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寧文澤 司泰龍 張新磊
[摘要]廢舊物資管理是企業資產管理的薄弱環節。本文突出新時代內部審計監督與服務并重的職能定位,探討通過開展廢舊物資專項審計以及其他內部審計方法,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評價、建議作用,助力企業廢舊物資管理水平提升。
[關鍵詞]內部審計? ? 職能定位? ? 廢舊物資? ? 管理
一般情況下,企業特別是重資產型企業都會涉及廢舊物資管理。但廢舊物資一般零散瑣碎、涉及金額不大,容易被管理者忽視。內部審計應明確定位,履行好監督、評價、建議職能,在揭示廢舊物資管理風險及問題、提出審計建議、督促問題整改、促進提高企業廢舊物資管理水平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一、明確廢舊物資管理重要性
一是防控廉潔風險。一般來說,企業廢舊物資數量不大、價值不高,但積少成多、積小成大,如果長期不予關注,保管人員有機會隨意甚至惡意拆解、處置、變賣廢舊物資,天長日久就容易在一定范圍內形成“小金庫”,滋生腐敗,產生廉潔風險。
二是防止資產流失。廢舊物資雖然價值較低,但仍屬于企業的資產。一方面,加強管理可以防止廢舊物資以各種方式流出企業,以免造成經濟損失;另一方面,澄清廢舊物資和可利用物資界面,能夠促進在合理范圍內修舊利廢,延長資產使用壽命,確保物盡其用。
三是促進單位資產精簡有效。加強廢舊物資管理,及時淘汰老舊資產并進行更新迭代,能夠保證企業資產精簡高效,降低不必要的資產管理成本,更有利于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企業價值。
四是加強跨部門協作。廢舊物資管理業務鏈條長,涉及資產使用保管部門、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物資管理部門、工程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等,理順業務流程,保證責任落實,能夠加強企業跨部門協作,提升溝通效率,各部門各司其職,共同提升企業資產管理水平。
二、開展廢舊物資專項審計
(一)內控制度方面
相對于外部審計,內審人員更容易了解企業真實情況。審計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不僅從形式上檢查企業是否制定廢舊物資管理規章制度,還要認真查看制度內容,思考是否適用于企業實際,是否涵蓋各關鍵環節,進行實質內容層面的審查。比如,檢查內控制度時,發現本單位參照執行的是上級單位發布的廢舊物資通用管理制度,很多方面不適用于本單位實際情況,造成責任不清、執行困難、實際內控制度不健全。
內控制度是企業管理的基礎和依據,存在該類問題時,務必要求責任部門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或以簡單實用為原則,在通用制度基礎上制定差異性條款;或繪制管理流程圖,注明責任人、文件單據、審批程序等,夯實廢舊物資管理基礎。
(二)計劃管理方面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企業廢舊物資一般比較零散,需要積累后批量處置。為推進廢舊物資管理,由資產價值或實物管理部門牽頭,收集待報廢的固定資產、一般物資及工程項目拆舊物資信息,制訂年度報廢或處置計劃是廢舊物資管理的一項好經驗。內審人員可詢問相關部門是否統籌企業年度(或一定時間段)擬報廢物資情況制訂管理計劃。如果有計劃,根據對企業的了解,判斷不同來源、種類的廢舊物資是否均在計劃中得以體現,處置批次的劃分是否符合企業經營規律。在此基礎上,檢查企業廢舊物資處置競價和成交資料,將實際處置情況與計劃進行比對分析,了解企業是否在計劃完備性或計劃執行率方面存在問題,評價企業廢舊物資計劃管控水平。
如果企業廢舊物資計劃管理不完善,從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的角度出發,內部審計應建議企業建立廢舊物資計劃管控機制,指定責任部門,明確時間節點。在計劃的指引下,推動管理鏈條中各部門完成全年廢舊物資的報廢、處置工作,并考核計劃完成率。
(三)責任落實和業務銜接方面
廢舊物資管理的特點之一是業務鏈條長。可能涉及企業多個部門,如果各部門責任落實不到位、管理流程脫節,就會導致廢舊物資處置流程執行不順暢。審計過程中,內審人員應檢查企業管理制度或規定,了解是否對廢舊物資管理職責和業務流程作出明確規定;檢查物資報廢申請、技術鑒定、報廢審批、拆除回收、價值評估、上網競價、實物交接、資金回收等全過程資料,統計各業務環節花費的時間,評價管理責任是否落實、業務流程是否順暢。
如果發現責任不明確、流程不暢通等問題,內審人員應從提升管理角度出發,主導多個部門在業務銜接環節共同梳理職責界面、建立連接機制,即時達成一致意見,將問題解決方案固化于規章制度之中。另外,如果責任和流程有明確規定但執行力度不夠,一方面內部審計應建議職能管理部門建立監督考核機制,推動各部門切實落實工作責任;另一方面應建議加強業務信息系統建設及應用,將工作流程固化于信息系統中,實時顯示廢舊物資業務處理進度及當前責任部門(人員),以便于責任履行及責任界定。
(四)實物管控方面
