,并且全天24小時待命,你在家要自立,要自主學習。”
“什么?假期您又不能陪我了……”我很不情愿地說。
就這樣,我變成了“留守兒童”。
起初我不能理解,還對媽媽有些怨言,但當我從電視和網絡上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擴大、各方醫務人員馳援武漢、各個單位聯防聯控、全民齊心抗疫……我開始有些擔心媽媽。望著一天天增長的數字,我的心里十分擔心:媽媽雖然沒有去到一線,但是她所在的醫院有預檢分診的任務,分流發熱與非發熱人員,對返鄉人員進行體溫監測,火車站、飛機場也有媽媽和同事們的身影。媽媽第一時間接觸外來人員,嘴上卻安慰我說沒事,她會注意防護的。
有一次,我看到一個電視節目,是一段來自湖北前線的采訪。節目中記者問一名馳援湖北的醫生:“怕不怕?”醫生說:“怕!”記者又問:“上不上?”醫生堅定地說:“上!”簡單利索的兩個字回答讓我忽然理解了媽媽。
在中國,有成千上萬名像媽媽一樣的醫務工作者,為了抗擊疫情,他們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他們瞞著家人戰斗在第一線;為了防止病毒蔓延,他們在大年三十上演最美逆行。他們在危難之際,毫不猶豫,不計報酬,一張張請戰書,深深地震撼著國人的心。
2020年2月6日,媽媽已經連續14天奮戰在醫院了。這天晚上,媽媽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留意到我把做好的飯菜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發現家里的家具和地面整潔干凈;聽到我正在打電話告訴好朋友,疫情期間不要出門,出門一定要戴口罩;注意到我字跡工整的作業……媽媽欣慰地笑了。吃完晚飯后,我為媽媽準備好洗腳水,媽媽感動地說:“女兒,你真的長大了,你是‘留守在家的媽媽的小英雄!”
經過這次疫情,我清楚地認識到,身為一名初中生,我應該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做一名響應國家號召的好學生,做媽媽堅強的后盾,做家里的“留守”小英雄。正如張文宏教授所說:“大家不要以為只有我們醫生是英雄,你們自行在家隔離也是英雄,你們把病毒‘餓死了!”
媽媽,請您放心,我自己在家會制訂好學習計劃,認真完成作業,預習新的課程,并且告訴我的同學們盡量不要外出,不聚會,不串門,勤洗手,開窗通風。
我沒有動聽的歌喉,也沒有華麗的辭藻,就讓我用真誠的心默默地為媽媽、為那些一線的醫務人員、為每一個參與抗擊疫情的人祈福……加油!讓我們共同抗疫,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指導教師? 李玉平)
【評點】
“選材新穎別致,立意勝人一籌”是本文的突出特色。作者著眼于疫情期間的緊張形勢,通過講述媽媽辛苦抗疫,自己被迫“留守”在家一事,娓娓道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身體力行地呼吁大家為抗疫做出力所能及之事,實現自身成長的同時,又抒發了對如媽媽一樣英勇無畏的醫務工作者的敬意,升華了文章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