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10天內建成交付使用;中石化燕山石化12晝夜建成一條日產6噸的生產線,每天可以生產制造600萬只口罩的熔噴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后,中國國有企業發揮了頂梁柱的作用。既有家國情懷,又有使命擔當,高速度、高質量,有規模、有力量地完成了國家交辦的各項任務。國有企業這次顯示的國家力量是中國力量的典范,國家一聲號令,眾多罔有大型建筑集團企業、制造業企業、能源企業、公立醫院等義不容辭沖鋒陷陣,為阻擊疫情蔓延發揮了重大作用,這是中國力量的一次集中體現。
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中國在最短時間內有效抑制了疫情的蔓延,并逐漸復工復產。目前,除湖北外,全國復工復產在80%以上。所以,中國經濟是穩得住的,能夠在今年剩余時間把一季度的損失補回來。經濟增長會在合理的預期之內。抗擊疫情目前已取得階段性勝利,習近平主席指出,必須打贏這場人民戰爭、總體戰和阻擊戰,不獲全勝絕不收兵。在抗疫過程中,國有企業的骨干作用、帶頭作用、中堅作用以及社會各方的協調配合是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堅實基礎。但目前形勢依然嚴峻,原因主要在于:
第一,國際上一百多個國家出現疫情.有些國家的疫情發展迅速,有些國家疫情的呵控性并不樂觀,這是一個很大的變數。
第二,中國既面臨著國外疫情爆發而造成的輸入型回流風險,又要面對美國遏制中國的繩索拉得越來越緊的壓力。大國關系以及中美關系的變化格局,對中國仍然是最大的挑戰。
第三,一些疫情嚴重的國家會對世界經濟造成新的影響。比如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在全球產業鏈布局和在東亞產業鏈布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三個國家先后遭受疫情的災害,全球的產業鏈、全球的復工將會因此受到影響。
據2017-2018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占全球汽車中間品貿易的70%,智能手機占90%,PC占90%,電視機占70%,停產會影響到全球的產業鏈正常運營。為此,中同正在復工復產,但國際形勢的嚴峻又使我們面臨著很多新的不確定性因素。
所以,中國國有企業的責任不應僅停留在抑制中同疫情上,還應培養逆周期思維和逆周期調節。主動思考疫情控制后,如何轉危成機,并做好全球布局。國有企業要順勢而變,順勢而為,更廣泛地盡到企業社會責任。
國有企業未來應該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點和突破點來轉危成機,繼續擔當中國經濟發展引擎呢?我認為主要有六個方面。
第一,要創造新型的商業模式。通過這次疫情.推動國有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進一步發展和培養國有企業的數字化生存能力、數字化發展能力、數字化脅同能力,形成線上線下桕融合的新商業模式。在這次“抗疫”過程中,很多無接觸服務模式應用到中國的機場、高鐵、通訊等行業,為“抗疫”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應對措施。未來部分無接觸的服務有掣變成常態,這有可能成為國有企業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的方向。
第二,罔有企業應該提高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快速響應市場就是瞄準市場的即期消費需求,挖掘潛在的消費需求,通過供給側改革創造新的消費需求。中石化的熔噴布生產線就是一次同企快速響應市場的成功案例。疫情爆發初期,中石化就和一些企業聯合在全國布局了11條生產線,極大地緩解了抗疫緊缺物資口罩的需求。近日,發改委秘書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可以一天生產一億只口罩,包括呼吸機、防護服等,曰前中國的生產能力不僅能滿足國內疫情防控的需要,而且也在加大生產量向全球出口。
另外,應用智能服務,實現同有企業線l線下協同。疫情期間,14億中國人的工作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可以為將來實行彈性工作方式提供新的啟示,企業可圍繞著任務和需求,實現人員的重組,進行線上線下協同,并在數字化轉型中實行彈性工作或扁平化管理,組織結構的變革會為企業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第三,要重視創造新消費。待疫情過后,企業要努力把被壓抑、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對國有企業而言,要著重從以下幾個維度把握市場的敏感度。一是如何滿足現在的消費需求,挖掘潛在的消費,通過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創造新的消費。二是既要滿足實物商品消費、服務消費,也要重視精神層面的消費,比如文化消費、教育消費等。三是開拓罔際市場消費。中國高鐵、中國土建、中圍電力、中國水電等一大批大型國有企業已通過“一帶一路”深耕國際市場。同有企業可以和白貿區結合起來,充分利用零關稅和互相減讓等政策優勢。比如在亞洲的RCEP一體化以及中日韓自貿區等。
第四,國有企業未來關注的重點應是新型基建。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再次提出要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并提出“兩個加快”,一是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和已經明確的重人工程和基礎建設,二是加快推進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建的速度。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是未來我國投資的重點方向。
第五,投資重點會向公共醫療衛生體系傾斜。今后,中國的公共醫療衛生體系應該是以國有醫療機構為主體,但仍然需要大力發展民營醫院及商業化醫療保險及多元化多層次藥品生產制造和流通加以輔助,形成滿足人民需要的、新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醫療體系。這場疫情告訴我們,中國醫藥衛生體制不能是西醫主導、西醫領導、西醫標準,也要把中醫藥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形成中西醫優勢互補、中西醫并重、中西醫并舉、中西醫并跑的相互獨立又相互配合和補充的新的醫藥服務體制。
據了解,目前日本在中國建立的中藥材生產基地是按照中同古代生產藥材的最高標準,高價收購并制成漢方藥,再高價賣給中國。作為中國國有企業也擔當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恢復和創新的責任,更應該重視中同傳統醫學和醫術的充分應用。未來應該出現一批國有企業來考慮怎么能建立中藥材的生產基地以及優質的中醫藥企業和醫院。希望這場疫情能夠提醒廣大中國企業意識到,我們的短板就是我們未來的方向。
第六,新型的思維方式。這次疫情中,一些民蓿企業在市場上的適應能力、創造利潤能力、創造新的商業模式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等方面是優于國有企業的。因此,未來有兩個方面值得深入思考:一是如何把固有企業既有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把已經積累的巨大的優質資源存量盤活,變成巨大的增量;二是怎樣把同有和民營兩種優勢發揮出來,形成中國獨特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國家現代治理能力和現代運營能力的經濟實體。經濟實體是國家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中國真正形成了一個新的更優的體制機制,才能更快地走到世界前列。
(陳文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