重視實物管控是保證資產安全完整的必要條件。由于廢舊物資分散瑣碎,實物管控不到位容易造成物資被盜、毀損、丟失等。審計過程中,內審人員應赴廢舊物資倉庫進行實地檢查,查看擬報廢物資、廢舊物資是否在專門區域整齊擺放、完好保存,并分類建立實物卡片;詢問是否指定專人保管并定期進行盤點,查看是否形成完整準確的廢舊物資臺賬,清晰顯示規格型號、數量、來源等;檢查實物流轉過程資料,查看廢舊物資在企業內部不同部門間移交形成的移交資料、企業與回收商交接形成的交接資料,了解是否規范履行出入庫、清點、過磅手續,比對分析是否存在廢舊物資未經處置流出企業而造成企業資產流失的情況。
如果存在該方面問題,內部審計應建議明確廢舊物資從報廢申請到處置交接各環節的實物保管責任、保管地點、保管措施、應履行的實物流轉手續等,保證資產安全完整。
(五)處置管理方面
廢舊物資處置能夠實現實物流出和資金流入的最終結果。內部審計要注重推動該業務環節規范操作,保證企業利益,降低經營風險。審計過程中,內審人員應檢查處置的廢舊物資是否完成規定的審批手續及工作流程,需要價值評估的是否具備價值評估資料,評價處置計劃完成情況;了解企業廢舊物資處置是否以網上競價或其他規定的形式開展,檢查競價委托代理合同、代理人和回收商的資質、銷售合同等,評價回收價格是否合理、處置流程是否規范;檢查資金回收、費用列支相關核算資料,評價企業是否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是否及時、足額收回處置資金,處置費用列支是否合理。
如果存在該方面問題,內審人員可根據情況提出以下建議:一是物資管理部門在組織處置前,制定一份完備且易于操作的總體檢查清單,檢查前期各項工作資料是否完備、實物是否完好并處于可交接狀態、涉密載體是否經過脫密處理等,保證實物流出規范。二是網上競價環節選取資質合格的代理單位,由其規范開展競價活動,組織簽訂銷售合同。三是明確實物移交和資金回收的時限、處置費用類型和列支標準,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建立回收商黑名單,保證資金流入規范。
(六)工程項目拆舊物資管控方面
內部審計應對工程項目拆舊物資管控予以關注。一般來說,無論是技術改造還是大修類工程項目,或多或少都會涉及退役設備和拆舊物資,退役設備等固定資產一般管理比較規范,但拆舊物資由于沒有單獨的賬面價值和資產卡片,容易被企業管理忽略。內部審計應檢查廢舊物資計劃,了解工程項目拆舊物資是否納入企業廢舊物資總體管理范疇;檢查項目實施內容是否包含拆除項,如果有拆除項并涉及拆舊物資,追查是否有退庫及物資管理部門的回收資料;檢查各項資料的完備性,如初步設計文件是否包含拆舊物資清單和處置建議,合同條款是否包含拆舊物資的相關約定,施工資料中是否形成實際拆除物資清單,結算資料是否包含廢舊物資回收說明等。
在管理中,工程項目拆舊物資普遍存在以料抵工、施工方隨意處置等習慣性違規現象,內部審計要充分發揮作用,扭轉企業對于工程項目廢舊物資管理的漠視態度,提高企業重視程度,加強管理。一是制訂廢舊物資計劃時,牽頭部門要注重收集擬實施的各工程項目拆舊物資信息,完善計劃的同時充分提醒項目管理部門注重拆舊物資管理。二是在工程項目初設評審、招投標、合同簽訂、施工、結決算等環節,明確項目管理部門責任,履行拆舊物資管理職責,保證施工單位拆除的廢舊物資及時足額退庫。三是制定工程項目拆舊物資清單,加強物資管理部門的過程控制,通過參與工程竣工驗收或結算審核等方式,對照清單督促項目管理部門以及施工單位完成拆除、退庫、移交等工作,推進保質保量回收拆舊物資。
三、通過其他內審方式加強廢舊物資管理
(一)內部控制審計
企業在開展內部控制或經濟責任審計時,會檢查企業內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情況,可在此關注廢舊物資內控制度建立健全情況。若內控制度健全完善,說明企業在該業務領域規范管理存在基礎和依據;若內控制度缺失或未能根據變化及時進行修訂,基本上可以確定企業在該業務領域存在管理漏洞或薄弱點,廢舊物資管理很可能存在整體性問題和風險,在設計審計程序時應予以應對,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為發表審計意見、提出審計建議提供依據。
(二)庫存物資監盤
企業對倉儲物資進行盤點時,內部審計人員應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物資盤點進行監盤。監盤過程需觀察倉庫環境,如果發現大量殘次冷廢物資或廢舊物資長期堆放在倉庫中未進行適當處置,則說明企業廢舊物資管理流程或責任落實方面可能存在問題,應進一步獲取審計證據,揭示廢舊物資管理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
(三)工程項目審計
內審部門在開展工程項目審計時,應同時關注拆舊物資管理情況。檢查是否存在拆舊物資去向不明、回收量不足等問題。另外,內部審計人員可能會以其他方式參與工程項目管理,如要求審計部門參加工程項目初設評審,并承擔工程項目結算審核任務。初設評審時,應關注初設文件是否包含拆舊物資清單,是否由資產管理部門出具處置意見、提出評審意見并監督完善該方面內容。開展結算審核時,應要求施工單位提供物資拆除、退庫的證明材料,如果不能提供,該部分金額在結算審核時應予以扣除,由此控制施工單位完成廢舊物資拆除任務并足額交回。
(作者單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技術學院分公司,
郵政編碼:250002,電子郵箱:504872666@qq.com)
主要參考文獻
崔燃,陳婷婷,石宇鴻等.電力工程物資內控審計的創新實踐[J].中國內部審計, 2019(6):38-41
張小平.淺談廢舊物資內部控制管理辦法[J].新會計, 2012(1):47